擋土牆或襯砌渠道上防回漏排水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5:29:54
專利名稱:擋土牆或襯砌渠道上防回漏排水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擋土牆或襯砌渠道上防回漏排水管,專門用於蓄水河道岸坡、方塘、襯砌渠道等擋土襯砌結構的土壤重力水或地下水的排除。
農田水利建設中,廣泛採用了河道岸坡襯砌、方塘塘岸襯砌以及渠道襯砌技術,該技術採用的襯砌結構須能夠安全地擋土和可靠地防滲。為了擋土襯砌結構的安全穩定,設計和施工中,均在擋土襯砌結構中設置排水管,以及時將降雨後形成的土壤重力水和河渠底深於地下水位部分的地下水排出。但當河道、方塘蓄水或渠道輸水時,該排水管就形成了集中漏水的通道,造成了水資源較大的浪費。有的工程不設排水管,則往往又造成降雨後擋土牆坍塌,或渠底受地下水浮託而破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為上述使用擋土襯砌結構的場所提供一種有效可靠的防回漏排水管。從而確保擋土襯砌結構排水通暢,安全穩定;當河塘蓄水或渠道輸水時不發生回漏。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防回漏排水管由3段直短管、2個90度彎管、1個一端敞口一端堵口並帶有若干漏孔的短管和一段薄塑料軟管組成。帶漏孔的短管其敞口端插進一直短管內,有漏孔的一端先套上薄塑料軟管的一頭,並穿套進一彎管內,再使彎管套插到有漏孔端並壓緊薄塑料軟管。該彎管另一端再順序插接直短管、彎管、直短管。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
圖1為防回漏排水管的結構詳圖。圖2為河道兩岸均已襯砌擋土牆並設置了防回漏排水管的橫剖面圖,當降雨后土壤重力水通過反濾層流入排水管,先流入直短管1再流入帶漏孔的短管2、經漏孔流入塑料軟管3、從塑料軟管3流出經彎管6和直短管7排到河道;當河道蓄水位抬高欲沿排水管向兩岸土壤回漏時,薄塑料軟管3將被水壓扁附貼在直短管5、彎管4的內壁上,特別短管2的堵口面會有效地阻止被壓扁的軟塑料管3的移動,從而有效地防止了河道蓄水通過排水管的回漏。圖3為一渠底低於地下水位的設防回漏排水管的防滲襯砌渠道的橫剖面圖,當渠道不輸水時,高於渠底的地下水可通過設在渠底的防回漏排水管排出,以消除地下水對渠道襯砌結構的浮託破壞;當渠道輸水渠內水位高於地下水位時,防回漏排水管又有效地防止了渠水通過排水管的集中回漏。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易於製作、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可靠。既保留了傳統排水管排水通暢的優點,又徹底解決了蓄水或輸水的回漏問題,從而有效地增加了可利用水資源。
權利要求一種擋土牆或襯砌渠道上的防回漏排水管,其特徵是由3段直短管、2個90度彎管、1個一端敞口一端堵口並帶有若干漏孔的短管和一段薄塑料軟管組成,帶漏孔的短管2敞口端插進直短管1內,堵口並有漏孔的一端先套上薄塑料軟管3的一頭,並穿套進彎管4內,再使彎管4套插到短管2有漏孔端並壓緊薄塑料軟管3,該彎管4另一端再順序插接直短管5、彎管6、直短管7。
專利摘要公開了一種擋土牆或防滲襯砌渠道上的防回漏排水管,它由3段直短管、2個彎管、1個一端敞口一端堵口並帶漏孔的短管和1段薄塑料軟管組成。帶漏孔的短管2其敞口端插進一直短管1內,堵口並有漏孔的一端先套上薄塑料軟管3的一頭,並穿套進彎管4內,再使彎管4套插到短管2有漏孔端並壓緊薄塑料軟管3。該彎管4另一端再順序插接直短管5、彎管6、直短管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有效可靠的防回漏排水管,確保了河岸、渠底排水通暢,襯砌結構安全。又有效地防止了河道蓄水或渠道輸水沿排水管的回漏,從而增加了可利用的水資源。
文檔編號E02D3/00GK2467573SQ0021562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7月24日
發明者馬樹升, 樊銘京 申請人:馬樹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