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酵床的消毒方法與流程
2023-10-11 11:33:24 2
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酵床的消毒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發酵床養殖模式逐步被推廣應用,然而,發酵床使用一段時間,會產生大量的有害菌或致病菌,影響鴨群健康生長,這就需要對床體進行必要的消毒。
基於發酵床的發酵要求,床體含水量需低於50﹪,然而,常規的消毒方法會一定程度地增加發酵床墊料的溼度,使得墊料透氣性降低,且會殺滅發酵床內的發酵菌,進而減弱發酵菌劑對糞便的分解作用,甚至降低發酵床的使用年限。
因此,現有的發酵床消毒方法仍有諸多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酵床的消毒方法,根據季節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其中,一年四季的消毒方法分別為:
春季採用煙霧消毒及噴舒寶消毒;
夏季採用乾粉消毒或煙霧消毒;
秋季採用煙霧消毒及噴舒寶消毒;
冬季採用乾粉消毒、煙霧消毒、堆積發酵消毒,或僅進行翻倒。
其中,所述噴舒寶消毒的消毒方法包括:
s1:將鴨群全部趕出圈舍,進行墊料翻倒;
s2:晾曬2-3小時後使用噴舒寶進行噴霧消毒,消毒2天內不再進行翻倒;
s3:接鴨,並於接鴨2-4天後再次使用噴舒寶進行帶鴨消毒,消毒2天內不再進行翻倒。
其中,所述噴舒寶的濃度介於8g/l-12g/l,且進行帶鴨消毒時,從鴨群頂部30-50釐米處進行噴霧。
其中,所述煙霧消毒選用的消毒液為季銨鹽與煙霧消殺劑的混合物,所述季銨鹽與煙霧消殺劑的體積配比介於2:1-1:2。
其中,所述煙霧消毒的消毒方法包括:
s1:鴨群入圈舍前,先進行墊料翻倒;
s2:晾曬2-3小時後將鴨群接入圈舍,帶鴨進行煙霧消毒;
s3:間隔2-4天後再次進行帶鴨煙霧消毒。
其中,所述乾粉消毒的消毒方法為:將鴨群趕出圈舍,翻倒墊料2-3小時後,利用乾粉消毒機對床面上方空氣消毒,所述乾粉的主要成分為納米鋁矽酸鹽及納米級半導體材料二氧化鈦。
其中,所述乾粉消毒機內乾粉的用量介於2-4g/m3。
其中,所述堆積發酵消毒的消毒方法包括:
s1:選擇鴨群被趕出圈舍後的空欄期;
s2:將發酵床墊料翻倒充分後堆積在發酵床上;
s3:發酵2-3天後翻倒發酵床墊料一次;
s4:堆積發酵床持續進行5-7天,即完成一次消毒。
其中,墊料的高度介於1.2-1.5米,堆積的形狀為三角形或梯形。
本發明提供的發酵床的消毒方法,根據四季的運行特點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發酵床消毒方案,消毒過程不會損害到發酵床內的有益菌,有效解決了現有的消毒方法影響發酵床使用周期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產生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針對現有的發酵床消毒方法容易影響發酵床發酵功能及使用周期的問題,通過對發酵床運行參數進行連續的四季監測及消毒實驗,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發酵方案,本發明提供的發酵床消毒方法,主要包括噴舒寶消毒法、季銨鹽煙霧消毒法、乾粉消毒法以及堆積發酵消毒法。
一、噴舒寶消毒法
其具體使用方法為:
s1:將鴨群全部趕出圈舍,進行墊料翻倒。
s2:晾曬2-3小時後使用噴舒寶進行噴霧消毒,消毒2天內不再進行翻倒。
s3:接鴨,接鴨可在第一次消毒結束後即進行,無需時間間隔,並於接鴨2-4天後再次使用噴舒寶進行帶鴨消毒,消毒2天內不再進行翻倒。
s4:根據鴨群出欄的情況選擇性安排第三次消毒,由於鴨群出欄較慢,故第三次消毒可帶鴨進行,與第二次消毒之間仍間隔2-4天。
噴舒寶為發明人通過對多種殺菌劑進行對比實驗所選擇而出,經實驗證明,此殺菌劑為有益菌,不會影響到發酵床內的菌種發酵。
其中,所述噴舒寶的濃度介於8g/l-12g/l,較佳為10g/l;也即,具體使用時,將噴舒寶消毒劑溶解於十倍質量的水中,紗網過濾後再進行噴霧或稀釋,使消毒劑充分溶解。
使用該消毒法進行帶鴨消毒時,從鴨群頂部30-50釐米處進行噴霧,由上至下,邊噴邊移動位置。
