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1:48:11 1
專利名稱: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發電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
背景技術:
在傳統能源日益緊缺的今天,太陽能以清潔無汙染、儲量巨大等優點越來越受到 重視。市場上各種類型太陽能發電設備層出不窮,太陽能光伏組件是近年來熱門的太陽能 發電設備,其主要類型分標準光伏組件、雙玻璃光伏組件和薄膜電池組件。標準光伏組件 採用普通邊框封裝太陽能電池板,主要應用於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建築屋頂。在屋頂上的應 用是採用附加式集成方式,需要單獨的安裝骨架,無法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存在重複建設 問題,同時會破壞屋頂既有防水體系。雙玻璃光伏組件是在兩片鋼化玻璃中間夾有太陽能 電池板,主要應用於建築幕牆以及採光頂等部位,能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安裝,但存在光伏 組件電池片的散熱性能差,溫度導致發電效率降低。薄膜光伏組件是利用粘結劑將組件黏 貼於建築物的表面,發電效率僅6%左右,低於晶體矽光伏組件,同時貼合效果受到外界氣 候影響較明顯,發電效率衰減快。太陽能光伏建築一體化是指將太陽能光伏組件相互連接 形成光伏陣列,取代建築圍護構件,使光伏組件與建築物相結合,同時滿足防止雨水滲漏要 求。而上述三種主流光伏組件在建築物上的應用均存在著不同的局限和不足,有必要加以 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具有多個光伏模塊,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縱向支架、橫向 支架,光伏組件嵌入由縱向支架、橫向支架形成的網格內,光伏組件用自攻螺絲與縱向支架 連接,光伏模塊之間縱向用徑流槽連接,光伏模塊之間橫向用壓板連接,光伏模塊末端用封 邊板密封。所述的光伏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邊框,組件邊框上表面局部有凸紋,組 件邊框一側有外伸傾斜部分,在傾斜部分上設有垂直豎簷,組件邊框另一側開有空腔和凹 槽,太陽能電池板置入凹槽內,組件邊框之間用邊框角碼緊固。所述的邊框角碼設有與光伏 組件空腔相匹配的鋸齒狀凸紋。所述的縱向支架上部有垂直豎簷,縱向支架一側設有託板 和封板固定孔(,縱向支架另一側設有折邊連接板,縱向支架設有空腔,縱向支架底部設有 螺栓滑槽,垂直豎簷中點刻有定位線。所述的橫向支架與託板連接後的上表面與縱向支架 齊平,橫向支架兩端上表面分別開有圓孔。所述的壓板兩端有填充腔,防水膠條置於填充腔 內,在壓板的上表面刻有定位線,兩端有彎折部分。所述的封邊板上與封板固定孔對應處開 有橢圓孔。本發明實現模塊化安裝,便於光伏組件維護和更換,同時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可 取代傳統的建築圍護構件,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利作詳細說明圖1是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主視圖;圖2是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左視圖;圖3是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組件邊框斷面圖;圖5是本發明的邊框角碼斷面圖;圖6是本發明的組件邊框與組件角碼連接圖;圖7是本發明的縱向支架斷面圖;圖8是本發明的縱橫向支架連接圖;圖9是本發明的縱向支架與組件邊框、徑流槽連接圖;圖10是本發明的縱向支架與延長件連接圖;圖11(a)本發明的是壓板斷面圖;圖11(b)本發明的是壓板長度方向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的封邊板與縱向支架連接中,延長件01、光伏組件1、角碼2、縱向支架3、橫向支架4、徑流槽5、壓板6、封 邊板7、螺栓8、自攻螺絲9、太陽能電池板10、組件邊框11、凸紋12、邊框外伸段13、邊框豎 簷14、空腔15、凹槽16、邊框衝坑17、鋸齒21、縱向支架豎簷31、託板32、封邊固定孔33、螺 栓滑槽34、支架空腔35、折邊連接板36、定位線37、圓孔41、折邊51、防水膠條61、防水腔 62、壓板定位線63、彎折部分64、橢圓孔71。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以下實 施例僅用於說明的目的,而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具有多個光伏模塊,光伏模塊包括光 伏組件1、縱向支架3、橫向支架4。光伏組件1嵌入由縱向支架3、橫向支架4形成的網格 內,在豎簷14處用自攻螺絲與縱向支架豎簷31連接。光伏模塊縱向利用徑流槽5的折邊 51連接於折邊連接板36,橫向間隙利用壓板6在定位線63處用自攻螺絲連接於橫向支架 4。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端部利用封邊板7進行密封。防水膠條61壓在光伏組件凸紋11 處,在定位線63處自攻螺絲將壓板6與光伏組件1、橫向支架4緊固。擠壓作用下凸紋11 使防水膠條61更緊密,提高密封和防水效果。