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八仙故事系列:韓湘子的故事

2023-10-15 21:41:44 3

  導讀:韓湘子,字清夫,是古代漢族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有說法稱他是唐朝韓愈的侄孫子韓湘。

  根據歷史記載,韓湘子本來名叫韓湘,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的侄孫,曾經考取進士並擔任當時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職。

  在官方的歷史著作中,並沒有說他修道成仙。而在另一些著作中有記載說,韓愈有一位修行道術的侄子,他不聽從叔叔的勸告,不喜歡讀書,使得韓愈非常氣憤。但是,經過修煉後,韓湘子能施展一些神奇的法術。後來,人們就把這兩代人的事跡糅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韓湘子成仙的傳說故事。

  據說韓湘子成了神仙后,還曾經試圖說服叔叔韓愈進行修煉,但遭到叔叔拒絕。在民間的形象中,韓湘子是一位擅長吹奏笛子的年輕人。

  傳說韓湘子生有仙骨,率性而行,對繁華豔麗之事感到厭惡,喜好恬淡清幽。佳人美女,不能讓其為之心動;美酒佳餚,不能讓其為之喪志。他專心致意地勤於修煉,潛心鑽研道學。韓愈屢屢勸他要好好作學問,韓湘子卻答道:「我所學與您所學是不同的。」韓愈因此發怒而斥責他。

  一天,韓湘子出外訪道尋師,恰遇呂洞賓和漢鍾離,於是韓湘子離家出走,跟隨二人學道,並得其真傳。後來,韓湘子遊歷到一地方,見一片桃林,仙桃紅熟,他攀樹摘桃,不想樹枝突然折斷,韓湘子墮地而死,屍解成仙。

  韓湘子想度化韓愈,但韓愈不信道學之事,於是他就先用法術來打動他。正好那年天大旱,皇帝命韓愈去南壇祈禱上天降雨雪。韓愈祈求多次,亦不見雨雪從天而降,因此面臨著被罷官的危險。韓湘子裝扮成一道士,在街頭立了一招牌,上面寫著:「出賣雨雪。」有人見此,馬上通報韓愈,韓愈即派人請他一起代為祈禱。只見道士登臺作法,瞬間,天降鵝毛大雪。韓愈卻不信這是道術使然,於是對道士說:「這雪是我求來的,還是你求來的?」道士說:「是我求來的。」韓愈說:「有何憑據?」道士說:「這雪三尺三寸厚。」韓愈派人一度量,果然如其所說,韓愈這才相信道術不同凡響。

  有一天,是韓愈的生日,親朋好友登門致賀,韓愈設大宴招待他們。湘子不期而至,向韓愈祝壽。韓愈見到他是又喜又怒,湘子坐在席間,韓愈問他:「你長久遊歷在外,不知你的學問是否有長進,請作一首詩,來表達你的志向。」韓湘子開口便吟:

  青山雲水隔,此地是吾家;手扳雲霞液,賓晨唱落霞。琴彈碧玉洞,爐煉白硃砂;

  寶鼎存金虎,芝田養白鴉,一瓢藏造化,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

  有人能學我,同共看仙葩。

  韓愈聽完他所吟之詩,問他:「你難道有造化自然的本事嗎?」於是韓愈命他造酒開花。韓湘子即搬了一酒樽到大廳,並以金盆將其蓋住。過了一會兒,開樽一看,美酒已成。韓湘子又聚土成堆,很快,只見盛開碧花一朵,花與牡丹一般大小,但顏色比牡丹更華麗。花上有金字二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不明白這是何意。湘子說:「天機不可洩漏,日後自會應驗。」在坐的賓客無不稱異。酒席散時,韓湘子又向韓愈告辭而去。

  唐憲宗時,韓愈因諫迎佛骨,惹憲宗大怒,貶韓愈為潮州刺史,限日動身。韓愈別離妻兒,往潮州而去。走了不到幾天,寒風急起,大雪紛紛。韓愈走到一處,雪有數尺之深,馬難以前行,附近不見一戶人家,不知路在何方。想循路而退,也無歸路。風颳得緊,雪飄得急,韓愈是全身溼透,難捱的凍餓,萬般愁苦無處訴說。就在韓愈絕望之時,只見一人冒著嚴寒,掃雪而來,一看竟然是韓湘子。韓湘子問韓愈:「您還記得那花上所寫之聯嗎?」韓愈問:「這是什麼地方?」韓湘子答道:「這裡是藍關。」韓愈嗟嘆良久,才說:「事物既然有此定數,我為你補齊那花上之聯。

