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王陽明《傳習錄》讀後感

2023-10-14 16:13:09 2

  《傳習錄》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小編整理了王陽明《傳習錄》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王陽明《傳習錄》讀後感【篇一】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餘至大行禮官,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

  曾和室友扯談,當皇帝舒服還是在二十一世紀做個現代人好。

  大家綜合利弊,我忘記大家怎麼說了,只記得我選擇當個現代人,雖然皇帝後宮三千,但二十一世紀能用品種繁多的電子產品,穿各式各樣的衣服,吃各種各樣的美食,這些都是我選擇當一個現代人的原因。

  沒有電子產品,沒有多元的服裝,沒有各種美食,古人是怎麼度過這幾千年的?文化的差異,將我和古人阻隔開來。高中時,讀過《論語》、《出師表》、《阿房宮賦》等,這些遠古的文字就像來自另一個世界,我很難想像我和這些人有什麼關係。

  我所知的文化,是在78年以後的事物。而這種文化,剛剛好是文化大革命後,社會各種精英遭受迫害,中國缺乏自身文化的時候,搞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社會主義兼資本主義,經濟上資本主義兼社會主義)。

  無疑的是,在沒有各種社會阻力的情況下,包括文化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30年來取得的成功,各種高樓建築、高架橋等,央視時不時拿出來給老百姓看一下。

  現在的生產力與古代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如果結合生產力和需求兩方面來考慮,會比較有趣。

  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口也不多,加上大部分朝代用「重農抑商」,需求都是自給自足(一個理科生扯這些,我容易嗎!!!)。但,在這種自給自足的情況下,仍然要用「禮」來制約一個人,一個群體。

  《史記》說,「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這說明白了為什麼要禮的緣由。下面這句更是說的更清楚:「禮由人起。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忿,忿而無度量則爭,爭則亂」。太史公說,「故禮者,養也。」

  但總的來說,儒家的「禮」,第一個目的是「修身」,它是通過「禮」來實現。

  本來修身的法子有很多,當初老子就說孔子的想法不咋地,說明道家的法子更好。其他百家的理論學說,應該也有修身的法子。只是董仲舒罷黜百家後,「禮」就成了唯一的「修身」的法門。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初《論語》只能說我沒看懂,不能說它瞎扯。但秦漢後,佛教傳入,更能直指人心,所以依靠外在的禮來塑造君子的儒家慢慢暗淡下去了。這裡題外話,按下不提。

  如果說儒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那麼「禮」就是儒家的核心。

  但是,文化大革命後,禮沒有了。也就是欲望打開了閘門。

  這樣還不夠,經濟的發展要更多的欲望,也就是央視常說的「刺激內需」。資本主義會放大欲望,如光明正大的韓國的激情片和島國的動作片,以及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綜藝片等等。這些在儒家看來都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因為這些會助長人的欲望,所謂「君子樂其道,小人樂其欲」,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

  中國的30年,是追求欲望的三十年,沒有文化的30年。

  王陽明《傳習錄》讀後感【篇二】

  面對還未來得及編輯便已宣告報廢的日子,心中難免滋生陣陣惆悵,幾天前去了一趟寧波餘姚,瞻仰陽明先生的遺蹟,感慨萬千,不由想起幾年前讀《傳習錄》時的情景。以古人為鏡,觀照自己的內心,獲益良多。我想說:為師當如王守仁,以強大的內心面對人世間的風吹雨打。

  在我的理解中,王守仁是中國古往今來唯一可以與孔孟比肩的大儒,他一反宋儒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非常理性地把「天理」和「人慾」有機統一起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守仁的心學四訣。從中可以看出,他一直致力於把有善有惡的「人慾」修持為格物致知的「天理」。「知善知惡」是「知」,「為善去惡」是「行」,把「知」和「行」統一起來,人生方有格局和境界。縱觀芸芸眾生,人活著不外乎為了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滿足欲望,一是為了實現理想。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理想已經漸漸成為最大的奢侈品,多少人被捲入欲望的漩渦中無法脫身。而讀王守仁的《知行錄》,我更加明白欲望存在的必然性和可塑性,人處於欲望之中是正常的,讓合理的欲望存在也是無可厚非的。

  晚清林則徐有這樣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殊不知「無欲」也是一種「欲」,有欲本來就是人之常情。學生有求知慾,教師追求成就感,這樣的欲本來就是合理而且必要的,我們又何必苦苦追求無欲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真諦在於順應自然,合理支配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欲望,讓它為「為善去惡」、「致良知」服務,那麼其結果就是「人人皆可為聖賢」。求佛庇佑莫如求己庇佑,對主懺悔莫如反躬自省。人人可以為聖賢,恰如人人可以成佛、成耶穌。我有佛的悲憫情懷我就是佛,你有耶穌的懺悔精神你就是耶穌。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想成佛是欲,想成魔也是欲。既不禁止欲望,也不放縱慾望,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王守仁在《傳習錄》中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這和孔子的「推己及人」同樣道理,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又怎麼懂得去愛別人,當一個人懂得愛自己,必然知道別人也愛他自己,因此也就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常常犯的錯誤就是以自己為中心,忽視學生的合理欲求,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特別反感。

  王守仁追求的是「有欲而不為欲所役」的超然與灑脫。在《傳習錄》中有這樣的對話。

  問:「聲色貨利,恐良知亦不能無。」先生曰:「固然。但初學用功,卻須掃除蕩滌,勿使留積,則適然來遇,始不為累,自然順而應之。」

  意思是說:對自己的內心必須進行掃除蕩滌,使它臻於清靜澄明的境界,不要讓自己的心陷入聲色貨利等東西之中,它們來了既不歡迎,去了也不留戀、惋惜,這樣,才能以坦然的心情來對待所遇到的各種事物,才不會成為心靈上的負擔,自然就會依順自己本來的智慧去應對。

  人們之所以有煩惱,就是因為他們有太多的執念,有太多的貪慾。整天惦記著如何才能得到聲、色、名、利等外在的東西,心裡受盡煎熬,這是不得之苦;假如得到了這些東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遠擁有它們,這是分離之苦。總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這樣一種貪慾的火堆上煎熬著。現在有多少人為滿足感官的欲望而放逐了自己的靈魂,靈魂的無家可歸是人生最大的悲劇。於是我們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行走在人生的路上,理想可能淪落,成為熊熊燃燒的欲望;欲望可能升華,化作催人奮發的理想。有欲而不嗜欲,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隸,那麼在教師生涯中,我們既可以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也可以享得起富貴受得起榮華。

  心靈的力量是強大的,用理智和良知滋養我們的心靈,把握自己,完善自我,人生的價值終會實現。為師當如王守仁,做欲望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人生其實很精彩。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