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600字

2023-10-12 19:42:19 2

  《穆斯林的葬禮》中作者霍達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提供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選擇。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一:

  「清晨,她走來了........」

  一打開《穆斯林的葬禮》就看到了上面的一段開頭描述,後來才知道描寫的是多年後的梁冰玉,讀完前面極端的描述,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部小說,語言讀起來感覺輕快而優美。

  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給我一種壓抑感覺,一旦讀完前幾章感覺一切都充滿了生機,人物角色都非常鮮明。韓子奇對玉器的執著熱愛與他的師傅梁亦清如出一轍,而韓子奇不單是一種單純的執著,卻有一顆巨大的心臟,直接導致日後他一舉奠定「玉王」的美稱。一個貌美如花的妹妹梁冰玉在北大讀書,一口流利的英語,加上作者寫的時光交錯,他同時擁有一個天仙似的女兒進入北大英語系,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完美,韓子奇的醫生感覺是豐滿了。但永遠不要忘了題目中的「葬禮」二字。

  一切的轉變從他美麗的女兒韓新月的病變開始,也是這個時候韓子奇身後的女人走到了前臺,我認為也是她一手操縱了後面的悲劇,不僅讓我感嘆一個女人的力量有如此之大。而讓我敬佩的韓玉王在後半段判若兩人,表現的窩囊至極,或許他一生都生活在梁冰玉的陰影下,再沒有抬頭的勇氣,這樣當然是不能換取我的同情。他也親手葬掉了自己與女兒的生命。

  最後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韓新月與楚雁潮的師生戀,雖說不上是驚天動地,與世相爭,但絕對是武俠版的致死不悔。美哉,美哉!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二:

  《穆斯林的葬禮》,說它是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學作品確不為過。我把書再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書中主人公的愛情,是那麼值得歌頌。

  有人說:「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一定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愛情的最頂峰。而最深刻的愛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韓子奇、韓新月、梁君璧等人物因為愛情而血肉豐滿。

  梁君璧,她與韓子奇之間是基於三年朝夕相處的親情後,又經歷了三年「背叛遺棄」,而又重聚的剎那產生的火山爆發式的愛情。她需要他,那個破碎得只剩下三個女人的家需要他。她,是個賢良的妻子,同舟共濟讓他們的愛深厚、純淨,讓這個穆斯林的琢玉世家由衰敗而興盛,讓千千萬萬在水凳上琢了一輩子玉,也同時受了玉器商人一輩子剝削的民間的巧手藝人們重又獲得世人的尊重。

  韓新月象徵著青春,生命,但是卻在她最美的年華中遇到了心臟病,也與此同時的她遇到了摯愛——她的老師,楚雁潮,這不能說是上天還是穆斯林的真主給他們的一次考驗還是恩惠,誰也說不清楚。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不同於世俗中的愛,這種愛是火,這種愛的陽光,照耀著整個世界,給世界一個光明,楚雁潮能勇敢地愛上一個命不久矣的女子,而韓新月也能敞開心胸來愛,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他們的愛情是超越宗教的,是跨越時代的,是不見生死的。對新月的愛情,不知該說什麼,或許那個年代的師生戀註定會以悲劇收場,最後新月的死也是讓人心碎的結局。讀後會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但卻觸及讀者的心靈,令人有盪氣迴腸的舒暢,唏噓不已。

  我說,愛情是不可以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愛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現了愛情就必須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梁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都是勇敢的。

  《穆斯林的葬禮》讀後感三:

  在德國能看到的中文小說實在很少,幾個星期以前有幸從L小姐手中借到這本《穆斯林的葬禮》,不知多少次暗暗發誓要以最快的速度讀完。但是第二年的博士學習並不輕鬆,除了要上自己的課修學分以外還要給教授作助理去給研究生講練習課。平日周末都是在辦公室度過,工作日就更不用說。近日剛剛忙完大事一樁,給自己放假一天,難得清閒之日一口氣讀完了這本借入已久的小說。

  拜讀之後對我本人衝擊之大難以言表。儘管作者霍達在後記中提到她的創作並非要賺取眼淚,但是有些悽美之處我這個X尺男兒也不禁為之動容。當時L小姐跟我說這其實是一部悲劇,我並沒上心,因為看到前幾頁怎麼也聯想不到悲從何來,儘管書名之中有「葬禮」二字。但是當韓子奇夫婦為新月的考大學的事吵鬧的不可開交之時,我隱約感覺到了悲劇的開始。最先讓我聯想的是新月並非梁君璧的親生女兒,因為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母親對女兒竟是如此的冷淡,儘管那時或許還有重男輕女的傾向。後面的章節簡直是處處生悲。

