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4:39:37 2
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包括機架和固定安裝在機架底部的電機底座,電機底座的頂部豎直設置有螺釘頭朝下且螺釘頭固定在電機底座上表面的調節螺栓,調節螺栓的數量為多個,電機底座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板,調節螺栓的上端穿過調節板,調節螺栓上且位於調節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有螺母,調節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第一帶輪通過皮帶與固定安裝在動力軸上的第二帶輪連接且形成皮帶傳輸,動力軸轉動安裝在安裝座上,安裝座固定安裝在機架的頂部。本發明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時克服了目前安裝板尺寸大、加工工序繁瑣、調整量受到限制以及生產效率低的缺陷。
【專利說明】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軋制圓銅線的小規格銅帶軋機,尤其是涉及一種小規格銅帶軋機軋輥電機用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銅帶軋機的軋輥電機的皮帶,採用安裝板上加工長槽孔,側面移動電機來使皮帶張緊,這種結構的皮帶張緊方式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點:1、電機安裝板需預留長槽孔的位置,所以其電機安裝板的外形尺寸要儘量放大;2、電機安裝板上需提前加工出長槽孔才可安裝使用;3、由於張緊皮帶時是將電機向側面調整,即向機架寬度方向滑移,而機架寬度有限,使得電機滑移的距離受到極大的限制;4、皮帶是豎直方向張緊,而電機是水平方向滑移,調整量過小,不便於使皮帶及時張緊;5、生產加工成本高;6、操作複雜,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時克服了目前安裝板尺寸大、加工工序繁瑣、調整量受到限制以及生產效率低的缺陷。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和固定安裝在機架底部的電機底座,所述電機底座的頂部豎直設置有螺釘頭朝下且螺釘頭固定在電機底座上表面的調節螺栓,所述調節螺栓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電機底座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板,所述調節螺栓的上端穿過調節板,所述調節螺栓上且位於調節板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有螺母,所述調節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所述第一帶輪通過皮帶與固定安裝在動力軸上的第二帶輪連接且形成皮帶傳輸,所述動力軸轉動安裝在安裝座上,所述安裝座固定安裝在機架的頂部。
[0005]上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底座通過第一螺栓固定安裝在機架的底部。
[0006]上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栓的螺釘頭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電機底座的上表面。
[0007]上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通過第二螺栓固定安裝在調節板的頂部。
[0008]上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輪通過第一鍵固定安裝在電機的輸出軸上且採用第一壓蓋壓緊,所述第二帶輪通過第二鍵固定安裝在動力軸上且採用第二壓蓋壓緊。
[0009]上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栓的數量為四個,四個調節螺栓對稱布設在電機底座上表面的四個角上。
[0010]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1]1、本發明的調節板尺寸小,機架寬度不用考慮電機水平滑移量,所以機架寬度可以做窄,整體尺寸更加緊湊。
[0012]2、本發明的調節板上不用加工長槽孔,做過孔即可,加工工序簡單。
[0013]3、本發明零件加工周期短,生產效率高。
[0014]4、本發明的調節板與調節螺栓採用過孔連接的原理並用螺母分別上下鎖緊,電機位置上下調節,調整量大,使皮帶使用時間更長。
[0015]5、本發明操作安全、可靠,調節直觀、方便。
[0016]6、本發明適用於平皮帶、三角帶、同步齒形帶以及鏈條的豎直方向張緊,用於鏈條豎直張緊調節時,只需要將兩個帶輪換成兩個鏈輪即可。
[0017]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20]附圖標記說明:
[0021]I 一機架;2—電機底座;3—第一螺栓;
[0022]4一調節螺檢;5—螺母;6—調節板;
[0023]7—第一帶輪;7-1—第一鍵;7-2—第一壓蓋;
[0024]8—皮帶;9一第二帶輪;9-1一第二鍵;
[0025]9~2一第_■壓蓋; 10—第_■螺檢;11—電機;
