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針與使用該刺針的採血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7 18:43:41 3
刺針與使用該刺針的採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刺針與使用該刺針的採血裝置,一種刺針,適用於一採血裝置,其具有一針座與一針頭設於該針座的前端,該針座的前端具有一圓柱形的頭部以供該針頭設置,頭部設呈圓柱狀,其外壁具有二弧面以及二削平面連接於所述弧面之間,且頭部沿著針座長軸方向的長度大於0.5毫米,所以能組裝於採血裝置的滑動信道中,且滑動通道具有與頭部相配合的截面形狀,讓兩者之間具有一縫隙而能容納刺針製程中所形成的毛邊,以平順引導刺針的移動,能大幅降低刺針進出人體的震動,讓使用者所遭受的疼痛感降到最低。
【專利說明】刺針與使用該刺針的採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與人體血液取樣裝置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可以快速且穩定移動的刺針與使用前述刺針結構的採血裝置,能大幅降低刺針進入與退出人體過程中的震動,讓使用者所遭受的疼痛感降到最低。
【背景技術】
[0002]糖尿病或慢性病患者在進行血液檢驗時,醫護人員通常會利用一採血裝置中的刺針去刺穿受測者的皮膚,使受測者流出少量血液後加以收集並進行檢測,現有的採血裝置通常具有一筆狀的殼體與一刺針,該刺針具有一針頭,並且是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殼體內部,使該針頭能夠突出該殼體以刺穿受測者的皮膚。
[0003]對於受測者而言,採血的過程越快速越能減輕受測者的心理負擔與恐懼,因此,現有的採血裝置會利用該殼體內的推桿來迅速擊發該刺針,使該刺針能夠快速地移動而突出該殼體。然而,當刺針高速穿過受測者的皮膚時,人體的皮膚組織將形成阻力而讓刺針產生大幅的震動,進而引發受測者強烈的疼痛感,甚至可能因此擴大受測者的穿刺傷口,導致受測者必須除了必須忍受穿刺時的疼痛之外,還必須忍受傷口癒合過程的疼痛,引發受測者心理與生理強烈的不適與排斥,對於傷口癒合能力較弱的老年人而言更是一大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前述缺失,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刺針與使用前述刺針的採血裝置,能夠讓刺針在快速的移動同時保持穩定性,有效抑制刺針在進入與退出受測者皮膚過程所產生的震動,有效減輕受測者的疼痛感,也避免受測者所受穿刺傷口的擴大。
[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刺針具有一針座與一針頭,其中該針座為一桿體且前端具有一頭部,該針頭設置於該頭部,其中,該頭部的外壁具有二弧面及二連接部連接於所述弧面之間,所述連接部至所述弧面曲率中心的最大距離小於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徑,且該頭部沿著該針座長軸方向的長度大於0.5毫米。
[0006]此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刺針的較佳設計是將所述連接部分別設為一削平面,而所述弧面的弧長設為該頭部周長的40至90%為較佳。
[0007]其中,該頭部的長度小於20毫米。
[0008]其中,該針座的後端具有十字型或矩形截面。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採血裝置,利用前述的刺針之外,還包含有一殼體,以及一擊發單元設於該殼體內且與該刺針連接,其中,該殼體設有同軸設置的一滑動通道以及一出針口,該滑動通道是形成於該殼體內部且連通該出針口,且該滑動通道朝遠離該出針口方向依序設有一小徑部、一錐形部以及一大徑部。
[0010]最佳的實施例是,該小徑部具有與該刺針的頭部相配合的截面形狀;其中,該小徑部的截面設成圓形,且該頭部的外壁與該小徑部的內壁之間具有一縫隙介於0.01毫米到0.25毫米之間。[0011]本實用新型的較佳設計是,該殼體包含有一連接部、一定位件以及一前蓋,該前蓋是設置於該連接部一端,該定位件是設置於該調頭內部,該殼體的滑動通道是設置於該定位件,該出針口是設置於該前蓋。
[0012]此外,該滑動通道靠近該出針口的一端設有一擋止部,且該擋止部直徑小於該小徑部。
