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瓜蔞子(爺爺的瓜蔞)
2023-10-11 04:16:37 3
在我的記憶裡對一種植物印象深刻並且時時縈繞在腦海裡,它叫做瓜蔞,這是老家人對它的稱呼,長大後再想起來一度懷疑它的真實性,現在為了把它記錄下來,特意去查閱資料來驗證這個奇怪的名字是否存在。百科中有它的詞條存在:瓜蔞,別名栝樓、蔞瓜等,多年生攀緣型草本植物,是一種中藥材。看到這裡才真的確定它就是我腦海中兒時老家牆上攀爬著的植物。
老家的院子裡有兩棵瓜蔞,同在一片牆頭下,種在兩個方方正正的土坑裡,它們的藤彎彎曲曲地爬到屋頂上,又纏繞在一起,爺爺給它們支上架子,於是便撐起了一片瓜蔞架,架子下面就是我居住的小西屋。夏天瓜蔞綠葉成蔭,我們就坐在下面乘涼,午飯時屋子裡太熱,又不捨得開電扇,索性支起飯桌在瓜蔞架下吃飯,家裡有六口人,小小的一片陰涼堪堪能遮住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黃瓜拌涼粉,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就這麼平淡的過去了。秋天,瓜蔞成熟了,一個個像爺爺的拳頭大小,金黃金黃的,吊在瓜蔞藤上,又像小燈籠一樣,可愛極了。每到這個時候,爺爺就會架起梯子,小心翼翼地把瓜蔞連著梗剪下來,一個一個地裝進竹筐裡,收到屋子的角落,等待著……深秋或者初冬的時候,就會有個推著車子的老大爺走街串巷地收瓜蔞。聽到叫喊聲的時候,老大爺就已經把破舊的自行車停在我家門口,於是,爺爺的瓜蔞從屋子的角落被抬出來,裝上老大爺的車子,晃晃悠悠地被帶走。不過家裡還是會剩下幾個,掛在牆上或是扔在床下面,慢慢的變得乾癟醜陋。到了冬天會有左鄰右舍的叔叔嬸子來找一片去,據說是為了防治手腳的凍瘡,說是用瓜蔞子泡了水,再泡泡手腳,很有功效。
爺爺去世後,瓜蔞沒有人照顧,很快就枯死了,藤架也隨之凋落了,抬起頭就能直接看到天空,院子一下子空蕩起來。後來也再沒看到收瓜蔞的老大爺。有瓜蔞架的夏天和秋天就只留在了記憶裡。再看見瓜蔞是在一本書上,學名叫「栝樓」,是一種藥用植物。書上的描述與我記憶中的瓜蔞不太相似,於是又去翻閱了資料,發現了一張叫做「全瓜蔞」的圖片,金黃金黃的,可愛極了。產地主要在河北等地,這個大概就是爺爺的瓜蔞。
老家的院子裡還有一棵大梨樹,聽大人們說它比我的年紀還大,爺爺種的。春天,梨花盛時,一樹的白色,根本看不到葉子。微風吹過,花瓣被擠下來,會把樹下的土地鋪滿。那時候我們村正好有廟會,來串親戚的人都會感嘆這梨花的繁盛。可是梨花全開的時候爺爺的梯子又架起來了,他把一簇簇的梨花分開來,每一簇只剩下一朵兩朵,其餘的全摘掉。於是,梨樹下的花鋪的更厚了,爺爺拿著大掃帚呼啦呼啦的把花掃走,一點不剩。我看著垃圾桶裡被爺爺丟棄的花,只覺得可惜,爺爺卻說,捨不得花就沒有大梨吃嘍。
果然,到了秋天,梨樹上的果子各個長得飽滿水潤,不等它們熟透,我和妹妹就纏著爺爺給摘果子吃了,那時候吃個棗都覺得好吃,更別提這又大又多汁的梨子了,真是羨煞旁人。不過我們也不能吃獨食,爺爺總會把摘下的果子分給鄰居的孩子們。成熟後採摘下來的梨子也會分成好多份,讓我和妹妹送去四鄰八家,鄰居的奶奶們也會回贈給我們別的吃食,大家都樂於分享這季節的饋贈。
後來爺爺走了,大梨樹也老了,花也開的少,更結不動果子了,再後來為了在院子裡挖井便被砍掉了。現在大梨隨時都能吃到,爺爺的大梨樹卻只存在在記憶裡了。
舊時光裡有那麼多美好,在當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苦難還是驚喜,只當是理應如此。當時光匆匆消逝後,記憶裡便只剩下溫暖的片段,和想去靠近那段時光的心。我阻止不了美好時光的逐漸消融,唯有努力地享受現在,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生活,不辜負人世間的美好情意。
(圖片來自網絡,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