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閥的閉子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02:30:22 1

本發明與瓦斯閥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瓦斯閥的閉子。
背景技術:
已知用於瓦斯閥的閉子裝設於一瓦斯閥中,用以調節通過該瓦斯閥的瓦斯流量。現有的閉子如臺灣新型專利M276159號所示,該案所公開的閉子裝設於一瓦斯閥裝置的本體中,該閉子內部設有一瓦斯流道,在該閉子的周壁設有貫通該瓦斯流道的一大火孔以及一小火孔,在閉子的周壁另設有一變截面槽,該大火孔讓注入的瓦斯以大流量流入該瓦斯流道,該小火孔讓注入的瓦斯以小流量流入該瓦斯流道,利用該變截面槽的導引,在該大火孔至該小火孔之間使瓦斯持續輸送不致中斷,並以近似線性的方式調節通過該瓦斯閥裝置的瓦斯流量。
請配合圖1所示,在實際使用時,該閉子10的周壁的外環面10a將會塗抹潤滑油,以增加閉子10與本體之間的潤滑度,然而,現有的閉子10於鄰近該小火孔102的該變截面槽104的頂緣與閉子轉動方向垂直,如此容易形成刮面,而將潤滑油L刮入該變截面槽104中,使得潤滑油L累積在該變截面槽104靠近該小火孔102的區域。當潤滑油L累積過多且閉子10由大火孔106對應本體的瓦斯入口12的位置,被轉動至該變截面槽104被潤滑油填入的區域與該本體的瓦斯入口12相對應時,將會發生瓦斯流量驟降的情形,更甚者使瓦斯流道被阻塞而造成瓦斯中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瓦斯閥的閉子,可避免通過閉子的瓦斯流量驟降或中斷。
本發明所提供瓦斯閥的閉子,具有位於軸向上的一軸孔,以及位於徑向上的一第一氣孔與一第二氣孔,該第一氣孔與該第二氣孔各別與該軸孔 相通,且該第一氣孔的孔徑大於該第二氣孔的孔徑;該閉子的外環面凹入形成有一第一引槽與至少一第一容油槽,該第一引槽由該第一氣孔往該第二氣孔的方向延伸,該第一引槽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通該第一氣孔,該第二端鄰近該第二氣孔且未與該第二氣孔相連通;該第一容油槽鄰近於該第一引槽的第二端且未與該第一引槽或該第二氣孔相連通。
本發明的效果在於通過第一容油槽則提供容納潤滑油的空間,可以減少或避免進入第一引槽的潤滑油的量,特別是進入第二端的潤滑油的量,避免第一引槽的第二端累積多的潤滑油,讓閉子轉動時,通過閉子的瓦斯流量不致驟降或中斷。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閉子的局部周面展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瓦斯閥剖視圖。
圖3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立體圖。
圖4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另一方向立體圖。
圖5為圖4的5-5剖示圖。
圖6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局部周面展開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瓦斯閥剖視圖。
圖8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立體圖。
圖9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另一方向立體圖。
圖10為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局部周面展開圖。
圖11為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局部周面展開圖。
圖12為第四較佳實施例的閉子局部周面展開圖。
【符號說明】
[現有技術]
10閉子 10a外環面 102小火孔
104變截面槽 106大火孔 12瓦斯入口
L潤滑油
[本發明]
1瓦斯閥
100閥體 100a第一氣道 100b第二氣道
100c容室 200驅動杆
20閉子
20a外環面 22軸孔 222開放端
224封閉端 24第一氣孔 26第二氣孔
262第一孔段 264第二孔段 28第一引槽
282第一端 284第二端 30第一容油槽
2瓦斯閥
300閥體 300a第一氣道 300b第二氣道
300c第三氣道
32閉子
32a外環面 34軸孔 342開放端
36第一氣孔 38第二氣孔 40第一引槽
42第一容油槽 44第三氣孔 46第四氣孔
48第二引槽 482第一端 484第二端
50第二容油槽
I1延伸線
I2延伸線
52閉子
54閉子
54a外環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2所示,為具有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閉子20的瓦斯閥1,該瓦 斯閥1具有一閥體100與一驅動杆200,該閥體100具有一第一氣道100a、一第二氣道100b、以及一連通該第一氣道100a與該第二氣道100b的一容室100c。該閉子位於該閥體100的容室100c中,該閉子20的外環面則塗有潤滑油,以增加閉子20轉動的順暢。該驅動杆200連接該閉子20,以供驅轉該閉子20轉動。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氣道100a供瓦斯注入,該第二氣道100b供瓦斯輸出,但不以此為限,亦可由該第二氣道100b注入瓦斯,而由該第一氣道100a輸出瓦斯。
請參閱圖3至圖6,該閉子20具有位於軸向上的一軸孔22、位於徑向上的一第一氣孔24與一第二氣孔26、以及自其外環面20a凹入形成的一第一引槽28與至少一第一容油槽30,本實施例中,該至少第一容油槽30的數量為二。該軸孔22具有一開放端222與一封閉端224,該開放端222對應該瓦斯閥1的第二氣道100b。該第一氣孔24與該第二氣孔26各別與該軸孔22相通。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氣孔26包括相通的一第一孔段262與一第二孔段264,該第一孔段262的孔徑大於該第二孔段264的孔徑,而該第二孔段264的孔徑具有最小的孔徑,以限制通過該第二氣孔26的瓦斯流量,且該第一氣孔24的孔徑大於該第二氣孔26的第二孔段的孔徑。
該第一引槽28沿外環面20a由該第一氣孔24往該第二氣孔26方向延伸,且該第一引槽28的延伸線I1通過該第一氣孔24的中心與該第二氣孔26的中心。該第一引槽28具有一第一端282與一第二端284,其中該第一端282連通該第一氣孔24,該第二端284鄰近該第二氣孔26而未與該第二氣孔26相連通。該第一端282的槽寬大於該第二端284的槽寬,槽寬自該第一端282往該第二端284方向呈遞減,且於該第二端284形成一尖端。第一引槽28的槽深則是由該第一端282往該第二端284的方向呈遞減。
