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及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06-03 07:32:12 3

本發明涉及釹鐵硼條狀產品製造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結構簡單、工序簡單、生產效率高的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釹鐵硼簡單來講是一種磁鐵,和我們平時見到的磁鐵所不同的是,其優異的磁性能而被稱為"磁王",釹鐵硼中含有大量的稀土元素釹、鐵及硼,其特性硬而脆,由於表面極易被氧化腐蝕,釹鐵硼必須進行表面塗層處理,表面化學鈍化是很好的解決方法之一,釹鐵硼作為稀土永磁材料的一種具有極高的磁能積和矯頑力,同時高能量密度的優點使釹鐵硼永磁材料在現代工業和電子技術中獲得了廣泛應用,從而使儀器儀表、電聲電機、磁選磁化等設備的小型化、輕量化、薄型化成為可能。釹鐵硼的優點是性價比高,具良好的機械特性。
目前,在釹鐵硼小片產品成型的過程中,由於小片狀產品的特殊要求,一般都是先壓製成型的大塊釹鐵硼產品,然後切成大片再切成條形,最後再切成小片,一般其工序為:首先將壓製成型的大塊狀產品放入爐內進行燒結,然後將燒結完成的大塊產品進行粗磨取向尺寸,然後粘棒進行切大片,然後對大片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產品再進行磨大片,磨大片後再次進行檢驗,合格的產品進行煮料,然後粘棒再進行切條處理,對條狀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再進行精磨尺寸,精磨完成後進行磨弧,磨弧完成後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產品再次用粘棒進行切小片處理,對切好的小片再進行磨片,磨片後再進行煮料,注料完成後進行檢驗,檢驗合格的產品再進行倒角、電鍍的工序,電鍍工序完成後實現終檢,終檢完成後再進行包裝和發貨處理,進而完成了整個的小片狀產品的加工工序,在該工序中,由於由大塊的釹鐵硼產品經過切割變成小片產品,終檢的過程經過了切大片和切條工序,每經過一個切割工序都要檢驗產品,這樣就造成了不合格產品的淘汰,也導致了物料的浪費,同時,由於切割的工序的增加,導致整塊產品的切割精度提高,一旦一個大片或者條形產品的切割發生偏移,就會導致後續的切割都會產生誤差,因此,切割的失誤會導致更大的浪費,因此,工序的增大會導致不合格產品量的增大,現在,有的企業為了降低產品的浪費率,實用的模具設計為截面呈六邊形的稜柱狀的模腔,這樣生產出產品後切去兩邊的三角形即可形成條形產品,該過程減少了切大片的工序,但是由於兩邊的三稜柱的切割也導致了浪費,因此,無法實現工序的簡單和浪費率的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序簡單、生產效率高的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及使用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該模具由導磁前側板、導磁後側板、不導磁左側板、不導磁右側板、上模板和下模板組成,所述的前側板和後側板的內側板面的兩端分別對應設有左側板和右側板定位槽,所述的不導磁左側板和不導磁右側板經定位槽與導磁前側板、導磁後側板相互連接圍成矩形槽腔,所述的矩形槽腔的底部設有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設有上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模板上板面上並排的設有截面呈直角的下凹槽,所述的上模板的下板面上設有與下凹槽對應的的呈中心對稱的上凹槽,上模板的下凹槽與下模板的上凹槽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並排的條形模腔。
