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主治骨結核的外敷中藥膏藥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01:56:46 2
專利名稱:一種主治骨結核的外敷中藥膏藥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領域中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具體說是一種治療骨結核外敷中藥膏藥及其製備工藝。
骨及關節結核病稱「骨癆」、「流痰」。骨髓炎屬於「附骨疽」、「附骨流毒」範圍。淋巴結核屬於「瘰癘」範圍。關節炎則屬於中醫「痺症」等範圍。因其病機複雜,反覆發作,遷延不愈且無特效治療方法,後遺症、併發症多等特點,一直為醫學界攻關難題。對骨結核而言,在臨床上主要有西醫和中醫兩種治療方法。西醫一般採取三大方針一是支持療法,補給營養,加強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二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異煙肼、乙胺丁醇、對胺水揚酸、鏈黴素、利神福平等;三是對保守治療失敗者進行手術治療,如穿刺、刮骨、植骨、截肢等。由於治療時限過長,病人多難以堅持;治療花費大,病人多不堪負重;治療痛苦大,病人多不願接受,且一步不慎導致復發,復治病例治療更難。臨床證明,因受耐藥結核菌感染而發病的患者,化學藥物往往難以發揮作用。中醫治療方法有內服散劑,雖然在臨床上有一定的療效,但絕大多數人懼怕長期服藥,兒童服藥更是困難,故給治療帶來許多不便。
中國專利CN1141793A公開了一種骨結核膏藥,但使用效果,膏藥的具體製作工藝均未公開,使人從中不得其解。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以上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骨結核外敷中藥膏藥及其製備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骨結核外敷膏藥的配方如下(按重量克計量)當歸赤芍桃仁紅花麻黃杏仁羌活獨活白芷藁本白蘞川芎續斷絳香蘇木秦艽生地鱉甲白芨二花黃連丁香艾葉良姜茅香烏藥枳殼蒼朮防風細辛全蟲蜈蚣僵蠶半夏桑枝桃枝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川牛膝 五加皮 白癬皮 骨碎補 浙貝母 五倍子 大楓子蓖麻子 兩頭尖 青風藤 廣木香 穿山甲 白花蛇 膽南星以上各味藥均為10-30克。
麝香珍珠上述兩味為3-30克。
骨結核外敷中藥膏藥的製備工藝是這樣的a.除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6味藥外,將其它的48味切片,然後放入純麻油1000克-5000克,浸泡數日;b.將上述浸泡液加火炸之,至其中的中草藥炸枯後過濾去渣;c.按每500克加入黃丹250克,攪拌均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手為宜,浸入水中;d.將上述藥膏再置於容器內溶解,放入已研成細粉的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後,攪勻,冷卻,分攤在布上即製成膏藥。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1.療效迅速,收效迅速,貼上當天即可見效。
2.易學易用,容易掌握,無專業知識的病人在醫生的指導及示範下即可自行操作。
3.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4.經濟簡便,無創無痛。
5.在1990年10月-2000年10月的十年當中1015例的骨結核、骨髓炎、骨關節炎、淋巴結核病例中,臨床痊癒737例,佔72.6%,好轉227例,佔22.3%,無效51人,佔5.1%,總有效率95%。