[0026]12—動力軸;13—安裝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包括機架I和固定安裝在機架I底部的電機底座2,所述電機底座2的頂部豎直設置有螺釘頭朝下且螺釘頭固定在電機底座2上表面的調節螺栓4,所述調節螺栓4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電機底座2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板6,所述調節螺栓4的上端穿過調節板6,所述調節螺栓4上且位於調節板6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有螺母5,所述調節板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11,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7,所述第一帶輪7通過皮帶8與固定安裝在動力軸12上的第二帶輪9連接且形成皮帶傳輸,所述動力軸12轉動安裝在安裝座13上,所述安裝座13固定安裝在機架I的頂部。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電機底座2通過第一螺栓3固定安裝在機架I的底部。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螺栓4的螺釘頭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電機底座2的上表面,實現調整過程中調節板6帶著電機11上下移動來張緊皮帶8。
[0030]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電機11通過第二螺栓10固定安裝在調節板6的頂部。
[0031]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第一帶輪7通過第一鍵7-1固定安裝在電機11的輸出軸上且採用第一壓蓋7-2壓緊,所述第二帶輪9通過第二鍵9-1固定安裝在動力軸12上且採用第二壓蓋9-2壓緊。
[0032]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調節螺栓4的數量為四個,四個調節螺栓4對稱布設在電機底座2上表面的四個角上。
[0033]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調節螺栓4與電機底座2焊接為一體,電機11與調節板6固定為一體,採用調節螺栓4來調節調節板6的高低位置,來調整電機11的高低位置,使得皮帶8被有效張緊,達到傳遞扭矩的目的。皮帶8的張緊程度適中後,分別鎖緊調節螺栓上且位於調節板6上方和下方的螺母5,將電機11位置固定即可通電運轉,通過皮帶8將動力傳遞到上方動力軸12上,供設備完成操作動作。調節時,具體的調節方式為:向下調節調節螺栓4下方的螺母5,使其下方的所有螺母5等高,調節板6將帶著電機11 一起下移,使皮帶8張緊,當張緊程度適中後,鎖緊調節螺栓4上方的螺母5即可;需要更換皮帶8時,向上調節調節螺栓4上方的所有螺母5,使其向上移動一定距離後,再向上調節調節螺栓4下方的所有螺母5,此時電機11即可隨著上移,即可取出皮帶8更換。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I)和固定安裝在機架(I)底部的電機底座(2),所述電機底座(2)的頂部豎直設置有螺釘頭朝下且螺釘頭固定在電機底座(2)上表面的調節螺栓(4),所述調節螺栓(4)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電機底座(2)的上方設置有調節板(6),所述調節螺栓(4)的上端穿過調節板(6),所述調節螺栓(4)上且位於調節板(6)的上方和下方均設置有螺母(5),所述調節板(6)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電機(11),所述電機(11)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7),所述第一帶輪(7)通過皮帶(8)與固定安裝在動力軸(12)上的第二帶輪(9)連接且形成皮帶傳輸,所述動力軸(12)轉動安裝在安裝座(13)上,所述安裝座(13)固定安裝在機架(I)的頂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底座(2)通過第一螺栓(3)固定安裝在機架(I)的底部。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栓(4)的螺釘頭通過焊接方式固定在電機底座(2)的上表面。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11)通過第二螺栓(10)固定安裝在調節板(6)的頂部。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帶輪(7)通過第一鍵(7-1)固定安裝在電機(11)的輸出軸上且採用第一壓蓋(7-2)壓緊,所述第二帶輪(9)通過第二鍵(9-1)固定安裝在動力軸(12)上且採用第二壓蓋(9-2)壓緊。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皮帶豎直張緊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螺栓(4)的數量為四個,四個調節螺栓(4)對稱布設在電機底座(2)上表面的四個角上。
【文檔編號】F16H7/14GK104455257SQ201310433534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趙豔麗, 李安 申請人:西北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