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集採後能降價多少(種植牙集採為什麼被稱為)
2023-10-31 14:16:16 1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6月6日,國家衛健委、工信部、公安部等九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的通知》,重點提到了要求規範牙科醫療服務和耗材收費,規範公立醫院牙科醫生多點執業,對於開展種植牙服務,但不參加種植牙耗材省際聯盟採購的醫療機構開展重點督察。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糾正通知中特別提到種植牙品類。在歷年的糾正通知中,特別強調單一耗材品類的情況比較少見。
民營醫院市場佔比高
今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多次強調種植牙集採重要性,但種植牙的集採之路卻始終步履艱難。業內人士曾表示,「這恐怕是史上最難集採。」
為何種植牙集採與此前成功開展的冠脈支架等醫療耗材集採不同?
「民營醫院市場佔比高,是導致種植牙相關政策推進困難的重要因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馮文猛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的心臟支架集中帶量採購,主要市場在公立醫院,醫保成為帶量的指揮棒,但迄今為止的種植牙消耗主要以民營醫療機構為主,其市場份額很大。此外,不少地方種植牙還沒有納入醫保,仍屬於居民自費,沒有對比壓力,民營醫院報量並不積極。」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民營口腔醫院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底我國口腔專科醫院總數約為940家,其中公立口腔專科醫院數為160家,民營口腔專科醫院數為780家,民營在口腔醫院總數中佔比達 83%。以廣東省為例,註冊口腔醫生2.1萬,其中有1.6萬-1.7萬在民營口腔醫療機構。
種植牙仍以進口品牌為主
據浙江寧波市醫保局消息,首批進入醫保限價名單的共有14個品牌,包括國產的創英、ZDI、1號種植體和進口的沃蘭、DIO、SG等。查詢寧波市醫保信息了解到,除上述品牌外,可選擇品牌還包括國產的百康特、康盛、康德泰和安特。
據國海證券2021年發布《種植牙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包括歐美、韓系在內的種植牙產品佔據了中國市場超過93%的份額,國產種植牙產品份額不到7%,行業處於小而散的狀況。
「因為我國種植牙技術起步較晚,目前公立醫院種植牙仍以進口品牌為主。國產植牙耗材目前能上臨床的產品少之又少,目前患者選擇仍比較有限。」馮文猛表示。
據太平洋證券研報數據,目前國內種植牙市場90%以上由外資品牌佔據。不過,記者查詢寧波市官網發現,市場佔有率較高的為歐美品牌Straumann、Nobel以及韓國品牌Osstem、Dentium等,均未出現在寧波種植牙醫保信息查詢系統中,高端種植體集體缺席。
國產種植牙材料代替或加速
據《2020中國口腔醫療行業報告》數據測算,2020年我國種植牙數量為406萬顆左右,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種植牙市場之一,我國種植牙市場規模已近1600億元。按照中國的人口基數和老齡化發展水平,保守估計,中國的種植牙市場還有10倍以上的增長潛力。
「納入集採對國產種植牙品牌來說肯定是利好,國產種植牙集採後如果能在公立醫院率先推開使用,我國種植牙市場的國產替代進程會加速,國產種植牙的質量也有望得到改善。」馮文猛強調,「一旦公立醫院種植牙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將倒逼民營醫院降價。」
馮文猛進一步解釋,「加速口腔種植體國產化的步伐,是今後發展口腔種植的重要方向,在國產產品質量能夠跟上市場需要時,納入集採能夠降低整個種植牙市場的價格,讓行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最終讓患者更好受益。」
責編:呼夢瑤
校對:齊鈺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