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0 14:17:51 1
專利名稱: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結構,尤其是涉及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屬於建築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機械設備種類繁多,機械設備運行時,其一些部件甚至其本身可進行不同形式的機械運動。機械設備由驅動裝置、變速裝置、傳動裝置、工作裝置、制動裝置、防護裝置、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部分組成。掛輸送機、輕型懸掛輸送機、積放式懸掛輸送機、自行葫蘆輸送等。地面輸送有反向積放式輸送機、滑橇輸送、坦克鏈式輸送機、普通地面輸送機等。機械化設備的作用是在整個塗裝生產線中起著組織協調作用一般根據物料搬運 系統的要求、物料裝卸地點的各種條件、有關的生產工藝過程和物料的特性等來確定各主要參數。①輸送能力輸送機的輸送能力是指單位時間內輸送的物料量。在輸送散狀物料時,以每小時輸送物料的質量或體積計算;在輸送成件物品時,以每小時輸送的件數計算。②輸送速度提高輸送速度可以提高輸送能力。在以輸送帶作牽引件且輸送長度較大時,輸送速度日趨增大。但高速運轉的帶式輸送機需注意振動、噪聲和啟動、制動等問題。對於以鏈條作為牽引件的輸送機,輸送速度不宜過大,以防止增大動力載荷。同時進行工藝操作的輸送機,輸送速度應按生產工藝要求確定。③構件尺寸輸送機的構件尺寸包括輸送帶寬度、板條寬度、料鬥容積、管道直徑和容器大小等。這些構件尺寸都直接影響輸送機的輸送能力。④輸送長度和傾角輸送線路長度和傾角大小直接影響輸送機的總阻力和所需要的功率。機械設備的動力裝置主要來源於交流電機,而電機在啟動時,電流會比額定高5-6倍的,不但會影響電機的使用壽命而且消耗較多的電量.系統在設計時在電機選型上會留有一定的餘量,電機的速度是固定不變,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時要以較低或者較高的速度運行。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加裝SAJ變頻器,實現電機軟啟動、通過改變設備輸入電壓頻率達到節能調速的目的,而且能給設備提供過流、過壓、過載等保護功能。線圈在運輸到施工現場後,需要進行二次纏繞,將幾個較小的線圈纏繞在一個線圈上,在建築現場進行大圈線的纏繞時,由於其本身的體積以及重量比較大,而且線圈在纏繞時的拉力大,導致繞線裝置容易發生鬆動,纏繞不夠緊密,纏繞的效果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該安裝結構安裝方式簡單,安裝過程快捷,拆卸迅速,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能夠有效對繞線裝置進行固定,使得繞線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會發生鬆動,線圈的纏繞緊密,纏繞的效果好。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之間設置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外部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一端設置在繞線裝置上,另一端設置在旋轉軸的外壁上。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上設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內設置有螺栓柱,所述螺栓柱一端固定在繞線裝置上,另一端設置在固定裝置的外部。進一步地,所述螺栓柱在遠離繞線裝置的一端設置有螺帽,所述螺帽與固定裝置接觸。進一步地,所述繞線裝置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所述螺栓柱穿過其中一個通孔內。進一步地,所述通孔均勻分布在繞線裝置上。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安裝結構安裝方式簡單,安裝過程快捷,拆卸迅速,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能夠有效對繞線裝置進行固定,使得繞線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會發生鬆動,線圈的纏繞緊密,纏繞的效果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一支撐座;2—旋轉軸;3—固定裝置;4一繞線裝置;5—通孔;6—螺栓柱;7—通槽;8—螺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於此。實施例如圖I所示,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支撐座1,所述支撐座I之間設置有旋轉軸2,所述旋轉軸2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線裝置4。支撐座I作為支撐部件,對繞線裝置4及線圈產生支撐,使得繞線裝置4能夠順利進行旋轉。所述繞線裝置4外部設置有固定裝置3,所述固定裝置3 —端設置在繞線裝置4上,另一端設置在旋轉軸2的外壁上。通過固定裝置3,加大了繞線裝置4與旋轉軸2之間的牢固度。所述固定裝置3上設置有通槽7,所述通槽7內設置有螺栓柱6,所述螺栓柱6 —端固定在繞線裝置4上,另一端設置在固定裝置3的外部。通槽7具有一定的長度,根據纏繞不同的線圈,旋轉不同的位置進行固定,使得受力更加均勻,拆卸方便。所述螺栓柱6在遠離繞線裝置的一端設置有螺帽8,所述螺帽8與固定裝置3接觸。通過螺帽8,加大了螺栓柱6與固定裝置3的連接,使得繞線裝置4與旋轉軸2之間的固定更加穩固。所述繞線裝置4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5,所述螺栓柱6穿過其中一個通孔5內。所述通孔5均勻分布在繞線裝置4上。設置多個通孔5,使得安裝的過程更加方便,操作人員根據自己的所處的位置旋轉合適的通孔5進行安裝。通過進行線圈的改制纏繞,集中為一個大線圈,方便了操作人員的使用,增加了工地施工的連續性。採取上述方式,就能較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1.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個支撐座(I),所述支撐座(I)之間設置有旋轉軸(2),所述旋轉軸(2)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線裝置(4),所述繞線裝置(4)外部設置有固定裝置(3),所述固定裝置(3)—端設置在繞線裝置(4)上,另一端設置在旋轉軸(2)的外壁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裝置(3 )上設置有通槽(7 ),所述通槽(7 )內設置有螺栓柱(6 ),所述螺栓柱(6 ) —端固定在繞線裝置(4)上,另一端設置在固定裝置(3)的外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栓柱(6)在遠離繞線裝置(4)的一端設置有螺帽(8),所述螺帽(8)與固定裝置(3)接觸。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繞線裝置(4 )上設置有若干個通孔(5 ),所述螺栓柱(6 )穿過其中一個通孔(5 )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通孔(5)均勻分布在繞線裝置(4)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於施工現場的繞線裝置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之間設置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外壁上設置有繞線裝置,所述繞線裝置外部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一端設置在繞線裝置上,另一端設置在旋轉軸的外壁上。該安裝結構安裝方式簡單,安裝過程快捷,拆卸迅速,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能夠有效對繞線裝置進行固定,使得繞線裝置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會發生鬆動,線圈的纏繞緊密,纏繞的效果好。
文檔編號B65H54/54GK202609683SQ20122030284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
發明者蔡曉琴 申請人:四川凱銘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