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整體式氣缸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6:41:3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氣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整體式氣缸系統。
背景技術:
針閥熱流道系統廣泛應用於塑膠成型領域,驅動閥針的裝置通常有氣缸、油缸等,氣動裝置操作簡單,有較清潔的生產環境,沒有油霧和漏油,而佔據市場大部分份額。
氣動裝置驅動閥針通常將氣缸置於按一定精度要求開框的模具模板內,且需要在模板內開氣路,並做好氣路的密封,加工複雜且工作量大,不利於熱流道系統與模具的分工合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整體式氣缸系統,包括與模具相適配的缸體、安裝在缸體上的缸蓋及缸芯,所述缸芯的一端設有推桿,所述推桿上設有安裝部,所述缸體上設有敞口的缸芯腔體及與缸芯腔體連通的缸體通槽,所述缸芯安裝於所述缸芯腔體上,並將所述缸芯腔體分成上腔體和下腔體,所述下腔體上設有連通外部的缸體氣孔,所述缸蓋上設有缸蓋氣孔,所述缸蓋氣孔與上腔體連通。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所述缸體的形狀與模具的形狀相適配,從而可以將該缸體直接安裝在模具上,避免了模具安裝氣缸而需要在模板上設置與氣缸相適配的空腔及供氣缸運行的氣路等問題,此外,所述推桿上設有安裝部,便於為外部系統提供動力源,而且所述氣缸系統與模具相互獨立,方便整體拆卸或安裝,進一步提高了市場的競爭力。
優選的,所述缸芯的另一端設有導向槽,所述缸蓋上設有導向軸,所述導向軸與所述導向槽連接。
優選的,所述氣缸系統包括缸芯密封圈,所述缸芯密封圈設置於所述缸芯與缸芯腔體之間。
優選的,所述氣缸系統包括推桿密封圈,所述推桿密封圈設置於所述推桿與缸體通槽之間。
優選的,所述氣缸系統包括導向軸密封圈,所述導向軸密封圈設置於所述缸蓋與導向軸之間。
優選的,所述氣缸系統包括安裝於缸體的下方冷卻板,所述冷卻板上設有冷卻板通孔,所述冷卻板通孔的位置與推桿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冷卻板上設有冷卻水道,所述冷卻板上設有進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冷卻水道分別與所述進水口及出水口連接。
優選的,包括安裝於冷卻板下方的隔熱介質,所述隔熱介質上設有隔熱通孔,所述隔熱通孔的位置與所述冷卻板通孔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氣缸系統包括多個螺栓,所述缸蓋、缸體、冷卻板及隔熱介質均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優選的,包括熱流道系統,所述熱流道系統設有閥針,所述閥針安裝在所述安裝部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一種整體式氣缸系統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缸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缸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缸芯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冷卻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氣缸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整體式氣缸系統,包括缸體10、缸蓋20及缸芯30,所述缸體10上設有敞口的缸芯腔體21,在缸芯腔體21的敞口處另一端上設有缸體通槽22,所述缸芯30的一端上設有與所述缸體通槽22相適配的推桿31,所述缸芯30安裝於所述缸芯腔體21上,並將所述缸芯腔體21分成上腔體211和下腔體212兩個腔體,所述下腔體212上設有用於連通外部的缸體氣孔23,所述缸蓋10安裝於所述缸芯腔體21的敞口處,且所述缸蓋10上設有用於上腔體與外部連通的缸蓋氣孔11。