6.本外敷膏藥經臨床使用無任何毒副作用,對皮膚無刺激和過敏現象。
7.臨床發現本膏藥對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和乳腺瘤及淋巴結瘤等也有比較好的療效。
本發明的功能是祛風散寒,化痰除溼,活血化瘀,搜骨透絡,清熱解毒,去腐生肌,行氣止痛,軟堅散結。主治骨及關節結核、骨髓炎、風溼、類風溼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慢性結腸炎及腫瘤、痞塊等。
本發明的配方藥理依據為細辛、丁香、良姜、茅香溫經散寒;川芎、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散結止痛;桃仁、紅花破血散瘀;牛膝強身祛瘀、下血;穿山甲善走竄,性專主散、通經絡而散瘀結;當歸養血,生地涼血,赤芍化瘀,鱉甲鹹寒直達陰分,四味合力,共奏養陰、清熱、散瘀之功;絳香、蘇木行氣逐瘀、益經絡;羌活除上部之風溼,獨活除下部之風溼,二藥合桑枝、桃枝、青風藤,可散周身之風溼諸疼,舒利百節、宣痺止痛,加之續斷、骨碎補強筋脈、益肝腎;秦艽、五加皮、防風、蒼朮、兩頭尖祛風勝溼、消腫止痛乃天之合作;半夏、膽南星、浙貝化痰、燥溼、消腫、兼使枳殼、木香理氣止痛、疏導氣血,加上麻黃、杏仁、羌活、白芷、藁木開腠理、宣肺氣,振動一身之陽氣,陽復則陰炎得以制;又以全蟲、僵蠶、蜈蚣、白花蛇四味生靈之軀搜骨透風,麝香辛香,遍走四肢百骸之絡道,以振君威;黃連、二花清熱消炎,除病根源;白蘞、白癬皮清熱燥溼;珍珠解毒斂瘡生肌,兒茶收澀溼瘡,五倍子澀陰、殺蟲以呼應;艾葉溫通經脈,兼以去寒溼;血竭、白芨止血、去腐生新,治一切惡瘡久不收;大楓子、蓖麻子專消腫毒、利溼、散結、止痛。
下面用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徵。
實施例1當歸赤芍桃仁紅花麻黃杏仁羌活獨活白芷藁本白蘞川芎續斷絳香蘇木秦艽生地鱉甲白芨二花黃連丁香艾葉良姜茅香烏藥枳殼蒼朮防風細辛全蟲蜈蚣僵蠶半夏桑枝桃枝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川牛膝 五加皮 白癬皮 骨碎補 浙貝母 五倍子 大楓子蓖麻子 兩頭尖 青風藤 廣木香 穿山甲 白花蛇 膽南星以上各味藥均為10克。
麝香、珍珠上述兩味藥為5克。
該膏藥的製備過程是a.除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6味藥外,將其它的48味切片,然後放入純麻油1000克,浸泡數日;b.將上述浸泡液加火炸之,至其中的中草藥炸枯後過濾去渣;c.按每500克加入黃丹250克,攪拌均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手為宜,浸入水中;d.將上述藥膏再置於容器內溶解,放入已研成細粉的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後,攪勻,冷卻,分攤在布上即製成膏藥。
實施例2當歸赤芍桃仁紅花麻黃杏仁羌活獨活白芷藁本白蘞川芎續斷絳香蘇木秦艽生地鱉甲白芨二花黃連丁香艾葉良姜茅香烏藥枳殼蒼朮防風細辛全蟲蜈蚣僵蠶半夏桑枝桃枝乳香沒藥兒茶血竭川牛膝 五加皮 白癬皮 骨碎補 浙貝母 五倍子 大楓子蓖麻子 兩頭尖 青風藤 廣木香 穿山甲 白花蛇 膽南星以上各味藥均為25克。
麝香、珍珠上述兩味藥為5克。
該膏藥的製備過程按上述製備工藝加工,即可製得骨結核外敷膏藥。
下面例舉幾個典型病例1.米舉人,男,現年51歲,10歲發病,1959年確認為髖骨骨結核,後經手術治療,術後創口膿水不斷達17年。改用本膏藥貼患處,10天換藥一次,3貼後,死骨拔出,創口可見灰黑色骨樣組織,清創後,繼續貼沒,一年痊癒。今已有二十餘載,日常勞作如常人。
2.齊太春,男,現年60歲。1965年在醫院經X-ray確診為骨結核。先後轉經多家醫院醫治,歷時12年未果,1975年改用本膏藥治療,一貼痛止,三貼腫卻,一年未到,結散痛消,隨訪25年無復發。