  文章前部分採用了兩條故事主線,一是年輕時期的韓子奇如何學習制玉,如何愛玉,如何守玉;一是子女天星和新月的求學工作與愛情。但是稱奇之處卻是作者在小說的最後毫無違和感的把兩條線擰成一股繩。再回到前段提及的處處生悲。第一條主線的背景是民國初期到抗戰結束,所以戰爭是整條線的大背景。先是韓子奇的師傅梁亦清因太過投身製作一件玉器,重壓之下吐血身亡,再是同行幾乎趕盡殺絕。這一時期韓子奇的悲在他心理和名譽承受的雙重壓力,師母師妹不理解還得「認仇為師」。然後戰爭而至,日軍步步蠶食華北,傾巢之下豈有完卵。無奈之下韓子奇拋妻舍子跑到英國去守護他前半生收藏下來的寶玉。在英國也沒有逃離戰亂的困擾,希特勒的倫敦大轟炸讓他幾乎喪命。對死亡的恐懼也讓他陷入道德的禁區:與自己妻子的親妹妹梁冰玉發生感情並育有一女。而她就是韓新月。這也是第二條主線悲的起點。戰爭年代的小人物更是悲催,就如同小說裡的姑媽那樣,自己的丈夫兒子被殘暴的日軍殺害。精神失常的她為能體驗母愛而在韓子奇家裡做無償保姆與奶媽。

  對於韓新月,我想梁君璧無疑是矛盾的。她是自己親妹妹與自己丈夫的「愛情結晶」。從小與韓子奇青梅竹馬梁君璧先是恨他在父親去世之後立即投靠仇人門下,又在韓子奇道明原由之後以身相許。生活與生意讓他們之間沒有交流更沒有愛。然而對梁冰玉,這個韓子奇三歲看到大的師妹卻是有真愛,並且這個真愛是經歷了生死的考驗。所以當梁冰玉帶著新月出現在博遠宅的時候,梁君璧把姐妹同胞的感情全都化成仇恨。不難理解,梁君璧沒有讀過書,她不會理解妹妹這個先燕京後牛津的高才生口中的愛情。對妹妹的恨,對丈夫的仇無疑將會全部發洩到新月這個外甥女「女兒」身上。這也就不難理解之前梁君璧對韓新月的種種冷漠與不支持。

  當然第二條線的悲還在六七十年代那個大背景。中蘇斷交,自然災害,文化革命種種事情聯繫到一起無疑把這個伊斯蘭信仰家庭內部的悲劇加重。但是從男二號楚雁潮的身上我們也深知這個時代造成的悲劇是針對當時生活在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因為不支持大躍進就無法從助教升為講師,因為不是黨員就被自己的學生鄭曉京訓斥教育。一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蠻不講理的時代!不要跟我講文革的動機之高尚,我永遠無法原諒這個事件給當時的人以及當今社會帶來的傷害!

  韓新月走了,她悲情也幸福。悲在生前受養母冷落,直至生命最後一刻才知自己生母。而她也是幸福,起碼她從楚老師,父親,哥哥,嫂子兼閨蜜那裡得到的愛是純潔的,尤其是楚老師這個在她生命垂危之際給她希望的男人。

  這個故事裡面幾乎沒有人是happyending的。韓子奇的師傅(梁君璧與梁冰玉的父親)為完成玉器而喪命,韓子奇喪女之後又在文革當中寶玉被洗劫一空,雖無交代但是韓天星夫婦與梁君璧在韓子奇死後的遭紅衛兵騷擾的場景可想而知,韓新月20歲香消玉殞,結果是楚雁潮失去了志同道合的soulmate,梁冰玉卻再也沒能見到自己的女兒。如果說匯遠齋老闆察覺文革氛圍逃至香港算是他的happyending的話,這就讓小說悲情更加濃厚。他先是在梁亦清死後趕緊逼債清洗了梁家所有家底,後又與日本人勾結欺行霸市,最後還能免於批鬥。這又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永久的困惑:為什麼壞人都能活的很好?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