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湘妃淚

2023-10-16 11:16:19 2

  娥皇、女英者,乃堯皇之二女也;長曰娥皇,次曰女英;二人皆天資聰穎,形貌昳麗,楚楚動人。先是,堯因其胤子丹朱平庸,殊難承載奉天承運之大任,故意欲禪其天下於虞舜,釐降二女於媯汭以妻舜,而觀厥刑焉。娥皇、女英二女承事舜於畎畝之中,不以堯皇之女故而驕奢泰墮,克勤克儉,謙恭遵禮,思盡其婦道。堯乃試舜五典百官,靡不克治。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復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內平外成。又流放四兇族,遷於四裔,以御螭魅。使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堯乃言於舜曰:諮,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可也。及堯崩,舜攝帝位,冊立娥皇為帝後,女英為帝妃;母儀天下,堪稱懿範;夫唱婦隨,內外和諧;大內之中,其樂融融焉。

    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勵精圖治,克己奉公,使禹平治天下水土;命稷播時百穀;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使皋陶作士,五刑有服;使益掌山林,草木鳥獸皆馴;以夔為典樂,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神人以和,萬民鹹熙,天下歸心。會江南九嶷之地有九惡龍滋事,發為洪災,衝禾稼,毀民居,為害甚烈,黎民苦不堪言。舜帝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罔顧年事已高,乃決意望南巡視,為民除害抒困。娥皇、女二妃意欲同往,隨侍其側,以料理其飲食起居。舜帝不忍勞累二妃,遂以路途迢遙、山高林密、跋涉艱難為由婉拒之,二妃是以不得隨其南行。舜帝更命大禹代攝朝政,總揆百官政事;旋即僅率隨扈數人,星夜微服潛行南下矣。

    舜帝南巡後,山隔水阻,悠悠數載,杳無音訊。二帝妃獨守宮幃,主持宮內諸事,有條不紊,殊無罅漏。只因思夫心切,遙望南天,鎮日裡以淚洗面,寢食難安,憂心如焚,卻又萬般無奈其何也。後忽聞得流言飛語曰:舜帝因年過期頤,以衰朽老邁之軀,不堪風霜雨露日炙之辛苦,遂染沉痾,一蹶不起,駕崩於蒼梧之野,草草墓葬於江南九嶷山下矣。

    娥皇、女英聞此噩耗,悲慟慘怛於心,日夜哭泣,哀傷不止。幸得宮中女官者流,百般勸解,稍緩其頰。二帝妃乃相與言曰:帝君與我姊妹二人,伉儷恩深,情同手足。夫君南巡,數年不得見面;現既已歿於江南瘴癘之地;因路途遙遠,遽爾而逝,吾二人未及面聆臨終遺言,亦未能瞻仰其遺容,豈不抱憾終身乎耶?吾二人當不避艱難險阻,一路南下,尋覓夫君墓廬,恭奉祭奠禮儀,上告蒼天,下稟后土,以渲瀉我二人纏綿無盡之哀思也。

    二帝妃嫁與舜帝後,雖是夫妻恩愛數十載,娥皇卻不曾生育;唯女英為舜帝生產一子,名曰商均。舜帝老年得子,自是寵若掌上之明珠。然察驗多年,終覺其子商均資質平庸,難承大任;乃薦大禹於天,視以為嗣。舜帝既崩,三年之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朝禹而去商君,商均秉持父皇遺命,固辭天子大位辭讓於大禹。大禹於是南面朝天下,取國號曰夏後。

    商君見二母后執意南行,雖經極力勸阻,亦未能奏效;遂乃求助於帝禹,以阻其行程。帝禹因念二帝妃傷心過度,殊堪憐見,卒拒商均之懇請,成全二帝妃南下謁陵之行。二帝妃乃會同隨侍男女人眾,一路兼程南下,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轎;費時數月之久,來至雲夢大澤上之洞庭山。

    上古之時,雲夢大澤方圓數千裡,浩瀚汪洋,橫無際涯。洞庭山乃一蠻荒島,孑孓孤懸於萬頃浩渺波濤之中。島上有一漁家小村,世以捕魚為業,聊以度日餬口。村中有老漁父有感於娥皇、女英不辭艱辛,遠道來謁舜帝墓廬,遂乃殷切告之曰:舜帝南來,智鬥惡龍,隨山浚川,篳路襤褸,啟其山林;開溝洩洪,造福蒼生黎民,可謂勞苦功高矣。九條惡龍,除去五條,尚餘四條;根治未果,齏志而歿,頗讓人聞之墮淚也。時下正值汛期,洞庭山至瀟湘一帶水路,時有蛟龍出沒造孽。二夫人南去,恐生不測;何不鳳蹕暫駐於此洞庭山漁村,待等風平浪靜之時,再行南下,殊不為遲也。不知二帝妃,意下如何乎?娥皇、女英二帝妃無奈,唯有落帆逗孤島,與侍從一行人等,暫且落宿於荒島漁村之上,相機南行。

