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3:01:39 1
專利名稱: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油輸送泵,尤其涉及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
背景技術:
目前,燃油輸送泵按安裝方式主要有二種結構, 一種是浸入式燃油 輸送泵,另一種是管道型燃油輸送泵,本實用新型屬於後一種結構。現 有技術的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包括外殼體和與外殼體固定連接的端蓋,在 端蓋的兩端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其內部結構為電子振動柱塞油泵,結 構複雜,該泵的電子元器件的耐高溫和耐油性較差,存在可靠性差、壽 命短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 種結構簡單、可靠性好、壽命長的管道型燃油輸送泵。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包括外殼 體和與外殼體固定連接的端蓋,在端蓋的兩端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所述 的外殼體內設有由電機驅動的葉片泵,所述的葉片泵包括兩端分別設有葉 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的內殼體,葉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分別與進油孔 和出油孔連通,在內殼體中設有構成泵腔的泵體組件和泵蓋,在泵腔內設 有泵轉子,在泵轉子的葉片槽中設有葉片,泵轉子與電機的轉軸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是由於管道型燃油輸送泵的內部採用電 機驅動的葉片泵結構,葉片泵結構成熟、簡單,具有耐高溫和耐腐蝕的特點,因而,本實用新型具有可靠性好、壽命長的優點。
圖l: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 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外殼體1和與外殼體1固定連 接的端蓋2,在端蓋2的兩端設有進油孔3和出油孔4,所述的外殼體l內
設有由電機5驅動的葉片泵,所述的葉片泵包括兩端分別設有葉片泵進口 6和葉片泵出口 7的內殼體8,葉片泵進口 6和葉片泵出口 7分別與進油孔 3和出油孔4連通,在內殼體8中設有構成泵腔的泵體組件9和泵蓋10, 在泵腔內設有泵轉子ll,在泵轉子11的葉片槽中設有葉片12,泵轉子ll 與電機5的轉軸通過連軸節13固定連接,泵體組件9、泵蓋10、泵轉子 11和葉片12均由耐高溫和耐腐蝕的材料製成,如葉片12由石墨或膠木製 成。所述泵蓋10的裡端設有圓柱臺階14與泵體組件9的內孔徑向固定連 接,軸向朝泵蓋10的外端方向活動連接,即泵蓋10軸向由圓柱臺階14單 向定位,構成泵腔的最小軸向尺寸,但在泵蓋10的外端設有壓緊的彈龔 15,當泵腔的壓力超過設定的壓力時,泵蓋10軸向可往外移動,起到卸壓 的作用。內殼體8的葉片泵進口 6端和葉片泵出口 7端分別設有防震套16、 17與端蓋2和外殼體1固定連接。所述的內殼體8與外殼體1之間設有間 隙18,構成出油通道和葉片泵外部的冷卻腔體。
在出油孔4處設有單向閥19,使燃油不會倒流,起到保持管路壓力的 作用。所述的泵體組件9由泵體20和耐磨的內圈21固定連接而成,起到 降低生產和維修成本的作用。在葉片泵進口 6與進油孔3之間設有濾網22。
權利要求1、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包括外殼體和與外殼體固定連接的端蓋,在端蓋的兩端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體內設有由電機驅動的葉片泵,所述的葉片泵包括兩端分別設有葉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的內殼體,葉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分別與進油孔和出油孔連通,在內殼體中設有構成泵腔的泵體組件和泵蓋,在泵腔內設有泵轉子,在泵轉子的葉片槽中設有葉片,泵轉子與電機的轉軸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其特徵在於內殼 體的葉片泵進口端和葉片泵出口端分別設有防震套與端蓋和外殼體固定連 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 泵蓋的裡端設有圓柱臺階與泵體組件的內孔徑向固定連接,軸向朝泵蓋的 外端方向活動連接,在泵蓋的外端設有壓緊的彈簧。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設有間隙,構成出油通道和葉片泵外部的 冷卻腔體。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其特徵在 於在出油孔處設有單向閥。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其特徵在於在葉 片泵進口與進油孔之間設有濾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管道型燃油輸送泵,包括外殼體和與外殼體固定連接的端蓋,在端蓋的兩端設有進油孔和出油孔,所述的外殼體內設有由電機驅動的葉片泵,所述的葉片泵包括兩端分別設有葉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的內殼體,葉片泵進口和葉片泵出口分別與進油孔和出油孔連通,在內殼體中設有構成泵腔的泵體組件和泵蓋,在泵腔內設有泵轉子,在泵轉子的葉片槽中設有葉片,泵轉子與電機的轉軸固定連接。由於管道型燃油輸送泵的內部採用電機驅動的葉片泵結構,葉片泵結構成熟、簡單,具有耐高溫和耐腐蝕的特點,因而,本實用新型具有可靠性好、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F04C2/344GK201068857SQ20072011223
公開日2008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9日
發明者葉麗君, 薛肇江 申請人:薛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