並且,噴霧最好選擇傍晚進行,以傍晚6-8點噴霧效果最佳;還可與戊二醛消毒液交替使用,間隔周期控制在三天以上。患病期或夏季有害菌繁殖高峰期使用劑量可酌情增加用量。使用期間不影響動物的免疫程序及衛生防疫工作。
二、煙霧消毒法
所述煙霧消毒選用季銨鹽與消殺劑的混合物,所述季銨鹽與消殺劑的體積配比介於2:1-1:2,較佳設為1:1,由於季銨鹽與消殺劑混合後呈煙霧狀,在噴灑過程中會向上走,而不會像其它的殺菌劑一樣落在發酵床上汙染到發酵床內的有益菌,因此,該消毒法也不會影響到發酵床的發酵性能和使用周期。
本方法中,所選擇的消殺劑主要為煙霧消殺劑,其起到載體的作用,可使季銨鹽成分附著在煙霧顆粒表面。
具體的,所述煙霧消毒的使用方法包括:
s1:鴨群入圈舍前,先進行墊料翻倒。
s2:晾曬2-3小時後將鴨群接入圈舍,帶鴨進行煙霧消毒。
s3:間隔2-4天後再次進行帶鴨煙霧消毒。
s4:根據鴨群出欄的情況選擇性安排第三次消毒,同樣的,由於鴨群出欄較慢,故第三次消毒可帶鴨進行,與第二次消毒之間仍間隔2-4天。
使用本消毒方法時,消毒時間應選無風的時段進行。並且,消毒進行時,需關閉圈舍後的窗戶,並降下捲簾薄膜,形成一個較密閉的空間環境,消毒結束後,持續密閉20-30分鐘,再將窗戶及捲簾打開,進行通風。
三、乾粉消毒法
由於乾粉為固體,且具備吸水孔徑,將乾粉噴向空氣中時,發酵床上方空氣中的病毒會被吸附到孔徑中,待乾粉落到發酵床床面上時,其藥性幾乎已經揮發完畢;並且,由於乾粉是固體,不會像液體殺菌劑滲透到發酵床床體內部,因此,一方面不會接觸到發酵床內的有益菌,另一方面不會影響到發酵床的溼度。故本發明提供的乾粉消毒法同樣不會影響到發酵床的發酵性能和使用周期。
本方法中,所述乾粉的主要成分為納米鋁矽酸鹽及納米級半導體材料二氧化鈦,具有除氨、去溼及殺菌滅毒等作用。具體的,所述乾粉消毒的使用方法包括:將鴨群趕出圈舍,翻倒墊料2-3小時後,利用乾粉消毒機對床面上方空氣消毒。
其中,所述乾粉消毒機內乾粉的用量介於2-4g/m3。
四、堆積發酵消毒
此為自然消毒法,為發酵床特有的消毒方法,能起到散失水分、殺滅有害病菌、淨化發酵床的作用。其原理為所堆積的墊料會使有益菌繁殖,有益菌繁殖的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將有害菌殺害。
使用該消毒方法需注意以下幾點:
1、由於墊料發酵周期較長,故應選擇在鴨群出欄的空欄期採用。
2、堆積前若墊料溼度較大可選擇先補加新幹墊料,有利於堆積起溫的速度與溫度值,或者補加一些菌劑後再堆積。
3、由於此法對墊料水分散失效果明顯,但墊料損耗較大,不建議連續進行。
4、應將墊料堆成三角形或梯形,並堆積得儘可能高,以1.2-1.5米為宜。
5、墊料發酵周期為5-7天,堆積後3天開始起溫。
6、墊料的一個發酵周期中間需要翻倒一次。
7、發酵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加大墊料的消耗。
本發明根據四季的運行特點,將上述四種不同的消毒方法配合使用,配合有害菌群的檢測數據,因時制宜,提出了下述消毒安排:
春秋兩季由於鴨舍內持續開窗通風,且氣候乾燥,有害病菌滋生速度較慢,故可少量消毒或不進行消毒。
冬季氣溫最低,可進一步減少消毒工作或不進行消毒工作。
夏季氣溫較高、空氣溼潤,容易滋生大量細菌,因此,需要重點進行消毒工作。
根據不同消毒方法的特點,四季可選擇的消毒方法分別為:
1、春季:煙霧消毒、噴舒寶消毒。
2、夏季:乾粉消毒、煙霧消毒。
3、秋季同春季,可選擇:煙霧消毒、噴舒寶消毒。
4、冬季:乾粉消毒、煙霧消毒、堆積發酵或僅進行翻倒工作。
本發明提供的發酵床的消毒方法,根據四季的運行特點選擇不同的消毒方法,最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發酵床消毒方案,消毒過程不會損害到發酵床內的有益菌,有效解決了現有的消毒方法影響發酵床使用周期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進行說明,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變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的範圍,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