  《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於是韓愈與湘子到藍關傅舍中借宿,韓愈這才相信湘子所說皆是真實的。這一夜,韓愈與韓湘子談論著往來之事,修真的大道,韓愈是心悅誠服。第二天,辭行之前,韓湘子取出一瓢仙藥,對韓愈說:「服一粒,可以禦寒暑。」韓愈恍然大悟。韓湘子說:「你不久就會回來,不止是沒病,還將再被朝廷重用。」韓愈問道:「我們後會有期嗎?」韓湘子答道:「不知道。」於是飄然而逝。後來韓湘子再度度化韓愈,韓愈終於也得道成仙。

  (二)

  韓愈是唐朝的大文學家,他家祖居昌黎,死後被追封為昌黎伯,諡號韓文公。韓文公有個侄兒,叫湘子。韓湘子自小就不像他叔叔,懶得讀書作文,平日好的是道學。他把功名看得很輕,不想學叔叔的樣兒,到朝裡去做官兒。爺兒倆的心思,像麻花一樣,滿擰。

  韓文公和他的妻子,見湘子這樣,挺發愁。兩口子商量,湘子這樣,是不是因為沒有成家。於是,就託媒人給湘子說了個媳婦。這個媳婦姓林,名英,不光長得俊俏,還挺賢惠,是個百裡挑一的好閨女。按說,湘子娶了林英,該心滿意足,用心讀書,好圖個前程了,可他偏偏不這樣。新婚夜,湘子他頭戴道冠,身穿道袍,手裡拿著本道書在燈下一個勁兒地看,直到天亮也沒上炕,好像炕上沒有林英這個人一樣。林英見洞房花燭夜,湘子一點兒也沒有才子佳人相親相愛的意思,心裡挺不好受。第二天,嬸婆婆問起洞房的事,她沒捂沒蓋,一五一十據實說了。韓文公知道後挺長氣,可也拿不出啥好法兒。嬸婆婆想來想去,跟林英說,今兒個夜裡你別磨不開,他不搭理你,你搭理他,他成不了個木頭人兒。林英羞答答地答應了。當天夜裡,湘子還是那樣,一動不動地坐在燈下看書。到三更時分,林英面帶笑容,柔聲柔氣地說:相公,時候不早了,請安歇吧!湘子只是看書,根本不理她這個話茬兒。到四更時分,林英又催他,他還不吱聲。林英見不中,只好自個兒獨身一人上了炕。睡下後,為了引逗湘子,她假裝睡熟,把花被蹬開,露出了自個兒大半個身子。湘子沒經意見到,覺得有傷大雅,忙走過去將被捻好。就因為這一捻,他日後成仙得道,捻被的手指指不開南天門了。當然,這是後話了。

  天亮後,林英實話實說,把韓文公氣個夠嗆。他想,我身為禮部尚書,專管教人知書達理,家中出了這樣的逆子,管教不好他,如何去教育天下人?他越想越氣,就把湘子叫來,開導了湘子一頓。湘子挨了訓,心裡還不服氣。他左尋思,右尋思,不如走了淨心,要不叔嬸軟的硬的一起來,硬逼我跟媳婦睡覺,我想得道成仙的願望還不變成泡影?他一狠心,回到屋裡,收拾了一下東西,打個包背在肩上,就悄沒聲地離了家門。

  湘子由家出走,雲遊的目標是終南山。也不知走了多少個黑夜,多少個白天,這一天他終於來到了終南山的山腳下。只見終南山真是名不虛傳,山上的高峰接著天,滿山到處是懸崖峭壁,松濤陣陣傳來,不時見到仙鶴飛舞。他一邊觀賞山上的景致兒,一邊往深山裡走。忽然,他看見一棵老松樹下,有兩位老人在下棋。他一見那兩人的容顏,就想,這二老決不是凡人。於是,他急忙上前施禮,輕聲問道。這二位道長,這裡可否就是終南山……

