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16:36:11 4

本發明屬於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
背景技術:
外科切割縫合器是目前在普通外科、胸外科、婦科、小兒外科手術中已普遍採用的一種外科手術器械。該產品採用釘書機原理,通過直線交錯排列的縫針,在手術中對臟器或切口進行關閉縫合。外科切割縫合器具有縫合整齊,縫合口牢度可靠,止血效果及血運保持良好的特點。但傳統的外科切割縫合器縫合、切割是同步進行的,並且在實際操作時,切刀切斷組織要先於縫釘縫合組織。這樣在被切組織和切斷組織垂直方向有力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組織切斷後被扯離器械而縫釘未打入組織的醫療事故。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投訴組織被切割後縫針未成型或未完全成型在組織上的投訴率在0.2%左右。
因此,又進一步改進而研製出了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如中國專利CN104921770A就公開了一種能夠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縫合器。然而,其能夠實現先縫合後切割的關鍵部件為一由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連通而構成的呈L形的滑槽,這種結構簡單、穩定,但此種結構在推釘過程中,隨著推動推桿的曲柄滑塊四桿機構與中心杆在L形滑槽中位置的的變化,中心杆推力與推桿力的比例也在非曲線的變化,在中心杆推動四桿機構驅動縫釘成型過程存在力突變點。推桿推動推釘件實現縫釘成型時,在縫釘變形應力最大附近位置,也是L形滑槽推動力最費力位置,在最費力點會出現擊發力變動大,傳動過程存在力突變點。另外由於L型槽是滑動摩擦,滑動摩擦起始摩擦力比較大,擊發初始存在突變力,這種設計使用時擊發體驗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其傳動平穩,擊發不會存在突變力,具有較好的擊發體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先縫合後切割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包括位於前端的執行頭、位於後端的手柄組件、用於連接所述執行頭和所述手柄組件的驅動組件,所述執行頭包括釘倉組件,所述釘倉組件包括釘倉殼、可前後滑動地位於所述釘倉殼內的縫釘和切刀、可前後滑動地設置在所述釘倉殼內的用於推動所述縫釘的推釘件,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可沿前後方向滑動的中心杆,
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齒輪或齒輪組以及可沿前後方向滑動的推桿,所述中心杆具有和所述齒輪或齒輪組嚙合的第一齒條部,所述推桿具有能和所述齒輪或齒輪組嚙合的第二齒條部,所述第一齒條部和第二齒條部上分別設有沿前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個齒,所述第一齒條部和所述第二齒條部位於所述齒輪或齒輪組的同一側,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具有擊釘狀態和切割狀態,當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在擊釘狀態時,所述第一齒條部、第二齒條部分別和所述齒輪或齒輪組嚙合以使得所述推桿可隨所述中心杆滑動而帶動所述推釘件將所述縫釘推出所述釘倉殼,所述切刀位於所述釘倉殼內;當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切割狀態時,所述第二齒條部和所述齒輪或齒輪組脫離而允許所述中心杆繼續滑動以將所述切刀推出所述釘倉殼。
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後殼、設於所述中心杆和所述後殼之間的用於使所述中心件在被擊發後復位的彈性件,所述中心杆、所述推桿可沿前後方向滑動地設於所述後殼上。
更優選地,所述中心杆的前部上開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推桿上設有與所述滑槽相配合的導向銷,所述導向銷可沿前後方向滑動地插設在所述滑槽內,所述導向銷具有與所述滑槽的前側槽壁相抵接的位置以使所述推桿隨所述中心杆復位。
