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機勵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6:24:32 2
專利名稱:發電機勵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路,特別是涉及一種發電機勵磁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各行各業。發電機一般包括外圍的定子和在定子內可轉動的轉子。所述定子上具有線圈,所述轉子上具有勵磁線圈或永磁材料,動力源使轉子旋轉時,定子上的線圈切割轉子產生的磁場,使定子上的線圈產生電壓。改變轉子上的驅動電流,即可改變定子也就是發電機上的輸出電壓。 —般為了能夠持續有效運作,需要為轉子上的線圈配備勵磁裝置,提供驅動電源給所述發電機轉子上的勵磁線圈,以控制轉子上的驅動電流進而控制發電機輸出。現有技術勵磁裝置一般包括主電源電路以及控制電路。 在負載過大、導致所述發電機出現過載時,此時發電機轉速下降,其電壓也下降。同時,勵磁裝置會以最大電流輸出,導致發電機的轉子或勵磁裝置燒壞。 為了避免發電機過載,現有技術還提供過載保護電路,所述過載保護電路測量所述發電機的輸出電流,在由於過載而導致發電機輸出電流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切斷所述發電機的輸出,以實現保護髮電機的作用,但因為過載時,機組電流上升不多而不動作,往往達不到保護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電機勵磁裝置,可以保護電機不至於因為過載而損壞,實現過載穩頻保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發電機勵磁裝置,其包括主電源電路、輸入電路、電壓測量電路、比較電路以及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以及控制輸出端,所述控制輸出端為發電機的勵磁線圈提供電流,所述電源輸入端接所述主電源電路的電源輸出端,所述控制輸入端接所述比較電路輸出端;所述比較電路的第一輸入端接所述電壓測量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壓測量電路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所述輸入電路輸入端接發電機輸出線圈;包括頻率測量電路,其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其輸出端接所述比較電路第二輸入端,所述頻率測量電路本身設有給定頻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主電源電路的輸出頻率低於給定頻率一定幅度時,所述頻率測量電路的輸出下降,導致控制電路輸出電流下降,保護電機不至於因為過載而損壞,同時比較器第一輸入端電壓跟隨下降,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最終達到平衡,使發電機輸出電壓下降,維持機組頻率不會過度下降,實現過載穩頻保護。
圖1是本實用新型發電機勵磁裝置的原理框圖;[0010] 圖2是圖1中發電機勵磁裝置的具體電路模塊框圖;[0011] 圖3是圖2中發電機勵磁裝置的具體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l,本實用新型發電機勵磁裝置包括 主電源電路、輸入電路、電壓測量電路、比較電路以及控制電路;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以及控制輸出端,所述控制輸出端為
發電機的勵磁線圈提供電流,所述電源輸入端接所述主電源電路的電源輸出端,所述控制
輸入端接所述比較電路輸出端; 所述比較電路的第一輸入端接所述電壓測量電路的輸出端;[0016] 所述電壓測量電路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0017] 所述輸入電路輸入端接發電機輸出線圈; 包括頻率測量電路,其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其輸出端接 所述比較電路第二輸入端,所述頻率測量電路本身設有給定頻率。 上述電路工作中,在輸入的紋波頻率高於或等於頻率測量電路的給定頻率時,頻
率測量電路輸出恆定基準電壓,在輸入的紋波頻率低於給定頻率一定幅度時,輸出電壓小
於基準電壓,使所述比較電路的輸出電壓下降,導致控制電路輸出下降,保護電機不至於因
為過載而損壞,同時比較器第一輸入端電壓跟隨下降,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最終達到平
衡,維持電機電壓頻率不會過度下降,實現過載穩頻保護。 也就是說,在機組過載而低於給定頻率時,裝置減少勵磁電流,使機組電壓下降,而頻率保持穩定。 參閱圖2,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頻率測量電路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整形電路、微分
電路、第二整形電路、第一濾波電路以及第三整形電路和第二濾波電路。所述第一整形電路
的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所述第三整形電路的輸出端經第二濾波電路後接所述比
較電路的第二輸入端,並且還通過穩壓管接地,所述穩壓管的正極接地。 所述頻率測量電路本身的給定頻率可以略低於輸入電路輸出的額定頻率。 —起參閱圖3,所述第一整形電路包括電壓比較器件IC1, IC1的負輸入端通過電
阻Rl接電源Vcc,並且通過電阻R2接地,IC1的正輸入端通過電阻R3、電阻R4接所述輸入