如圖4所示,為嵌入模塊式光伏組件邊框斷面圖。太陽能電池板10嵌於光伏組件 邊框中,在光伏組件的凹槽16內注入矽膠密封。空腔15內置入邊框角碼2衝坑組裝邊框。如圖5和圖6所示,所述邊框角碼2具有鋸齒21,組件邊框衝坑16將擠壓角碼鋸 齒21,形成緊固力封裝光伏組件。如圖7所示,所述縱向支架3設有豎簷31、託板32、封邊固定孔33、螺栓滑槽34、 支架空腔35、折邊連接板36及定位線37。在安裝光伏組件1前,將縱向支架3與橫向支架 4、徑流槽5相連接,形成安裝網格。如圖8和圖9所示,在安裝縱向支架3時,在螺 滑槽34內放置高強螺栓8,將縱向支架3與下部建築結構構件相連接,螺栓8可以在螺栓滑槽34內自由滑動但不可轉動。 徑流槽5的折邊51直接利用自攻螺絲9與左右縱向支架3的折邊連接板36相連接,橫向 支架4置於託板32,橫向支架4兩端上表面銑有圓孔41,穿過圓孔4 1用自攻螺絲9緊固橫 向支架4和託板32。光伏組件1邊框下部置於託板32上,邊框豎簷13和縱向支架豎簷31 剛好相接觸,在定位線37處用自攻螺絲9將邊框豎簷13緊固於縱向支架豎簷13上。邊框 傾斜外伸部分12遮擋住自攻螺絲9,阻止了雨水滴落於此處。如圖10所示,描述了縱向支架3延長時利用延長件01置入空腔35內,在縱向支 架一側用自攻螺絲9緊固。網格形成後,將光伏組件1嵌入至每個網格,邊框豎簷13與縱 向支架豎簷31相連接。如圖11所示,為壓板的斷面圖和長度方向示意圖。在壓板6的防水腔62內裝有 防水膠條61,壓板6的上表面處有定位線63,同時壓板6長度方向的端部均有彎折部分64, 角度與組件外伸傾斜部分12角度相同。光伏組件1與縱向支架3連接後,組件之間存在著 空隙,採用壓板6進行密封。如圖12所示,描述封邊板7與縱向支架3的 接。光伏組件1安裝完畢後,封邊 板7在橢圓孔71處用自攻螺絲與縱向支架3的封板固定孔33相緊固。
權利要求
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具有多個光伏模塊,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1)、縱向支架(3)、橫向支架(4),光伏組件(1)嵌入由縱向支架(3)和橫向支架(4)形成的網格內,光伏組件(1)用自攻螺絲與縱向支架(3)連接,光伏模塊之間縱向用徑流槽(5)連接,光伏模塊之間橫向用壓板(6)連接,光伏模塊末端用封邊板(7)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光伏組件(1)包 括太陽能電池板(10)和組件邊框(11),組件邊框(11)上表面局部有凸紋(12),組件邊框(II)一側有外伸傾斜部分(13),在傾斜部分(13)上設有垂直豎簷(14),組件邊框(11)另 一側開有空腔(15)和凹槽(16),太陽能電池板(10)置入凹槽(16)內,組件邊框(11)之間 用邊框角碼(2)緊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邊框角碼(2)設 有與光伏組件空腔(15)相匹配的鋸齒狀凸紋(21)。
4.如權利要求1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縱向支架(3)上部有 垂直豎簷(31),縱向支架(3) —側設有託板(32)和封板固定孔(33),縱向支架(3)另一側 設有折邊連接板(36),縱向支架設有空腔(35),縱向支架(3)底部設有螺栓滑槽(34),垂直 豎簷(31)中點刻有定位線(37)。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橫向支架(4)與 託板(32)連接後的上表面與縱向支架(3)齊平,橫向支架(4)兩端上表面分別開有圓孔 (41)。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板(6)兩端設 有填充腔(62),防水膠條(61)置於填充腔(62)內,在壓板的上表面刻有定位線(63),兩端 有彎折部分64。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嵌入模塊式光伏體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封邊板(7)上與 封板固定孔(33)對應處開有橢圓孔(7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嵌入模塊式太陽能光伏體系。它具有多個光伏模塊,光伏模塊包括光伏組件、縱向支架、橫向支架,光伏組件嵌入由縱向支架、橫向支架形成的網格內,光伏組件用自攻螺絲與縱向支架連接,光伏模塊之間縱向用徑流槽連接,光伏模塊之間橫向用壓板連接,光伏模塊末端用封邊板密封。所述的光伏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板和組件邊框,組件邊框上表面局部有凸紋,組件邊框一側有外伸傾斜部分,在傾斜部分上設有垂直豎簷,組件邊框另一側開有空腔和凹槽,太陽能電池板置入凹槽內,組件邊框之間用邊框角碼緊固。本發明實現模塊化安裝,便於光伏組件維護和更換,同時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可取代傳統的建築圍護構件,實現光伏建築一體化。
文檔編號H01L31/02GK101807614SQ20101010825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9日
發明者葉幸超, 吳成萬, 徐東升, 羅堯治 申請人:浙江大學;西子聯合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