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1:48:04 1
專利名稱: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及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皮革的加工方法,特別與浸水工序的改進及配套設備的結構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皮革加工方法是毛皮組批——稱重——預浸水——水洗——主 浸水——保毛脫毛浸灰——出鼓——去肉——修邊——片皮——稱重——無銨脫灰—— 無銨軟化——水洗——浸酸——排水——鞣製——加廢鉻夜——提鹼——廢鉻液升 溫——廢鉻液回收——藍皮出鼓——搭馬——入庫——分級——搭馬陳放——擠水—— 削勻——回溼——排水——復鞣——排水——中和——水洗——填充染色加脂——固 定——降溫——出鼓搭馬——靜置——擠水伸展——真空——掛晾乾燥——回溼——打 軟——回油——摔軟——出鼓——繃板——入庫分選——塗飾。其中,浸水分為預浸水和主浸水兩個工序,每次浸水後均被排放掉,所以,浸水工 序耗水量大,每加工1噸鹽溼皮約需耗水10 12噸水,佔製革總用水量的25%左右。因此,現有的浸水工序確實有待改進。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及設備,以節約水資源。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分三次浸水來完成,且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加以回收, 用於下一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形成逆向流動方式。所述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排出後經過濾、殺菌處理後流入至下一批次浸水皮的 前一次浸水裝置(轉鼓或劃槽)內。所述浸水液經三次使用後的廢水(即原皮預浸水後)排放至汙水池進行綜合處理。所述第二、第三次浸水時,根據浸水工藝要求進行補水。所述三次浸水在轉鼓或劃槽內實施操作。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包括3的整數倍個浸水裝置,其中每三個浸水裝置為一 組用於處理一個批次浸水皮;第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 汙水池,第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第二批次的第一次浸水 裝置,第一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第二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 置;第二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的出水口 接第三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二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 第三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以次類推,之後每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上一 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而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上一批次的第三次 浸水裝置而出水口接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 水口接下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所述第二次浸水裝置從第二批次開始還與補水管相接。
所述每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與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之間設有過濾裝 置和微波殺菌裝置,第三次浸水裝置與下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之間也設有過濾裝置和 微波殺菌裝置。採用上述方案後,本發明通過上一批次浸水皮的後一次浸水流至下一批次浸水皮 的前一次浸水的逆流方式,實施製革浸水操作,減少浸水工藝用水量,這樣,每加工1噸鹽 溼原料皮的耗水量可減少至不超過5噸,實際節水達50 58%,而且,逆流回用的浸水中含 有未被皮革吸收的助劑,故可進一步發揮作用,減少助劑的用量。
圖1是本發明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的過濾、殺菌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揭示了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是分三次浸水來代替傳統二 次浸水來完成皮革的浸水作業,且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加以回收,用於下一批次浸水皮的 前一次浸水,形成逆向流動方式。此三次浸水在轉鼓或劃槽內實施操作。為了保證浸水效果,本發明對浸水廢液排出後經過濾、殺菌處理後,再流入至下一 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裝置加以回收利用。經三次使用後的廢水(即原皮預浸水後)排 放至汙水池進行綜合處理。本發明在第二、第三次浸水時,可根據浸水工藝要求進行補水。本發明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包括3的整數倍個浸水裝置,如圖1所示有9個浸 水裝置,每三個浸水裝置為一組用於處理一個批次浸水皮。圖1中實線箭頭為皮革的流向, 虛線箭頭為水的流向。第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一批次的 第二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粗濾、微波裝置2殺 菌、過濾袋3過濾後接第二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一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 接自來水,而出水口也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粗濾、微波裝置2殺菌、過濾袋3過濾後接 第二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第一批次的鹽溼皮依次進入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二次浸水裝 置和第三次浸水裝置後,浸水皮進入下一道工序。第二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的出 水口也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粗濾、微波裝置2殺菌、過濾袋3過濾後接第三批次的第一 次浸水裝置,此第二次浸水裝置還與補水管相接,可根據浸水工藝要求進行補水。第二批次 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也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粗濾、微波裝置 2殺菌、過濾袋3過濾後接第三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第二批次的鹽溼皮依次進入第一次 浸水裝置、第二次浸水裝置和第三次浸水裝置後,浸水皮進入下一道工序。以次類推,之後每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都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 微波裝置2、過濾袋3接上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而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次浸水裝置 的進水口都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微波裝置2、過濾袋3接上一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 而出水口都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微波裝置2、過濾袋3接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 第二次浸水裝置還與補水管相接進行補水;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都通過圖2所示的過濾板1、微波裝置2、過濾袋3接下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如圖2所示,是本發明過濾裝置和微波殺菌裝置。過濾裝置由過濾板1和過濾 袋3組成,過濾板1和過濾袋3之間形成過濾管道,在過濾管道上同時安裝一個頻率為 2450士50Hz的微波滅菌裝置2。浸水液經微波滅菌處理並促進蛋白凝結。本發明的重點在於通過水資源的合理化使用,採用逆流方式,實現半連續化生產, 達到節水的目的,每加工1噸鹽溼原料皮的耗水量可減少至不超過5噸,實際節水達50%以 上。而且,逆流回用的浸水中含有未被皮革吸收的助劑,故可進一步發揮作用,減少助劑的用裡。
權利要求
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其特徵在於分三次浸水來完成,且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加以回收,用於下一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形成逆向流動方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 排出後經過濾、殺菌處理後流入至下一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裝置內。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其特徵在於所述浸水液經三次使用後 的廢水排放至汙水池進行綜合處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第三次浸水時, 根據浸水工藝要求進行補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其特徵在於所述三次浸水在轉鼓或劃 槽內實施操作。
6.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3的整數倍個浸水裝置,其中每三個浸水 裝置為一組用於處理一個批次浸水皮;第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 水口接汙水池,第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第二批次的第一 次浸水裝置,第一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水口接第二批次的第二次 浸水裝置;第二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的 出水口接第三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二批次的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出 水口接第三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以次類推,之後每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 接上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而出水口接汙水池,第二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上一批次的 第三次浸水裝置而出水口接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第三次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 水而出水口接下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次浸水裝置從第 二批次開始還與補水管相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每一批次的第二次浸 水裝置與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浸水裝置之間設有過濾裝置和微波殺菌裝置,第三次浸水裝置 與下一批次的第二次浸水裝置之間也設有過濾裝置和微波殺菌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皮革加工中的浸水工序,分三次浸水來完成,且第二、第三次浸水廢液加以回收,用於下一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形成逆向流動方式。本發明還公開一種皮革加工中的浸水設備,包括3的整數倍個浸水裝置,其中每三個浸水裝置為一組用於處理一個批次浸水皮;第一批次的三浸水裝置的進水口接自來水而第一浸水裝置的出水口接汙水池,之後上一批次浸水皮的後一次浸水流至下一批次浸水皮的前一次浸水。本發明通過逆流方式,實施製革浸水操作,減少浸水工藝用水量,這樣,每加工1噸鹽溼原料皮的耗水量可減少至不超過5噸,實際節水達50~58%。
文檔編號C14C1/04GK101886146SQ20101021763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陳榮輝 申請人:峰安皮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