該二第一容油槽30鄰近於該第一引槽28的第二端284且未與該第一引槽28或該第二氣孔26相連通。本實施例中,該二第一容油槽30沿該閉子20的軸向依據並列,且該第一引槽28的第二端284位於該二第一容油槽30之間,較佳者,該第一引槽28的第二端284及第二氣孔26的一部分位於該二第一容油槽30之間。該二第一容油槽30呈長形,且該二第 一容油槽30的長軸向的延伸線I2與該第一引槽的延伸線I1平行,亦即該第二第一容油槽30的長軸向與該第一引槽28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轉動該閉子20時,透過該過該第一氣孔24、該第二氣孔26的第二孔段264的孔徑的差異以及該第一引槽28的槽寬漸變之故,可線性地調節由該第一氣道100a過該過該閉子20的瓦斯流量。於該閉子20轉動時,該二第一容油槽30未進入該第一氣道100a的範圍內。實務上,設計使各該第一容油槽30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該閉子20轉動時進入該第一氣道100a的範圍內。
由於該第一容油槽30提供容納潤滑油的空間,可以減少進入第一引槽42的潤滑油的量,特別是進入第二端284的潤滑油的量。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引槽28的第二端284累積多的潤滑油,讓閉子20轉動時,通過閉子20的瓦斯流量不致驟降或中斷。
圖7所示為具有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閉子32的瓦斯閥2,其具有大致相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瓦斯閥1的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瓦斯閥2的閥體300具有一第一氣道300a、一第二氣道300b、一第三氣道300c。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氣道300a供瓦斯注入,該第二、第三氣道300c供瓦斯輸出。
圖8至圖10為本實施例的閉子32,其具有大致相同於前述第一實施例的結構,除了第一氣孔36、第二氣孔38、第一引槽40、與二第一容油槽42之外,於該第一容油槽42與該閉子32軸孔34的開放端342之間的周壁,更具有位於徑向上的一第三氣孔44與一第四氣孔46,且外環面32a更凹入形成有一第二引槽48與至少一第二容油槽50,且本實施例以二個第二容油槽50為例。
該第三氣孔44與該第四氣孔46各別與該軸孔34相通,且該第三氣孔44的孔徑大於該第四氣孔46的孔徑。該第二引槽48由該第三氣孔44往該第四氣孔46的方向延伸,該第二引槽48具有一第一端482與一第二端484,該第二引槽48的第一端482連通該第三氣孔44,該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鄰近該第四氣孔46且未與該第四氣孔46相連通,且該第二引槽48的槽寬自其第一端482往其第二端484方向呈遞減,而於該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形成一尖端。
該第二容油槽50鄰近於該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且未與該第二引槽48或該第四氣孔46相連通。本實施例中,該二第二容油槽50依序沿該閉子32的軸向並列,且該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位於該二第二容油槽50之間,較佳者,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及第四氣孔46的一部分位於該二第二容油槽50之間。該二第二容油槽50呈長形,且該二第二容油槽50的長軸向與該第二引槽48、該第一引槽40及該二第一容油槽42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實施例中,於該閉子32轉動時,該二第二容油槽50未進入該第三氣道300c的範圍內。實務上,設計使各該第二容油槽50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該閉子32轉動時進入該第三氣道300a的範圍內。
該第一氣孔36、該第二氣孔38、該第一引槽40與該閥體300的第一氣道300a對應;該第三氣孔44、該第四氣孔46、該第二引槽48與該閥體300的第三氣道300c對應。因此,可使瓦斯閥2同時自第二氣道300b及第三氣道300c分別輸出二種不同的瓦斯流量。且該閉子32轉動時,自第二氣道300b及第三氣道300c輸出的瓦斯流量可被線性地調節。而該二第二容油槽50可以有效避免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累積多的潤滑油,讓閉子32轉動時,自閥體第三氣道300c輸出的瓦斯流量不致驟降或中斷。
圖11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閉子52,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二實施例的閉子32的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第二容油槽50的數量為一個,而該第二引槽48的第二端484及第四氣孔46的一部分位於一該第一容油槽42與該第二容油槽50之間。
圖12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的閉子54,其具有大致相同於第二實施例的閉子32的結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該第三氣孔44與該第一氣孔36於該閉子54的軸向上相錯位,該第四氣孔46與該第二氣孔38於該閉子54的軸向上相錯位,且該第二氣孔38於該閉子54外環面54a的圓周方向上位於該第三氣孔44與該第四氣孔46之間。
據上所述,本發明瓦斯閥的閉子通過增設容油槽容納過多的潤滑油,可以避免第一引槽或第二引槽的第二端累積過多潤滑油,使閉子轉動時,通過閉子的瓦斯流量不致驟降或中斷。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第一引槽或第二引槽的第二端呈尖端,因此,可以讓第二端頂緣形成的刮面減小,以減 少潤滑油累積在該第一引槽或第二引槽的第二端的機會。實務上,各實施例的引槽的槽寬不以漸縮為限,亦可為等寬或局部等寬與局部漸縮的態樣。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而實施例中的瓦斯閉只是本發明的閉子的應用例,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的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申請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