  這二位老人是誰呢?還真不是凡人,一名是陳博老祖,一名是洪鈞老祖,都是道家的祖師爺。原來,這天早晨,陳博老祖一起身,就覺心血來潮。他掐指一算,知道是徒兒韓湘子要前來拜師了。恰巧,洪鈞老祖找他來下棋,兩人就在老松樹下對起陣來。他想一邊下棋,一邊等韓湘子前來拜師。二人下得正在興頭上,忽聽有人前來問路,陳博老祖心裡一下就明白了。他笑著對韓湘子說:你不是來問終南山嗎,可順著我的手指看去。說著,他把手指,指向東,指向南,指向西,指向北,指向上,指向下,最後指到自個兒心窩。湘子大喜,問道:道長,這座山就是終南山吧?陳博老祖點了點頭,轉聲問湘子從哪兒來的,到這兒幹啥來了。湘子連忙回答,說我是幽州北平郡昌黎縣人,姓韓,名湘子,是前來拜師出家修行的。話沒說完,人已跪下了,口中說了聲:道長,收留我吧!就跪在地上不起來。陳博老祖見湘子心挺誠,就問湘子:出家修行,就像登天一樣難,你能忍住嗎?湘子答:能。陳博老祖又說:湘子,我這腿上有一塊膿包,你給我舔淨。湘子拜師心切,爬到陳博老祖腿跟前,上去就用舌頭舔膿。說來也怪,這膿不腥也不臭。湘子本來是餓壞了的人,舔這膿包卻如同飽吃一頓好飯,膿包舔沒了,肚子也飽了。陳博老祖見他求師沒有一點假意,挺高興,滿臉都是笑。他讓湘子起來,跟他一同到禪堂說話。洪鈞老祖見陳博老祖收了個徒弟,陪著說了一會兒話,就告辭走了。洪鈞老祖走後,陳博老祖對湘子說:清為道之本,你每天要把禪堂內外清掃乾淨。衣衫破舊,得要清潔。特別是心裡頭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定要清洗出去,一塵不染,才能腳踏祥雲。打那兒以後,他每天教湘子苦讀經典,還教給湘子煉丹術、登雲術、幻術啥的。此外,還讓湘子把禪堂後邊的三棵竹子砍斷,劈出竹蔑,編成花籃,讓他隨身攜帶。

  眨眼三年過去,湘子學業大有進展,一般道學了如指掌,一些仙術也精通得很了。一天,陳博老祖出外雲遊,留他看家。他想試試仙術,就掐指念咒,果真挺靈的,心中不由暗暗高興。

  這一天,師父還沒回山,湘子正端坐在神堂誦經,忽然覺得自個兒的心緒不寧。他掐指一算,知道這天是叔父的壽辰,理該前去賀壽。他說走就走,駕起祥雲,不大功夫就到了家門口。到家一看,家裡賓客滿門,屋裡掛滿了壽聯,案頭擺滿了壽桃。韓文公對湘子離家出走,又氣又恨。他聽說湘子回來了,忙令家人把湘子趕出門去。湘子施起仙術,忽隱忽現,家人見得著他,摸不著他。湘子見到文公,叩頭就拜。文公怒氣衝天,氣憤憤地說:小畜牲,你還記著我是你叔叔嗎?你走了,有能耐就別給我回來,老也不用回這個家!湘子滿臉都是笑,說:叔父大人,別生氣,我回來是給你拜壽來了。說著捧起壽桃獻上,又掛起一副對聯,上聯是雲橫秦嶺家何在,下聯是雪擁藍關馬不前。文公見到壽桃,氣消了一半兒,可是不知這副對聯是啥意思。湘子說:叔父日久自明。話一說完,人就不見了。

  過了不知多少天,一天早朝,文公向皇上奏了一折表章,要求皇上不要去迎佛骨,惹得皇上大怒,將他的禮部尚書官兒罷了,貶到潮州去當刺史。這一下,文公連降四級。在去潮州上任的路上,文公路過秦嶺時,遇到天降鵝毛大雪。文公心想,這不是天阻我麼,看來我的老命要沒了。他觸景生情,猛然想起湘子的對聯來,這不正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麼!看來,湘子出外得道成仙,是有先見之明了,要是他能在這兒,也許能免了這場災難。他正想著,湘子已出現在他眼前。他眼睛窩一熱,禁不住隨口詠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湘子聽了,說:叔父,請您不要難過。侄兒是特意趕來接您避難的。文公一聽,別提多高興了。不大一會兒,他隨著湘子來到一座深山裡,過著人間享受不到的日子。

  可惜,這種好日子,文公並沒有享受多長。一天,他和湘子出外雲遊,湘子問他:叔父,您看這兒如何?文公說:這兒好是好,可家中還有你嬸母呢!湘子聽後,說:叔父,看來您的心境還未清淨,您成不了仙了,還是到下方當土地去吧!說著,湘子將手指一彈,文公眨眼功夫落到了人間。據說,土地老就是韓文公的化身。你不信,到土地老那兒問問去。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