進一步地,所述滑槽的長度不小於所述中心杆的向前滑動距離和所述推桿的向前滑動距離之差。
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後殼、可轉動地設於所述後殼上的擊發手柄、與所述擊發手柄相接而可隨所述擊發手柄轉動的擊發件,所述擊發件具有與所述中心杆的後端部相接以推動所述中心杆向前滑動的位置。
更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設於所述後殼上用於使所述擊發手柄復位的手柄彈簧。
優選地,所述第一齒條部的長度大於所述第二齒條部的長度。
優選地,當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在擊釘狀態時,所述中心杆和所述推桿的移動速率相同。
優選地,所述推桿為兩組且對稱設置所述中心杆的左右兩側。
優選地,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還具有初始狀態,當所述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初始狀態時,所述中心杆的前端部位於所述推桿的前端部之後一段距離。
本發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齒輪嚙合瞬時傳動比恆定不變,傳動平穩,擊發力變化平穩,擊發不會存在突變力,擊發體驗較好;在起動的時候由於齒輪和中心杆、推桿為滾動摩擦,起始摩擦力也相對小,起動也平穩。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初始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3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的俯視圖;
附圖4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初始位置時推桿和中心杆的示意圖;
附圖5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初始位置時中心杆的示意圖;
附圖6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在擊釘狀態時中心杆和推桿的示意圖;
附圖7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在擊釘狀態時中心杆的示意圖;
附圖8為附圖1所示的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切割狀態時中心杆的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
1、執行頭;2、手柄組件;3、驅動機構;
11、器身;12、砧座組件;13、釘倉組件;
121、刀墊;122、抵釘座;
131、釘倉殼;132、切刀;133、推釘件;
30、後殼;31、中心杆;310、第一齒條部;311、拉簧;312、滑槽;32、推桿;320、第二齒條部;321、導向銷;33、齒輪組;34、擊發手柄;340、手柄彈簧;35、擊發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互相結合。
本發明中述及的前、後、左、右等方位詞是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的慣常觀察視角以及為了敘述方便而定義的,不限定具體的方向。如,前、後分別對應於附圖1中紙面的左側、右側,左、右分別對應於附圖2中紙面的下側、上側。
如附圖1-8所示,一種外科切割縫合器,包括位於前端的執行頭1、位於後端的手柄組件2、用於連接執行頭1和手柄組件2的驅動機構3。
執行頭1包括器身11、固定設置在器身11的前端部上的砧座組件12、能夠沿前後方向滑動地設置在器身11上的釘倉組件13。
釘倉組件13包括內部具有容腔的釘倉殼131、位於釘倉殼131內用於縫合組織的多個縫釘、位於釘倉殼131內用於切割組織的切刀132,釘倉殼131上形成有供切刀132伸出的刀槽和供縫釘射出的多個釘槽孔,釘倉組件13還包括能夠沿著前後方向滑動地設置在釘倉殼131內用於將縫釘推出釘槽孔的推釘件133。刀槽位於釘倉殼131前端面的中間,刀槽的左右兩側分別對應設置有多排容置縫釘的針槽孔。砧座組件12包括能夠與切刀132配合的刀墊121、能夠與縫釘配合的抵釘座122,當縫釘被推出釘倉殼131並穿過組織後,縫釘與抵釘座122接觸從而在抵釘座122的作用下彎曲成型。
