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黃想想讀後感
2023-10-10 01:45:09 1
藝術滋養,成就人生
捧著《藝術家黃想想》這本書時,我就被這個書名吸引住了,它將我帶入了好奇的想像之中:一個小孩子如何成為藝術家?
走進《藝術家黃想想》這本書,我感受到了主人公對藝術的強烈追求和熱愛,他擁有者著極高的藝術造詣和藝術修養。在汪玥含的筆下,我認識了對音樂痴迷、愛好舞蹈和演戲、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看似平凡卻實不平凡的「少年藝術家」——黃想想。
音樂是生命的一部分
汪玥含筆下的黃想想在他媽媽的肚子裡時,就對音樂有一種特殊的喜愛感,每當音樂響起不足一分鐘,肚子裡的黃想想就開始展示他欣賞音樂的獨特方式:有節奏地踢打媽媽的肚皮。
在黃想想的生活裡,疲勞時,音樂能夠讓他放鬆身心;煩躁時,音樂能夠讓他忘卻煩惱;學業之餘,音樂能夠充實他的生活……音樂是黃想想歡樂生活的使者,是煩躁生活的剋星。
黃想想對於音樂的熱愛與執著,讓我想到音樂家叫舒伯特,他因為貧窮而經常餓肚子。一次,他在一家餐館坐著,等待能夠偶遇熟人幫他買單。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舒伯特仍舊沒有遇見熟人。這時,他忽然讀到一首登在報紙上的小詩,他靈機一動,即興將小詩改成了一首小曲子,演奏出來獻給餐館的店長。店長陶醉其中,十分愉悅,立刻給舒伯特送上一份免費的牛排。
音樂有時候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長期受到音樂的薰陶、滋養的人總會和平常人不一樣,這也就是藝術對一個人的滋養和影響。可見,音樂在藝術的組成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黃想想的選擇和追求,是正確的,他將樂融進自己的生命,用充實的生命去創造生命的價值。
舞蹈是藝術的一部分
黃想想非常喜歡跳舞。汪玥含在《麥可傑克遜》一書中寫道:小學三年級的黃想想放學後靜坐在家裡,一口氣就把麥可傑克遜的慕尼黑演唱會的現場視頻看完,便學會了麥可傑克遜的側行和退式太空步。
有誰能夠拍拍胸脯說自己比黃想想更熱愛舞蹈呢?要想成為真正的、有內涵的藝術家就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力和對藝術的完全痴迷,除此之外,還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舞蹈表面上是一系列的肢體動作,實際上是人的內心的表現。每一個肢體動作就是內心的表述,能夠做到形體與內心兩者完美結合的人,堪稱是「舞蹈家」、「藝術家」,黃想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偶像是成為藝術家的因素
黃想想的偶像是麥可·傑克遜,他能將麥可·傑克遜的太空步表演得淋漓盡致,麥可·傑克遜的經典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
隨著現代社會娛樂圈的擴展,衍生出一批又一批的明星,追星族也層出不窮。偶像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可以去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不斷地超越自己,成為一個藝術家。
追求偶像是一把雙刃劍。有的學生追星族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樹立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地朝自己的夢想走進。然而,有些追星學生只追求閃耀的偶像光環,不適當的追星反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誘發少年犯罪。尋找自己心中的偶像,並且把他當作我們自己前進的目標,不斷努力,那麼我們也能成為別人的偶像。在這個過程中,偶像這個頭銜得到升華,我們最終就會成為一名藝術家。偶像是成為藝術家的因素。
黃想想,為今天的青少年藝成長,提供了一面鏡子。如何擁有一個讓內心愉悅的童年,如何樹立心中的偶像目標,如何拓展青少年時代生命的寬度,黃想想會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