    蛟龍兇惡,水患難平;南下之行,遙遙無期。二帝妃行程既被阻,思夫之心日熾,遂日日佇立於島丘之上,遠眺九嶷方向,手扶綠竹,哀傷號泣,淚枯刮眼,繼之以血。荒島上遍生苦竹,日復一日,只因竹染帝妃之血淚,而凝為斑竹矣。漁村之人見二帝妃哭狀可憐,哀毀骨立,勸之無益,聽之不忍,愛莫能助;唯有以島上僅存之粗糲魚飯早晚進貢之,聊以表其荒野臣民之耿耿寸心。

    月圓之夜,九嶷山下舜帝幽靈鑽出墓廬,悄然出巡於瀟湘之野,忽聞洞庭荒島之上,隱隱傳來嚶嚶啜泣之聲。舜帝幽靈遂乘一縷清風明月,飄搖來至洞庭荒島上空,低頭俯瞰荒島行景,見是二帝妃方在月光下遙望九嶷山哭祭夫君。舜帝幽靈見狀,胸臆間痛如刀割,何堪悲憤之情。思欲降落島上安慰,卻又憚於陰陽相隔,幽明難通,倉促顯形,庶難免有嚇壞二帝妃之虞焉。死生之間,陰陽睽違,間隔雖只存在於一線之間;卻甚於隔山隔水天壤之隔也。是夜,舜帝幽靈乃託夢於二帝妃曰:「吾與汝二人陰違陽隔,覿面無緣。此去九嶷山山高路遠,蛟龍作惡,非汝二人之力所能到達也。愛妃一行人眾困居孤島,地僻人疏,含辛茹苦,多有不便。何不即時回歸帝都,衣溫食飽,供奉有序,免受此等漂流之厄難。人固有一死;待到百年仙齡後,汝二人魂魄再度南來,上九嶷山與我廝會,吾等三人庶可以生生世世,永不分離也」。

    二帝妃於夢境中見是舜帝幽靈前來,多年不見,栩栩如生,和藹如前,遂上前合力拖住道:「難得君王重情如此,躬身蒞臨湖島,前來探詢賤妾二人;此恩此德,巍巍如山,淵淵似海;能得君王不忘舊情如此,吾二人死亦瞑目矣。渺渺魂靈,漂泊無所依棲;吾二人願隨君王結伴而行,同返九嶷墓廬也」。

    舜帝幽靈聞得二帝妃由衷之言,感喟不已,抑制不住幾行昏濁老淚,潸然滾落於襟懷前,動情言曰:「二愛妃久違,故情依未改;頗讓我感銘在肺腑間也。怎奈汝二人陽壽未盡,來日方長;當於帝都中好自為之,頤養天年;春花秋月等閒過,柳綠桃紅年復年,享何等不盡之福樂也!豈可為吾枯木朽株之煢煢孤獨遊魂,而辜負了汝二人之千金貴體乎」?舜帝幽靈言訖,幾度哽咽,幾度啜泣,渾身為之顫慄不已矣。

    於是,二帝妃抱住舜帝幽靈,動容言曰:「自君王南巡後,我姊妹二人深宮守望,朝朝暮暮,盼月盼日,只願君王功成業就,早日返回朝都,俾吾等三人能得破鏡重圓,共享人倫天樂。西北望蒼梧,迢迢乃天路;不意君王殞命南方,天人永隔,生生世世會面無緣。我姊妹二人不辭千裡,南下尋夫謁陵,情何真,意何切;悠悠之心,天地可鑑,君王知否?君王一日不在,我二人望穿秋水;對月傷心,看花落意,生不如死也。能與君王魂魄長共廝守,我二人雖九死其猶未悔,何懼一生死乎耶」!

    帝妃言,君王心;生死別,痛煞人。舜帝幽靈,反覆沉吟,悽悽慘慘戚戚,頗難勝其傷感之情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豈可由得人意乎?舜帝幽靈猶豫再三,頗難以區處。意欲攜帶二妃魂魄同去九嶷墓廬,卻又百般下不得此等毒手,眼睜睜害了二妃陽界性命,天理良心安在哉?須知人死如燈滅,萬劫不回復,好死未如賴活也。舜帝幽靈欲待拋卻二妃空手歸去,亦自感如萬箭穿心裂肺,痛徹肝腸焉。「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二帝妃隨侍君王之側,數十年如一日,何嘗睽離跬步乎?今命中注定,生離死別,陰陽難得相會,唯有在夢境中,演繹出此幕水月鏡花之悲情也。只恨天意難違,人心回天乏力也。言念及此,舜帝幽靈頗難自抑,復又零零落落灑下數行老淚來矣。

