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之真假之妻
2024-08-08 14:17:11 1
秋天的時候,到有佛寺的山上去觀賞菊花,也是濟南八景之中的其中之一。
菊花開的時候,就是路旁邊的那些石縫中,也露出一團團的菊花,隨風搖曳,繁花似錦。
每逢重陽節的時候,不管是城裡的,還是城外的,婦女們成群結隊,登山拜佛,並採摘菊花,表示已是晚秋時節了。那些風流人士,也是三五成群,上山賞菊遊覽,遇到美麗的女子,就假裝和他們是同一路的,大膽地和她們說笑。
有個叫於自怡的讀書人,風姿優美,喜歡安靜,也不喜歡和人開玩笑,被諸位朋友堅持邀請,才跟著朋友們去。
到了城南門口,他的朋友陳生道:「真是遊女如雲啊!」
於自怡道:「雖然如雲,卻沒有一個是我看得上的。」
陳生道:「只怕你沒看到美的,見到了,不讓你看不上。我家對門的館舍,現在是張縣令租來居住,他家有個女兒,叫阿,真如紅芍碧桃一般的美,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你要是見到了,必定會神志飛揚,也不能自主了。」
於自怡還是不以為然。
忽然,見到路邊有一架油壁車,車夫和陳生相識,便和他打招呼,說正準備趕去火神廟和天齊廟。
陳生問他今天拉的是誰,問答了幾句就過去了。
陳生對於自怡道:「今天,他拉的就是阿,你可以見到從沒見過的美人了。」
沒多一會兒,見到一個老媼扶著一個女子從山上下來。
陳生道:「很快就能見到了。」便站在路邊等著。
於自怡微微看過去,果然長得猶如美玉,嫵媚多姿,實在像是天上的仙女。
女子本來就走得慢,可於自怡還認為太快了,不能多看幾眼,看著女子上車而去,心裡悒悒不快,像是丟失什麼似的。
他心裡想,阿先到火神廟去,後再到天齊廟,這其中需要一些時間,我何不先到天齊廟去等著她呢,便找了個藉口,說先回去了。於是,急忙趕往天齊廟去等著阿。
於自怡人才出眾,和一般人站在一起,很能引起別人的注意,當他在山腳下的時候,阿已看見他了,心裡也很在意。
等阿到了天齊廟,看見於自怡已先在那裡了,阿便故意說著柔和的話,擺動著細柳般的腰,顯得楚楚動人,在迴廊等遊觀,又故意慢慢地走,兩人你看我,我看你,四目傳情,各自的心裡都明白對方的情意。
老媼微微地察覺到其中的微妙,急忙催促阿快走,阿含笑回頭深情地看了於自怡一眼,就走了。
於自怡回去之後,苦苦思念著阿,過了幾天,思念更加濃,實在忍受不住了,心想阿在陳生的對門,於自怡到了那裡,去得真是時候,阿剛好出門,準備上轎,看到了於自怡,便故意把自己手裡的手巾交給老媼,叫她回屋去換一張。
阿趁老媼進去了,便站在那裡看著於自怡,這時候,雖然各自站在一邊,沒有靠近,然而,兩人的傾慕之意,已達到了彼此交融的地步。
老媼換得手巾回來,阿才坐上轎子,走了。
於自怡心花怒放,無比歡喜,進到陳生家裡,醉翁之意不在酒,和陳生寒暄幾句,就回去了。
後來,於自怡去了陳生家很多次,然而,一次都沒有遇上阿,心裡覺得很奇怪,便假裝毫不關心地問陳生:「你家對門的美人兒,也出門嗎?」
陳生道:「常出門去探親。現今得了疳疾,請醫吃藥都沒有效。」
於自怡大吃一驚,道:「得多久了?」
陳生道:「已經有兩個多月了。」
於自怡道:「我有一個好朋友,得到了一個仙方,專門醫治這種病。現今他在南路廳做幕僚,我試著前去請求他。」
陳生道:「那去和張公說說,讓他先給你一點路費。」
於自怡道:「不用。我和張公素不相識。要是這樣做,就顯得我想藉此撈取錢財了。」
於是,辭別陳生回去,第二天就上路了。
過了半個月,便趕了回來。
於自怡把藥方交給陳生,讓他轉交給張縣令。
陳生把於自怡的藥方轉交給張縣令,並告訴張縣令那藥方是於自怡去要來的,張縣令心裡對於自怡十分感激。
阿按照藥方抓藥服用,吃過五、六劑之後,病便好了一些了。一個月之後,就完全康復了。
張縣令準備了厚禮,去感謝於自怡,於自怡堅決不接受。阿聽了,十分感動,她知道於自怡是為了她,才不辭勞苦去找藥方。
於自怡煩請陳生說媒,想和張縣令結為姻親。
張縣令叫女兒阿去商量,看她的意思如何,阿的心裡早已看上了於自怡,便道:「我沒有於自怡,這時早投胎轉世去了。」
張縣令道:「可惜他家貧寒了一點。」
阿道:「貧富不是一個人命中注定的。況且先貧後富的人,古今都有不少。」
張縣令聽了阿的話,知道她願意了,便回復陳生道:「婚姻是件大事,我也不敢自專,我修書一封,稟告一下家父,要是家父任由我安排,我就答應這門婚事。」
然而,張縣令的書信還沒有送出去,家裡卻寄來家書,說已把阿許配給了同縣的林某做繼室,林某以主薄的官銜,被分配到山東做官,過了年,就來山東完婚等。張縣令把自己父親寄來的家書拿給陳生看,陳生回去又轉達給於自怡。於自怡也無可奈何,不知道該怎麼辦,只有灰心喪氣,鬱鬱不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