本發明所述的不導磁左側板和不導磁右側板上的內側分別設對稱的燕尾型凸臺,所述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燕尾型凸臺相配合的燕尾型滑道,保證在拆模的過程中防止上模板和下模板移動導致壓製成型的產品鬆散破壞。
本發明所述的上模板的上方設有上提把手,上提把手上端設為方便壓機壓制的平面,上提把手左右兩側的上模板上分別設有連接板,連接板的一端與上模板相連接,另一端伸出並與左側板或右側板的上板面平齊,伸出部分的連接板上設有連接孔,與連接孔對應的左側板或右側板的上表面設有連接柱,連接柱的柱體上設有彈性連接圈,彈性連接圈將連接板與連接柱緊密連接,方便上提把手在上提的過程中帶著左側板和右側板一起上提,防止上提過程中左側板和右側板脫落,造成損失,同時連接板保證了壓機在下壓的過程中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的鋸齒尖端接觸而不擠壓,保證了壓制效果的同時也不會對模具產生損壞。
本發明所述的彈性連接圈為帶有過渡弧度的截面呈山丘弧形與連接柱相連接,防止連接板的下壓對彈性連接圈造成破壞,進而保護上模板。
一種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方法為:
(1)、首先將左側板和右側板沿著下模板上的燕尾型凸臺安裝在下模板的兩側;
(2)、再將前側板和後側板通過定位槽定位組裝;
(3)、將稱量好的釹鐵硼粉末放入組裝好的模具內,震動布粉,刮平;
(4)、將上模板左右兩側的凸臺沿著左側板和右側板的燕尾型滑道滑進槽腔內,然後放在壓機下方進行壓制,上模板上的連接板與左側板、右側板上的連接柱分別連接,將連接板卡在連接柱上;
(5)、壓制完成後進行脫模,脫模首先將前側板和後側板移下,然後左側板、右側板和上模板在上提把手的作用下沿著燕尾型滑道向上移出,再將只存在下模板上壓製成型的產品取下即可。
由於壓製成型後的脫模過程中不是按照前側板、後側板、左側板、右側板的順序進行脫模,而是先將前側板和後側板移出,然後上模板和左側板、右側板在上提把手的作用下一起移出,左側板、右側板的下方沿著下模板兩側的燕尾形凸臺向上移出,可以防止上模板的左右移動和晃動對壓製成型的產品產生損傷,可以順利將壓製成型的產品進行脫模。
本發明由於所述的下模板上板面上並排的設有截面呈直角的下凹槽,所述的上模板的下板面上設有與下凹槽對應的的呈中心對稱的上凹槽,上模板的下凹槽與下模板的上凹槽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並排的條形模腔,條形槽腔壓製出的條形產品可以直接進行切小片處理,節約了大量的操作工序,具有結構簡單、工序簡單、生產效率高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上模板和下模板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左側板或右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釹鐵硼條狀產品模具,該模具由導磁前側板1、導磁後側板2、不導磁左側板3、不導磁右側板4、上模板5和下模板6組成,所述的前側板1和後側板2的內側板面的兩端分別對應設有左側板和右側板定位槽,所述的不導磁左側板3和不導磁右側板4經定位槽與導磁前側板1、導磁後側板2相互連接圍成矩形槽腔,所述的矩形槽腔的底部設有下模板6,下模板6的上方設有上模板5,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模板6上板面上並排的設有截面呈直角的下凹槽,所述的上模板5的下板面上設有與下凹槽對應的的呈中心對稱的上凹槽,上模板5的下凹槽與下模板6的上凹槽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並排的條形模腔7,所述的不導磁左側板3和不導磁右側板4上的內側分別設對稱的燕尾型凸臺8,所述的上模板5和下模板6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燕尾型凸臺8相配合的燕尾型滑道9,保證在拆模的過程中防止上模板5和下模板6移動導致壓製成型的產品鬆散破壞,所述的上模板5的上方設有上提把手10,上提把手10上端設為方便壓