    人生如夢,夢似人生;夢境一破,再難重複矣。舜帝此番託夢,機會唯一,不可重複。陰魂陽魄,偶然相逢則可,必然相依則無緣也。生者珍愛生命,死者珍愛夢境,事雖有異,其理則同焉。夢中相遇,千叮萬囑,終須一別。臨別前,舜帝幽靈於二妃側畔,就地拔下淚染斑竹數株,揖別二帝妃,攜歸九嶷山下,栽在墓廬旁,以資此行之留念也。

    舜帝幽靈既去,娥皇、女英二帝妃心如刀絞,割捨不下,於失聲痛哭間,倏然從夢境中醒來。二妃睜眼一看,方知是夢幻一場。侍從人等驚問其故,二帝妃遂將夢中故事,據實以告。眾人聞後,皆為之愴然涕下,唏噓在抱焉。

    禹王得知二帝妃被困在洞庭漁村,難以遂其瀟湘南下謁陵之行,便差遣舜子商均及朝中命官寅夜趲程前來,接二妃回都,休養調息,俟他日風波平定後,再作籌劃。禹王知舜帝治龍大功未竟,意圖繼其遺志,南巡九嶷,會同地方官員,剿滅漏網諸惡龍,為民除害,平定水患,造福南蠻一方。並有意乘此行程,將舜帝墓廬,仔細修繕打造一番,以慰籍前任帝王在天之長靈也。

    叵奈二帝妃自舜帝幽靈歸去後,神不守舍,心中恍惚,三魂七魄業已不由自主,隨夫君南歸九嶷山地矣。商均及朝中命官抵達洞庭漁村後,二帝妃執意不肯返回朝都,寧願困居孤島,與舜帝墓廬日夜守望,以寄託其無涯之哀思。二妃亦諄諄告誡商均,事禹須如事父,盡心竭力輔佐有夏天下,勿生野心異志,以遺禍門族也。商均諾諾應承,將所攜帶物品交與二母后,旋隨命官駛離洞庭煙波,打道返回帝都復命而去。

    諸事安排就緒,娥皇、女英自知大限將至,二人篤定將以死殉夫,俾魂靈得以上九嶷山與舜帝幽靈團聚也。翌日,二人藉故欲乘坐小漁舟,出湖散心。看看行至湖心,二妃遂朝著九嶷山方向虔誠三跪九拜一番,異口同聲禱祝曰:「夫君幽靈在上,我二人魂魄與你不見不散,見後亦不散;吾二人與你團聚來也」!言訖,二人雙雙投身洞庭湖波濤中,香消玉隕,葬身湖水中,化身為湘水之神矣。

    且說二帝妃幽魂,飄飄悠悠,飛渡洞庭,縹緲南行;帝子乘風,飄下翠薇,一徑來到九嶷山下,尋覓舜帝墓廬,與那舜帝幽靈,分而復聚,氤氳合為一處矣。九嶷山前,舜帝幽靈預測得二妃魂魄即將到來,乃於墓廬周遭,徘徊復徘徊,恭迎二妃魂魄光臨墓舍。三人魂魄聚得一處,喜極而泣,而今而後,生生世世不再分離矣。三人喜悅淚珠滾落在墓廬旁之竹葉上,亦變化為斑竹;謂之九嶷山斑竹焉。故瀟湘斑竹,有南北苦甜之分:洞庭君山上之斑竹,苦味偏苦,謂之北斑竹;九嶷山上之斑竹,其味偏甜,謂之南斑竹;乃由湘妃淚先苦後甜之紀實也。

    洞庭山島上漁民得知娥皇、女英投身滾滾波濤殉夫而去;亦皆為之哀痛不已。眾人用魚網將二妃屍身打撈出湖水面,就地取材將二人築墓合穴安葬於荒島之上。帝禹得知二妃故去後,特遣舜子商均來島上弔唁祭奠,並重新打造陵墓廟宇,四時祭奠;墓前立一石碑,上有大書:「虞帝二妃之墓」六字,謂其山曰君山。時人謂之湘君、湘妃、湘夫人。後世楚大夫屈原曾寫就《湘君》、《湘夫人》等名篇,以為湘夫人之祀;篇中有句云:「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 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唐代謫仙人李白,生性豪放倜儻,鬥酒之後詩百篇,一生好入名山遊,亦曾到此君山上一遊,並留下題句云:「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君山來」。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湘妃淚,斑竹情;伏惟尚饗,湘君其來!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