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哪個城市(跟著名著遊長三角②紅樓夢裡出現最多的三座城市)
2023-06-16 11:50:29 2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在中國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無疑是和長三角地區關係最為密切的一部。生於南京的曹雪芹將自己家族的興衰榮辱和個人的悲歡沉浮幻化入書中,虛實相生,真假莫辨,留下了太多的謎題,留待紅學家們去一一破解。
儘管如此,《紅樓夢》中還是隱藏著大量現實中能夠一一尋覓到的江南地名、勝跡、風物、飲食甚至語言,從這個角度看,這部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的不朽名著也是一幅鮮活生動、趣味盎然的江南生活風情圖。
書中的「南省」:金陵、姑蘇、維揚
「在我看來,《紅樓夢》和南京、蘇州、揚州這三座江南城市最有淵源。」著名紅學家、南京曹雪芹紀念館名譽館長嚴中在書中找出近百個地名,「大部分地名為虛構的,但也有相當部分是現實存在的城市、街巷、勝跡,提得最多的城市就是金陵、姑蘇、維揚,也就是南京、蘇州、揚州。」
「金陵」是《紅樓夢》中出現最多的地名,書中最具代表性的12位女性也被冠以「金陵十二釵」的美稱。嚴中說,毫無疑問,「金陵」就是南京,這裡是曹雪芹的出生地,也承載著江寧織造曹家繁盛輝煌的家族記憶。應天府、江寧府、江寧縣、石頭城這些南京曾經的名稱在書中都能找到。比如「去歲我(指賈雨村)到金陵地界,因欲遊覽六朝遺蹟,那日進了石頭城」(第二回)「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第四回)「江南江寧府江寧縣監生賈蓉」(第十三回)等。作為城市之名,「南京」一名正式誕生於明代前期,曹雪芹雖是清朝人,但在《紅樓夢》中,他多次寫到「南京」,如第七十五回:「聽見外頭有兩個南京新來的」。此外,桃葉渡、鳳凰臺、三山、杏花村……這些南京勝跡,曹雪芹也是信手拈來,一一寫入書中。
蘇州也是曹雪芹鍾愛的城市,書中第一個登場的城市就是被稱為「姑蘇」的蘇州,第一回:「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裡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狹窄,人皆呼作『葫蘆廟』。」閶門自古就是繁華的水陸碼頭,舟車輻輳,萬商雲集。唐伯虎在《閶門即事》中如此形容閶門的繁華熱鬧:「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十裡街可能是閶門外著名的「七裡山塘」。首尾呼應的是,《紅樓夢》最後一回也發生在江南城市,身著一件大紅猩猩氈鬥篷的寶玉,在常州「毗陵驛」拜別父親賈政,從此杳無蹤跡。
《紅樓夢》第二回寫道:「那日,(賈雨村)偶又遊至維揚地面,因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維揚」是揚州的別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揚州出任過兩淮巡鹽監察御史,曹雪芹對揚州自然不會陌生。《紅樓夢》回目名稱中就兩次出現「揚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林如海捐館揚州城」,禪智寺、瓜洲古渡、瓜洲大觀樓……跟著曹雪芹的筆觸,「紅迷」們一一「遊覽」揚州美景。
「江南」在《紅樓夢》亮相的頻率也高,甚至還有「別名」。第三回中,賈母笑說鳳姐是「南省」人常說的「辣子」。嚴中介紹,這裡的「南省」就是指江南地區。康熙帝南巡時作有《巡幸江寧》詩:「南省封疆惟此區,江流環繞壯規模」,此後,官方文件常將江南地區寫為「南省」,比如內務府給蘇州織造和江寧織造中的公文中就經常使用「南省」一詞。
金陵十二釵,一群來自江蘇的女子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薛寶琴寫了十首懷古詩,其中的《鐘山懷古》《淮陰懷古》《廣陵懷古》《桃葉渡懷古》感懷的正是長三角地區發生過的滄桑歷史,涉及周顒、韓信、王獻之、隋煬帝等歷史人物。「細細尋找,你還會發現《紅樓夢》中更多江南名人的身影。」嚴中說。
第二回中,「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提及的「逸士高人」中,如顧愷之、秦少遊、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等都來自文脈深厚的江南。曹雪芹似乎對蘇州畫家唐伯虎更為推崇。第二十六回,薛蟠過生日請賈寶玉等嘗鮮時,將「唐寅」寫成「庚黃」,鬧出笑話;第四十回,薛寶釵酒令中的「處處風波處處愁」是唐伯虎《題畫廿四首》中的詩句;第五回寫到,秦可卿臥室內懸掛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圖》,另外還掛了一副北宋著名詩人、高郵人秦觀寫的對聯:「嫩寒鎖夢因春冷,芳氣襲人是酒香」。第五十回還提及,賈母房中珍藏著一幅明代畫家「仇十洲的《豔雪圖》」。
仇十洲(仇英)和唐伯虎同為「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不過在現存仇英作品中,已無法找到這幅《豔雪圖》。嚴中推測,其原型很可能是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修竹仕女圖》。再來看看「紅樓人物」的籍貫,黛玉、寶釵、鳳姐、元春、探春……大觀園中,這十二名性格各異的女子組成了「金陵十二釵」。顧名思義,「金陵十二釵」就是金陵(南京)的十二個女子。但奇怪的是,《紅樓夢》中說,黛玉「本貫姑蘇人氏」,妙玉「本是蘇州人士」,這豈非前後矛盾?
