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6:40:07 3
專利名稱: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工作時,燃油燃燒形成的高壓氣體在汽缸內推動活塞運動,從而驅動曲軸旋轉,汽缸內的運動副間隙造成高壓氣體漏入曲軸箱、齒輪室、油底殼等到相通的容腔內,導致該容腔內氣壓升高,造成損壞密封等故障,必須將腔內氣壓釋放。同時,如果將曲軸箱內的油氣直接排入大氣中,不僅增加了發動機的油耗,而且汙染環境,所以有必要將油氣進行分離。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發動機呼吸器裝置給予解決。對於自然通風曲軸箱通風裝置,經呼吸器裝置分離油氣之後的廢氣都是經過呼吸器通氣管排向大氣。為使廢氣中剩餘的油滴不滴附在發動機表面汙染髮動機造成著火安全隱患,通氣管至少需要垂至油底殼安裝面以下30_。但經呼吸器通氣管排向大氣的廢氣中含有大量水汽,特別是氣體機。在北方氣溫達到-10° C以下,由於呼吸器通氣管為比較長的直通管,廢氣流至通氣管末端時溫度可能已降至0° C以下,水汽就會在通氣管口凝結成冰塊,慢慢的冰塊就會堵住通氣管導致曲軸箱廢氣排不出從而油封、缸蓋罩等處發生竄油,尤其是當溫度達到零下-20° C以下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缺陷,提供了一種防止低溫條件下堵塞,造成呼吸器廢氣無法排除而引起竄油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包括:呼吸器接管,其為 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上端與呼吸器出氣口連通;主出氣管,其為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輔助出氣三通接頭,其包括: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以及垂直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呼吸器接管與呼吸器接管的下端連通,主出氣管上端與主出氣管接頭下端連通,使得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位於靠近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進氣端的位置;輔助出氣管側向而設置。上述技術方案中,呼吸器接管的長度小於整個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長度的一半。上述技術方案中,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為T形結構。上述技術方案中,輔助出氣管遠離發動機表面側向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採用在靠上部位設置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主出氣管末端結冰堵塞時,廢氣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出氣,能夠防止低溫條件下堵塞,造成呼吸器廢氣無法排除而引起竄油。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結構示意圖;[0015]附圖標記說明:1-呼吸器接管,2-主出氣管,3-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1-呼吸器接管接頭,32-主出氣管接頭,33-輔助出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以下實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圖所示的方向為基準,這些用來限制方向的詞語僅僅是為了便於說明,並不代表對本實用新型具體技術方案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採用在靠上部位設置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主出氣管末端結冰堵塞時,廢氣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出氣,能夠防止低溫條件下堵塞,造成呼吸器廢氣無法排除而引起竄油。如圖1所示,該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具體結構包括:呼吸器接管I和主出氣管2,以及連接該呼吸器接管I和主出氣管2的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其中,呼吸器接管I與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連接後,再與下端主出氣管2連接,這樣,主出氣管2作為其末端未結冰堵塞時的主通氣口,當主出氣管2末端結冰堵塞時,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作為輔助通氣口,此結構能夠避免主出氣管2末端結冰堵塞導致的曲軸箱壓力升高導致竄油。呼吸器接管I為一小段直通管結構,其長度小於整個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通過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連接的呼吸器接管I和主出氣管2)長度的一半,使得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作為輔助通氣口的安裝位置儘量靠近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進氣端,保證氣流流經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時溫度仍在0° C以上,水汽不會在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處凝結而不能輔助通氣,從而不能夠避免主出氣管2末端結冰堵塞導致的曲軸箱壓力升高導致竄油。該發動機呼吸 器通氣管整體豎直設置在機體的一側,呼吸器接管I豎直設置在該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的上部,其上端與呼吸器出氣口連通,以便把呼吸器油氣分離後需要排出的廢氣引入該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為T形結構,其包括:反向開口的呼吸器接管接頭31和主出氣管接頭32,以及垂直呼吸器接管接頭31和主出氣管接頭32的輔助出氣管33。其中,呼吸器接管接頭31與呼吸器接管I的下端連通,用於將呼吸器油氣分離後需要排出的廢氣引入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主出氣管2為直通管結構,上端與主出氣管接頭32下端連通,用於將呼吸器油氣分離後需要排出的廢氣排向大氣,其下端至少需要垂至油底殼安裝面以下30mm,以使廢氣中剩餘的油滴不滴附在發動機表面汙染髮動機造成著火安全隱患。輔助出氣管33遠離發動機表面側向設置,使得由其排出的廢氣中剩餘的油滴不滴附在發動機表面而汙染髮動機表面。當主出氣管2末端未結冰堵塞時,由於流體的慣性廢氣基本上不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的輔助出氣管33出氣,不會造成發動機汙染;當主出氣管2末端結冰堵塞時,廢氣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的輔助出氣管33出氣,不會導致曲軸箱壓力升高導致竄油,由於三通接頭靠上布置使氣流流經此處時溫度仍在0° C以上,水汽不會在輔助出氣三通接頭3的輔助出氣管33處凝結,此時可能對發動機會有稍許汙染,但至少要比竄油好很多。綜上,該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採用在靠上部位設置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主出氣管末端結冰堵塞時,廢氣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出氣,能夠防止低溫條件下堵塞,造成呼吸器廢氣無法排除而引起竄油。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其特徵在於,包括: 呼吸器接管,其為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上端與呼吸器出氣口連通; 主出氣管,其為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 輔助出氣三通接頭,其包括: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以及垂直所述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的輔助出氣管;所述呼吸器接管與呼吸器接管的下端連通,所述主出氣管上端與主出氣管接頭下端連通,使得所述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位於靠近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進氣端的位置;所述輔助出氣管側向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呼吸器接管的長度小於整個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長度的一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為T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其特徵在於:所述輔助出氣管遠離發動機 表面側向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該呼吸器接管,其為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上端與呼吸器出氣口連通;主出氣管,其為豎直設置的直通管結構;輔助出氣三通接頭,其包括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以及垂直呼吸器接管接頭和主出氣管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呼吸器接管與呼吸器接管的下端連通,主出氣管上端與主出氣管接頭下端連通,使得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位於靠近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進氣端的位置;輔助出氣管側向而設置。發動機呼吸器通氣管採用在靠上部位設置輔助出氣三通接頭,主出氣管末端結冰堵塞時,廢氣從輔助出氣三通接頭的輔助出氣管出氣,能夠防止低溫條件下堵塞,造成呼吸器廢氣無法排除而引起竄油。
文檔編號F01M13/00GK203146061SQ2013201163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4日
發明者梁德浦, 向本傑, 王羽, 李湘華, 蘇懷林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