機壓制的平面,上提把手10左右兩側的上模板5上分別設有連接板11,連接板11的一端與上模板5相連接,另一端伸出並與左側板3或右側板4的上板面平齊,伸出部分的連接板11上設有連接孔12,與連接孔12對應的左側板3或右側板4的上表面設有連接柱13,連接柱13的柱體上設有彈性連接圈14,彈性連接圈14將連接板11與連接柱13緊密連接,方便上提把手10在上提的過程中帶著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一起上提,防止上提過程中左側板3和右側板4脫落,造成損失,同時連接板11保證了壓機在下壓的過程中上模板5和下模板6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的鋸齒尖端接觸而不擠壓,保證了壓制效果的同時也不會對模具產生損壞,所述的彈性連接圈14為帶有過渡弧度的截面呈山丘弧形與連接柱13相連接,防止連接板11的下壓對彈性連接圈14造成破壞,進而保護上模板5,其使用方法為:首先將左側板3和右側板4沿著下模板6上的燕尾型凸臺8安裝在下模板6的兩側;再將前側板1和後側板2通過定位槽定位組裝;將稱量好的釹鐵硼粉末放入組裝好的模具內,震動布粉,刮平;將上模板5左右兩側的凸臺沿著左側板和右側板的燕尾型滑道9滑進槽腔內,然後放在壓機下方進行壓制,上模板5上的連接板11與左側板3、右側板4上的連接柱13分別連接,將連接板11卡在連接柱13上;壓制完成後進行脫模,脫模首先將前側板1和後側板2移下,然後左側板3、右側板4和上模板5在上提把手的作用下沿著燕尾型滑道9向上移出,再將只存在下模板6上壓製成型的產品取下即可。
本發明所述的下模板6上板面上並排的設有截面呈直角的下凹槽,所述的上模板5的下板面上設有與下凹槽對應的的呈中心對稱的上凹槽,上模板5的下凹槽與下模板6的上凹槽之間相互配合形成並排的條形模腔7,條形槽腔7壓製出的條形產品可以直接進行切小片處理,節約了大量的操作工序,其中使用方塊毛坯生產產品的流程明細和使用條形毛坯生產產品的流程明細、加工720片產品的加工時間對比如表一所示:
從表中明顯看出,方塊毛坯生產產品與條形毛坯生產產品之間的流程工序對比,條形毛坯生產產品節約了十步工序流程,節省了三次檢驗的工序,這樣就不存在不合格產品的淘汰,進而增大了合格率,減少了浪費,同時從表中可以看出,加工同樣數量的產品方塊的加工時間要明顯高於條形產品的加工時間,節約了幾乎一半的時間,因此生產出該條形產品的模具具有明顯的作用,
而且,本發明由於壓製成型後的脫模過程中不是按照前側板1、後側板2、左側板3、右側板4的順序進行脫模,而是先將前側板1和後側板2移出,然後上模板5和左側板3、右側板4在上提把手10的作用下一起移出,左側板3、右側板4的下方沿著下模板6兩側的燕尾形凸臺8向上移出,可以防止上模板5的左右移動和晃動對壓製成型的產品產生損傷,可以順利將壓製成型的產品進行脫模,所述的不導磁左側板3和不導磁右側板4上的內側分別設對稱的燕尾型凸臺8,所述的上模板5和下模板6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燕尾型凸臺8相配合的燕尾型滑道9,保證在拆模的過程中防止上模板5和下模板6移動導致壓製成型的產品鬆散破壞,所述的上模板5的上方設有上提把手10,上提把手10上端設為方便壓機壓制的平面,上提把手10左右兩側的上模板5上分別設有連接板11,連接板11的一端與上模板5相連接,另一端伸出並與左側板3或右側板4的上板面平齊,伸出部分的連接板11上設有連接孔12,與連接孔12對應的左側板3或右側板4的上表面設有連接柱13,連接柱13的柱體上設有彈性連接圈14,彈性連接圈14將連接板11與連接柱13緊密連接,方便上提把手10在上提的過程中帶著左側板3和右側板4一起上提,防止上提過程中左側板3和右側板4脫落,造成損失,同時連接板保證了壓機在下壓的過程中上模板5和下模板6的下凹槽和上凹槽的鋸齒尖端接觸而不擠壓,保證了壓制效果的同時也不會對模具產生損壞,所述的彈性連接圈14為帶有過渡弧度的截面呈山丘弧形與連接柱相連接,防止連接板11的下壓對彈性連接圈14造成破壞,進而保護上模板5,具有結構簡單、工序簡單、生產效率高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