驅動機構3包括後殼30、可沿前後方向滑動地設在後殼30上的中心杆31、可沿前後方向滑動地設於後殼30上的推桿32、可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地設於後殼30上的齒輪33或齒輪組。中心杆31具有可與上述齒輪33或齒輪組嚙合的第一齒條部310,第一齒條部310與中心杆31的其它部分一體成形或固定連接,第一齒條部310的下緣上設有一排沿前後方向排布的齒,齒的齒廓線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直線。推桿32也具有可與上述齒輪33或齒輪組嚙合的第二齒條部320,第二齒條部320和推桿32的其它部分一體成形或固定連接,第二齒條部320的下緣也設有一排沿前後方向排布的齒,齒的齒廓線也為沿前後方向延伸的直線。第一齒條部310和第二齒條部320都位於齒輪組的上側。外科切割吻合器具有擊釘狀態和切割狀態,當外科切割吻合器在擊釘狀態時,第一齒條部310、第二齒條部320分別和齒輪33或齒輪組嚙合,以使得推桿32可隨中心杆31一起向前滑動,推釘件133隨之移動而將縫釘推出釘倉殼131,進行縫合,切刀132保持位於釘倉殼131內的狀態;當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切割狀態時,第二齒條部320和齒輪33或齒輪組脫離,中心杆31繼續滑動以將切刀132推出釘倉殼131,進行切割。
若擊釘狀態時,第一齒條部310和第二齒條部320僅和一個齒輪33嚙合,則該齒輪33的齒厚應較大,優選大於第一齒條部310、第二齒條部320的齒的齒厚或為第一齒條部310、第二齒條部320的齒的齒厚之和。若擊釘狀態時,第一齒條部310和第二齒條部320和齒輪組嚙合,則該齒輪組的各齒輪33具有相同的傳速比,第一齒條部310、第二齒條部320分別和其中的一個齒輪33嚙合,以保持在擊釘狀態時中心杆31和推桿32以相同的移動速率向前滑動。推桿32為兩組且對稱設置中心杆31的左右兩側。
第一齒條部310的長度大於第二齒條部320的長度,以在擊釘完成後,第二齒條部320完全移動至齒輪33的前側和齒輪33脫離而不相嚙合,即使中心杆31繼續向前移動,推桿32也不會隨其一起前移。外科切割吻合器還具有初始狀態,當外科切割吻合器在初始狀態時,中心杆31的前端部位於推桿32的前端部之後一段距離。
驅動機構3還包括設於中心杆31和後殼30之間的用於使中心杆31在被擊發後復位的彈性件。該彈性件具體為連接在中心杆31和後殼30之間的拉簧311。當中心杆31被擊發而向前滑動後,拉簧311都處於壓縮狀態而具有彈性復位力,一旦施加在中心杆31上的擊發推力消失,彈性復位力會帶動中心杆31向後移動而復位。
中心杆31的前部上開設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滑槽312,推桿32上設有與滑槽312相配合的導向銷321,導向銷321可沿前後方向滑動地插設在滑槽312內。導向銷321具有與滑槽312的前側槽壁相抵接的位置以使推桿32隨中心杆31復位,也就是說,中心杆31先在拉簧311的驅動下向後回復到一定位置,在此過程中,滑槽312也移動至其前側槽壁與導向銷321相抵接,隨後推桿32在滑槽312前側槽壁的帶動下隨中心杆31一起向後移動,並回復初始位置使得第二齒條部320與齒輪33再次嚙合。滑槽312的長度不小於中心杆31的向前滑動距離和推桿32的向前滑動距離之差,滑槽312的長度實際相當於在切割狀態時中心杆31可相對推桿32滑動的最大距離。
驅動機構3還包括可轉動地設於後殼30上的擊發手柄34、與擊發手柄34相接而可隨擊發手柄34轉動的擊發件35、設於後殼30上用於使擊發手柄34復位的手柄彈簧340,擊發件35具有與中心杆31的後端部相接以推動中心杆31向前滑動的位置。
當扣動擊發手柄34時,擊發件35推動中心杆31,中心杆31運動帶動齒輪組轉動,齒輪組帶動推桿32做直線運動,從而推動推釘件133,推釘件133推動縫釘入抵釘座的槽內,促使縫釘成型。待縫釘成型完成,此時由於推桿32運行到與齒輪33無法嚙合位置。此時推桿32停止,中心杆31繼續向前運動,推動切刀132,完成切割動作。鬆開擊發手柄34,擊發手柄34在手柄彈簧340的恢復力驅動下,恢復原始位置,中心杆31在拉簧311的恢復力的驅動下回復到原始位置。中心杆31回復到一定位置,中心杆31滑槽312帶動導向銷321帶動推桿32回位,驅使推桿32與齒輪33嚙合。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是一種優選的實施例,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