前輩紅學大家也有此疑惑,顧頡剛先生就曾說:「黛玉、妙玉與南京一點沒有關係,何以也入『金陵十二釵』之內?」俞平伯先生則認為,「金陵十二釵」乃概括言之,不必太拘泥。儘管紅學家們對這一問題存有爭議,但可以確認的是,書中的「金陵十二釵」都是江南女子,說她們老家都在江南,都在「長三角地區」是沒有問題的。
南京話蘇州話揚州話,熔於一爐
江南自古繁榮富庶,物阜民豐,百工精巧,《紅樓夢》中許多令人眼花繚亂、回味無窮的物產、美食、工藝品、民俗風情都源於長三角地區。
蘇州的名勝,《紅樓夢》提及的有虎丘、玄墓、百花洲等處。虎丘素來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不過曹雪芹並沒有描摹虎丘美景,寫的反而是出自虎丘的精巧工藝品。第六十七回寫到,薛蟠從蘇州帶回來一堆精緻巧妙的「玩意兒」:「有虎丘帶來的自行人,酒令兒,水銀灌的打筋鬥小小子,沙子燈,一出一出的泥人兒的戲,用青紗罩的匣子裝著。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與薛蟠毫無相差。」「自行人」是山塘街工匠製作的可以自己行走的小人偶;酒令兒是行酒令用的牙籌;打筋鬥小小子是可以自己翻跟頭的玩具;泥人兒是虎丘匠人用手捏塑的泥像……林林總總,生動反映了清代蘇州民間手工藝者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
第十七回中,賈政與眾人遊覽大觀園,見到一株「西府海棠」,稱之為「女兒棠」。嚴中介紹,在真實的歷史中,「西府海棠」是明代南京的名花木,顧起元《客座贅語》說,鄭和下西洋從海外攜帶回西府海棠,種植在南京靜海寺內;第四十一回,妙玉請黛玉寶釵吃用雪水煎的茶,「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在現實中,蘇州玄墓山是賞梅的勝地。明清時期,每年早春二月,文人前往賞梅,收集梅花雪水煎茶,是一件極其風雅的事情;至於美食,「舌尖上的紅樓夢」中的佳餚美饌數不勝數。「『舌尖上的紅樓夢』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江南,與袁枚的《隨園食單》相對照,很多菜餚是相同的。也有很多紅樓名菜能在揚州、蘇州的傳統菜譜中覓得身影。」嚴中說。
最近,南京作家樊斌推出了一本《中的南京方言》,細數書中的南京方言,「拿大」「生分」「頂缸」……樊斌說,曹雪芹生於南京並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離鄉不離腔」,《紅樓夢》中出現大量南京方言並不奇怪。戲曲史專家、紅學專家戴不凡先生則提出,《紅樓夢》中除了南京話,還有蘇州話和揚州話,比如「憊懶」「狼猶」「物事」「事體」就是軟糯的蘇州話,「這會子」「才剛」「挺屍」就是融合南北的揚州話。 交匯點記者 於鋒 實習生 付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