3.王衝偉,男,某市檢察院王滿池長子。1978年6月確認,患骨結核病8年,曾在西安陸軍醫院做過兩次手術,治療好轉,半年後再次惡化,後臥床不起,全身共計有九個瘡口,惡臭異常,膿水不止,皮膚壞死,雖經多方醫治,療效欠佳。後試用本貼第四天,膿水已明顯減少,換藥時,瘡口紅潤光澤,病人痛疼大減。不更方續用14個月,瘡口癒合。隨至今無復發。
4.張長興之女。1992年就診時,已患小腿脛骨化膿骨髓炎,死骨可視。外露10公分,經河南醫大附屬醫院診斷擬行截肢,因經濟問題中斷治療。後用本膏藥貼治,10日一貼,僅3個月,死骨已脫出,瘡口迅速癒合,無功能障礙,至今無復發。
5.陳全有之妻,河南省襄城縣範湖鄉岔河閆村人。患左側乳痛,或觸及包塊多年,並於1975年十月惡化,經縣醫院治療無效,化膿潰破,瘡口不收,查乳房紅腫明亮,瘡口滑白,色暗,膿水時黃時清、時稠時稀,淋漓不斷,腋下淋巴腫大。清創後用本膏藥貼敷,二日膿盡,七日消腫,3貼而病除,後生育一子,隨訪至今無復發。
6.米廣順,男,河南省襄城縣範湖鄉岔河閆村人。患者患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20餘年,時好時壞,經常腹疼,腸嗚如鼓,每天大便30-10次不等,身體虧虛、衰退,不能幹活。1950年求助本膏藥,一貼之後,腹痛減輕,大便次數減少,可以直腰快走,三貼之後,腹痛消失,食慾增加,偶爾便稀,三個月後,身體康復。48年內無有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主治療骨結核的外敷中藥膏藥,其特徵在於骨結核外敷膏藥的配方如下(按重量克計量)當歸 赤芍 桃仁 紅花 麻黃 杏仁羌活 獨活 白芷 藁本 白蘞 川芎續斷 絳香 蘇木 秦艽 生地 鱉甲白芨 二花 黃連 丁香 艾葉 良姜茅香 烏藥 枳殼 蒼朮 防風 細辛全蟲 蜈蚣 僵蠶 半夏 桑枝 桃枝乳香 沒藥 兒茶 血竭川牛膝五加皮白癬皮 骨碎補浙貝母 五倍子 大楓子蓖麻子兩頭尖青風藤 廣木香穿山甲 白花蛇膽南星以上各味藥均為10-30克。麝香珍珠上述兩味為3-30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主治療骨結核的外敷中藥膏藥,其特徵在於骨結核外敷膏藥優選下述配方前54味藥重量為25克,後兩味藥的重量為3克。
3.一種主治療骨結核外敷中藥膏藥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a.除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6味藥外,將其它的48味切片,然後放入純麻油1000克-5000克,浸泡數日;b.將上述浸泡液加火炸之,至其中的中草藥炸枯後過濾去渣;c.按每500克加入黃丹250克,攪拌均勻,加熱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手為宜,浸入水中;d.將上述藥膏再置於容器內溶解,放入已研成細粉的乳香、沒藥、兒茶、血竭、珍珠、麝香、膽南星後,攪勻,冷卻,分攤在布上即製成膏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主治骨結核的外敷中藥膏藥及其製備工藝,它是先將48味中藥經過麻油浸泡、油炸、濾渣後,再加入黃丹熬至而成,再加入另外已研製好的8味中藥即製成本膏藥。它採用創面清除、引流穿刺減壓後,再貼本膏藥,內病外治,清熱解毒,去腐生肌,行氣止痛,軟堅散結。特別適用於治療骨結核,另外對非特異性結腸炎和乳腺瘤等也具有比較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9/06GK1305843SQ0110642
公開日2001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2日
發明者米紹武, 揚建宇, 陳佔峰 申請人:米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