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突破億像素 尼康D750實戰矩陣接片
2024-09-07 18:58:11 1
泡泡網數位相機頻道1月19日 大家拍片無外乎就是那幾大題材,拍姑娘、拍人文、拍花草、拍景物,我比較喜歡拍風光。為此我在選相機時首當其衝考慮的就是結實可靠的單反,因為單反電池續航能力普遍比微單強,在戶外拍片天冷天熱不容易罷工。由於風光片對畫質要求很高,所以全幅單反肯定是最合適的。要問拍風光照片哪家強?不用我說大家肯定會想到尼康。
在尼康幾款全幅單反中D750比較符合我的需求。首先說為什麼不選3600萬像素最高的D810。因為我後面有個更好的方法可輕易拍出像素過億的照片,3600萬像素又奈我何,D750的2400萬像素妥妥的。其次為什麼不選D610?你們懂得!當然我需要的是D750翻折屏了。記得D750首次在單反上使用翻折屏時大家驚呼,單反怎麼能有這玩意,太不專業了!可在實際使用中,D750這塊3.2英寸123萬像素翻折屏卻是如此的好用。色彩顯示準確這是必須的,在高低角度拍攝中才是這塊上下翻折屏的用武之地。此外,D750無線WiFi遙控功能也更方便我後面的拍攝需要。
什麼是矩陣接片?
我之前所說能輕易拍出像素過億的照片,其方法就是接片。其實接片沒什麼新鮮的,過去的高端數碼卡片機和如今的果粉手機裡都有這個功能,只不過叫「全景掃描模式」或「全景拍攝」,效果是一張超長條照片,像皮帶一樣。而我玩的這個接片專業名稱叫矩陣接片,效果和咱們平時拍的照片幾乎類似,可以是3:2畫幅也可以是類似617那樣的16:10寬幅,具體大家看下圖。
矩陣接片簡單說有點類似於往Excel表格裡填照片,最後由多行多列的單一照片組合成了一張照片。如果用尼康D750拍一張照片是2400萬像素,上圖這個矩陣裡有44張,合完的照片會有多少像素大家自己算算吧。
接片要用什麼工具?
既然是實戰,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下我拍攝接片時所使用的工具。首先,全幅單反尼康D750必不可少,沒有它一切都是紙上談兵。鏡頭是一支不起眼的廉價副廠70-200 f2.8,因為我在拍攝中只使用f8-f11這樣的小光圈,所以狗頭和牛頭在這檔光圈下成像並沒有區別。拍攝中常會用到200mm端,至於為什麼?我後面會說。
帶有橫軸、縱軸的專用接片雲臺>>
接片效率的高低和一個順手好用的接片雲臺有著必然關係,正所謂選對工具才能事倍功半。像皮帶一樣的長條全景接片只需要水平轉動雲臺從左到右,而矩陣接片是多張多條照片組合而成,因此需要橫軸(仰俯上下轉動)和縱軸(水平左右轉動)這樣的兩軸接片雲臺。
跟了我5年結實耐用的金屬腳架,還有形影不離的iPhone 5手機
由於尼康D750增加了無線WiFi功能,我手機上安裝APP後就能用手機實時取經和遙控拍攝照片,這比用傳統快門線要方便多,而且拍攝更穩。
接片需要學習一個概念:鏡頭節點
要想保證接片成功,這裡就要用到一個概念「鏡頭節點」。簡單來說鏡頭節點就是鏡頭光軸的中心點。這點位於鏡頭的光軸上,如果我們能固定住這個點,那無論以水平或是垂直角度旋轉相機,它都保證每張畫面中物體之間的關係是統一的。甚至我以節點為中心旋轉相機360度拍攝,最後一張照片都能接上第一張照片。
定焦鏡頭只有一個節點,變焦鏡頭隨著焦距變化會有不同的節點位置。因此變焦鏡頭在選好拍攝的焦距後,比如我常的是200mm端,一旦找到節點位置後,在下次拍片時就要用相同焦距拍攝。
找鏡頭節點看似複雜,其實操作起來非常簡單。我把尼康D750加70-200鏡頭裝到接片雲臺上,在鏡頭前面相隔一定距離(要放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以外)放兩個豎棍。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可以在實際拍攝環境中就地選材,比如我在頤和園拍攝時,就以路旁的電線桿作為參照物,或是長廊的立柱等等。
完成上步,我們就可在取景器裡以中央對焦點為中心,使畫面裡的兩個豎棍重疊到一起,然後向左及向右旋轉相機,讓物體停留到畫面左邊和右邊,如果兩個豎棍在畫面左右邊緣沒有重疊到一起,那就說明鏡頭節點位置不對,需要微調鏡頭在雲臺上的位置。沒有正確找到節點位置如下圖。
中心兩個豎棍重疊了,左右旋轉相機,邊緣位置沒有重疊,說明節點位置不對需要微調
如何微調節點位置?你碰巧遇到和上圖一樣的結果,A圖B圖裡前景紅豎棍在後景藍豎棍外側,那麼就需要把D750機身和鏡頭在雲臺上往前移動一些,這裡我們只需要移動快裝板就成。相反,如果前景紅豎棍在後景藍豎棍內側,我們就在把整體往後移動一些。最終找到正確節點位置如下圖。
正確節點位置
大家看了上面的理論知識是不是有點頭疼,我們已經習慣性的不用大腦思考問題,而讓相機帶我們玩,突然需要動腦子了確實有點暈。其實從我實際拍攝來講,拍攝場景越開闊,比如遠山、湖面等,它對節點位置的精準度要求越低,而且很容易矩陣接片成功。
0人已贊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