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品古今詩詞(尋尋覓覓疊字詩)
2023-10-12 20:55:40 2
點擊題目下方詩詞天地,邂逅一份古典與優雅
編輯:詩詞天地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詩詞君:這首詞起句便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朗讀起來,便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只覺齒舌音來回反覆吟唱,徘徊低迷,婉轉悽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然而她還未開口就覺得已能使聽眾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傷感的情緒還是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元代】王實甫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
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
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
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今春香肌瘦幾分?縷帶寬三寸。
詩詞君:山是遙山,水是遠水,由遠及近,寫了楊柳、桃花、內閣、重門。其對仗句中用了「隱隱、粼粼、滾滾、醺醺、陣陣、紛紛『這些疊音詞來修飾」遙山、遠水、楊柳、飛棉、醉臉、香風、暮雨「大量運用疊字、疊詞,含情脈脈、如泣如訴,情致哀婉動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詞君:首句即破題面「古原草」三字。多麼茂盛(「離離」)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徵,可說是從「春草生兮萋萋」脫化而不著跡,為後文開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嘗不可開作「秋來深徑裡」(僧古懷《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將是另一種氣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榮秋枯,歲歲循環不已。「一歲一枯榮」意思似不過如此。然而寫作「枯──榮」,與作「榮──枯」就大不一樣。如作後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發出三、四的好句來。兩個「一」字復疊,形成詠嘆,又先狀出一種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疊字詩》
【唐代】寒山
獨坐常忽忽,情懷何悠悠。
山腰雲縵縵,谷口風颼颼。
猿來樹嫋嫋,鳥入林啾啾。
時催鬢颯颯,歲盡老惆惆。
詩詞君:寒山是唐代的詩僧,這首詩寫的是貧士的身境和心境。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詩詞君:此詞寫閨怨。詞風深穩妙雅。所謂深者,就是含蓄蘊藉,婉曲幽深,耐人尋味。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嘗嘆其用疊字之工;茲特拈出,用以說明全詞特色之所在。不妨說這首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意境也寫得深。
《書懷》
【明代】朱權
紛紛雨竹翠森森,點點風花落綠陰。
貧恨苦吟窮寞寞,亂愁牽斷夢沉沉。
昏昏嶺隔重重信,渺渺江如寸寸心。
因有事情閒默默,我於疏拙老侵侵。
詩詞君:詩人為了取得音韻哀婉纏綿,在每一句都用了疊字,為了避免由此而產生的重複與拖沓,他細心地把疊字安排在句中不同的位置。此詩不僅僅是疊字詩,而且也是迴文詩。
《天淨沙·即事》(四首其四)
【元代】喬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風風韻韻,
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詩詞君:《天淨沙·即事》系疊字小曲,28字全都用疊字,真可謂妙語天成,自然通俗,詩人全用白描手法,寫出久別重逢後喜悅的心情,也寫出了心上人的嬌柔可愛。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唐代】無名氏
霏霏點點回塘雨,雙雙只只鴛鴦語。
灼灼野花香,依依金柳黃。
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
皎皎綺羅光,輕輕雲粉妝。
詩詞君:這首詞在藝術上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每句都用疊字開頭,不僅摹景寫人細緻生動,而且聲調抑揚諧婉,極富音樂性。這一借鑑詩歌創作的藝術手法,開了五代兩宋之後文人詞運用疊字的先河。
《鬢雲松令·疊字詞》
【清代】吳承勳
掩紋紗,開寶鼎。
一樹梧桐,一樹梧桐影。
絡緯啼煙秋欲暝。
翠玉樓前,翠玉樓前井。
風衾寒,鴛帳冷。
好夢無端,好夢無端醒。
離別團圓今夜並。
愁依闌幹,愁依闌乾等。
詩詞君:這是極為精彩的一首疊字詞。詞的主題是思婦的秋怨,上片的時間是黃昏,下片的時間是夜晚。上片只寫黃昏的景色,抒情主人公並沒有出場,但她的孤單、寂寞、哀愁,盡在蕭索的景色中。下片寫思婦在夢中與丈夫團聚,好夢的來臨沒有先兆,好夢消散也無緣無故,她只能如往日一樣,愁依闌幹,苦苦等候。
回復"早安"每天早晨送你一份優雅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