電路的輸出端,正輸入端還通過電阻R5接地; 所述微分電路包括相連的電容Cl和電阻R6,電容Cl另一端接IC1輸出端,電阻R6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整形電路包括電壓比較器件IC2, IC2的負輸入端接IC1的負輸入端,正輸入端接電阻R6與電容Cl之間; 所述第一濾波電路包括相連的電阻R7和電容C2,電阻R7的另一端接IC2的輸出端,電容C2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整形電路包括電壓比較器件IC3, IC3的負輸入端接IC1的負輸入端,正輸入端接在電阻R7和電容C2之間; 所述第二濾波電路包括電阻R8、R9、C3 ;R8、R9、C3 —端共連R8另一端接IC3輸出端,C3另一端接地,R9另一端接所述比較電路IC4第二輸入端,同時通過穩壓管Dl接地,Dl正極接地; 其中,IC4的第二輸入端是負輸入端,第一輸入端是正輸入端。 上述電路工作中,在輸入的紋波頻率高於或等於頻率測量電路的給定頻率時,穩壓管Dl擊穿輸出恆定基準電壓,在輸入的紋波頻率低於給定頻率一定幅度時,輸出電壓小於基準電壓,使所述比較器件IC4的輸出電壓下降,導致控制電路輸出下降,保護電機不至於因為過載而損壞,同時比較器件IC4第一輸入端電壓跟隨下降,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最終達到平衡,維持電機電壓頻率不會過度下降,實現過載穩頻保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 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發電機勵磁裝置,包括主電源電路、輸入電路、電壓測量電路、比較電路以及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以及控制輸出端,所述控制輸出端為發電機的勵磁線圈提供電流,所述電源輸入端接所述主電源電路的電源輸出端,所述控制輸入端接所述比較電路輸出端;所述比較電路的第一輸入端接所述電壓測量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壓測量電路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所述輸入電路輸入端接發電機輸出線圈;其特徵在於,包括頻率測量電路,其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其輸出端接所述比較電路第二輸入端,所述頻率測量電路本身設有給定頻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電機勵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頻率測量電路包括依次 連接的第一整形電路、微分電路、第二整形電路、第一濾波電路以及第三整形電路和第二濾 波電路,所述第一整形電路的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所述第三整形電路的輸出端 經第二濾波電路後接所述比較電路的第二輸入端,並且還通過穩壓管接地,所述穩壓管的 正極接地。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機勵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頻率測量電路本身的給 定頻率低於發電機組的額定頻率。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電機勵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整形電路包括第一 電壓比較器件(IC1),第一 電壓比較器件的負輸入端通過 第一電阻(Rl)接電源(Vcc),並且通過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一電壓比較器件(IC1)的 正輸入端通過第四電阻(R4)接所述輸入電路的輸出端,正輸入端還通過第五電阻(R5)接 地;所述微分電路包括相連的第一電容(Cl)和第六電阻(R6),第一電容(Cl)另一端接第 一電壓比較器件(IC1)輸出端,第六電阻(R6)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整形電路包括第二電壓比較器件(IC2),第二電壓比較器件(IC2)的負輸入 端接第一電壓比較器件(IC1)的負輸入端,正輸入端接第一電阻(R6)與第一電容(Cl)之 間;所述第一濾波電路包括相連的第七電阻(R7)和第二電容(C2),第七電阻(R7)的另一 端接第二電壓比較器件(IC2)的輸出端,第二電容(C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整形電路包括第三電壓比較器件(IC3),第三電壓比較器件(IC3)的負輸入 端接第一電壓比較器件(IC1)的負輸入端,正輸入端接在第七電阻(R7)和第二電容(C2) 之間;所述第二濾波電路包括電阻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以及第三電容(C3);第八 電阻(R8)、第九電阻(R9)以及第三電容(C3) —端共連,第八電阻(R8)另一端接第三電壓 比較器件(IC3)輸出端,第三電容(C3)另一端接地,第九電阻(R9)另一端接所述比較電路 (IC4)第二輸入端,同時通過所述穩壓管(Dl)接地,穩壓管(Dl)正極接地;其中,所述比較電路(IC4)的第二輸入端是負輸入端,第一輸入端是正輸入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發電機勵磁裝置,其包括主電源電路、輸入電路、電壓測量電路、比較電路以及控制電路;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以及控制輸出端,控制輸出端為發電機的勵磁線圈提供電流,電源輸入端接主電源電路的電源輸出端,控制輸入端接比較電路輸出端;比較電路的第一輸入端接電壓測量電路的輸出端;電壓測量電路輸入端接輸入電路輸出端;輸入電路輸入端接發電機輸出線圈;包括頻率測量電路,其輸入端接所述輸入電路輸出端,其輸出端接比較電路第二輸入端,頻率測量電路本身設有給定頻率。本實用新型可使發電機過載時勵磁減少,電壓下降而頻率下降不多,實現過載穩頻保護。
文檔編號H02H7/06GK201490958SQ200920139548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23日
發明者劉芳彪 申請人:劉芳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