當缸蓋氣孔11連通外部氣源時,氣體通過缸蓋氣孔11進入上腔體211,所述下腔體212上的氣體通過缸體氣孔23流出,氣體推動所述缸芯30前進,當缸體氣孔23與外部氣源連通時,氣體從所述缸體氣孔23進入,所述上腔體211上的氣體從缸蓋氣孔11流出,氣從而推動缸芯30後退。
請參閱圖1-5,所述缸體20及缸蓋10的形狀可以為任何一種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缸體20及缸蓋10採用與模具相適配的形狀,如方形等,不僅方便所述缸體20及缸蓋10的加工,確保該氣缸系統與模具安裝的整體性,進而保證了所述氣缸系統外形的美觀性。
請參閱圖1-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缸蓋10上設有銷孔13,所述缸體20開設有與所述銷孔13相適配的銷釘(圖中未示出),不僅提高了缸蓋10與缸體20裝配的穩定性,而且保證了缸蓋10與缸體20之間的相對位置及缸芯腔體21在缸蓋10上的位置,使得所述氣缸系統具有優良的質量及良好的運行環境。
請參閱圖1-5,所述缸蓋10在所述缸芯腔體21的對應位置上設有導向軸16,該導向軸16通過螺栓固定在缸蓋10上的缸蓋螺孔1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軸16與缸蓋螺孔15之間還設有導向軸密封圈17,從而確保了所述氣缸系統的密封性。
請參閱圖1-5,所述推桿31設於所述缸芯30的一端上,所述缸芯30的另一端設有導向槽32,當所述缸芯30安裝與所述缸芯腔體21時,所述導向軸16與導向槽32活動連接,防止了所述缸芯30在缸芯腔體21運動時產生轉動,起到導向作用,進一步提高了氣缸系統的運用範圍。
請參閱圖1-5,包括推桿密封圈26,所述缸體通槽22上設有通槽密封槽24,所述推桿密封圈26安裝於該通槽密封槽24上,進而確保了所述下腔體212與外部的密封性。
請參閱圖1-5,包括缸芯密封圈33,所述缸芯30設有缸芯通槽34,所述缸芯密封圈33安裝於該缸芯通槽34,進一步確保了上腔體211與下腔體212之間的密封性,使得所述氣缸系統具有優良的動力系統。
請參閱圖1-5,包括冷卻板40及隔熱介質50,所述隔熱介質50通過所述冷卻板40安裝在所述缸體20的下方,所述冷卻板40及隔熱介質50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推桿31位置相對應的冷卻板通孔41、隔熱介質通孔51,以便於將所述推桿31的動力傳遞到外部。
請參閱圖1-5,所述冷卻板40上設有冷卻水道42,在所述冷卻水道42設有進水口43及出水口44,當所述氣缸系統安裝於模具上時,水從冷卻水道42流過並帶著模具上的熱量,進而冷卻了缸體20及缸蓋10,同時保護了推桿密封圈26、缸芯密封圈33及導向軸密封圈17,使整體式氣缸系統更加穩定可靠,此外,由於所述隔熱介質50安裝於所述冷卻板40與模具之間,從而避免了冷卻板對模具溫度的影響,再一次提高了產品的適用範圍。
請參閱圖1-5,所述缸蓋10及缸體20分別設有缸蓋通孔14、缸體螺孔25,螺栓62穿過所述缸蓋通孔14後與缸體螺孔25螺紋連接,從而將所述缸蓋10安裝在所述缸體20上,所述冷卻板40及隔熱介質50上分別設有冷卻板通孔43、隔熱介質螺孔52,螺栓61依次通過缸蓋10及缸體20後,穿過冷卻板通孔43與所述隔熱介質螺孔52螺紋連接,從而將所述冷卻板40及隔熱介質50固定在所述缸體20下方,採用螺紋固定連接,不僅便於拆卸與安裝,而且使得所述氣缸系統的固定更加穩定。
請參閱圖6,還包括熱流道系統70,所述熱流道系統70設有固定板71、熱流道本體72及閥針73,所述隔熱介質50通過螺栓63固定在所述固定板71的上方,所述熱流道本體72安裝於所述固定板71的下方,所述熱流道本體72設有閥針孔721,所述推桿31上設有安裝部35,所述閥針73安裝在該安裝部35上,並通過所述推桿31運動,從而脫離或封住所述閥針孔721。
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後,由於所述閥針73安裝在所述推桿31上,當氣體從缸蓋氣孔11進入時,推動所述缸芯30前進,所述閥針73封住所述閥針孔721,起到封膠作用;當氣體從缸體氣孔23進入時,推動所述缸芯30後退,所述閥針73脫離所述閥針孔721,所述熱流道本體中的膠水從該閥針孔721流出,此外,所述氣缸系統與熱流道系統70之間相互獨立,方便整體拆卸或安裝,進一步提高了市場的競爭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