[0013]其中,該前蓋是套設於該定位件,且該定位件的外壁設有一個以上橡膠環。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的該刺針的頭部能夠提供空間來容納刺針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毛邊,並且可以適應一般針頭在進出人體皮膚的長度,所以能減少在穿刺過程所產生的震動。
[0016]本實用新型的刺針能夠快速在該滑動通道內移動,並受該錐形部導引而順利進入該小徑部,同時,由於該針座的頭部與該滑動通道內壁面之間的縫隙相當微小,因此能在確保作動順暢的前提之下,有效減小該刺針在朝向該出針口移動時的震動,達到減輕受測者疼痛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8]圖2A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使用的刺針側視圖。
[0019]圖2B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使用的刺針後視圖。
[0020]圖3圖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其刺針針頭位於殼體的剖視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定位件與刺針頭部的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其刺針針頭突出殼體的剖視圖。
[0023]圖6A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使用另一種刺針側視圖。
[0024]圖6B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所使用另一種刺針前視圖。
[0025]圖7為圖6A、圖6B所示刺針的針頭位於殼體的剖視圖。
[0026]符號說明:
[0027]10採血裝置
[0028]20 殼體
[0029]22連接部
[0030]24 前蓋
[0031]241 出針口
[0032]26定位件
[0033]28滑動通道
[0034]281擋止部
[0035]282小徑部
[0036]284錐形部
[0037]286大徑部
[0038]30 刺針
[0039]32 針座
[0040]34 針頭[0041]36 頭部
[0042]362 弧面
[0043]364削平面
[0044]38 毛邊
[0045]40擊發單元
[0046]41 推桿
[0047]42發射鈕
[0048]W 寬度
[0049]G 縫隙
【具體實施方式】
[0050]請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採血裝置10包含有一殼體20、一刺針30以及一擊發單元40,要說明的是,以下描述所使用的方向是以一般人的認知所定義,也就是以刺針30突出殼體20的方向為前方。
[0051]如圖1所示,該殼體20是設成筆狀,具有一連接部22,組裝於該連接部22前端的一前蓋24,以及一定位件26插設於該前蓋24內部,其中,請參閱圖4,該前蓋24前端開設有一出針口 241,該定位件26內部形成有連通該出針口 241的一滑動通道28,且該出針口241與該滑動通道28是同軸地被設置。具體而言,該滑動通道28的橫截面為圓形,朝遠離該出針口 241方向依序設有一擋止部281、一小徑部282、一錐形部284以及一大徑部286,其中該小徑部282直徑小於該大徑部286,該擋止部281直徑又小於該小徑部282。
[0052]值得一提的是,該前蓋24是套設於該定位件26,且該定位件26的外壁設有二橡膠環Dl和D2,用以使該定位件26緊密配合與該前蓋24內。
[0053]請參閱圖2A與圖2B,該刺針30具有一桿狀的針座32以及一針頭34,該針座32的前端具有一圓柱形的頭部36以供該針頭34設置,且該頭部36沿著該針座32長軸方向的長度W大於0.5毫米,在本實施例中是以20毫米以內為最佳,而該針座32的後端則設成十字型截面的身部,因此可以節省刺針的製作材料。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可將該針座32的後端改為矩形的類的非圓形截面的設計。
[0054]請參閱圖3圖與圖4,該針座32是可移動地設置於該滑動通道28中,該頭部36的外壁是具有對稱設置的二弧面362以及二削平面364連接於所述弧面362之間,所述削平面364至所述弧面362曲率中心的最大距離小於所述弧面362的曲率半徑,且該二弧面362的弧長約佔該前端321周長的40至90%之間,於本實施例中為80%。此外,該二弧面362與該滑動通道28小徑部282壁面之間隔有一縫隙G,在本實施例該縫隙是介於0.01毫米到0.25毫米之間。
[0055]該擊發單元40是設置於該殼體20相對該前蓋24後端,如圖4所示,其包含有一推桿41滑動設于于該殼體20內部,以及一發射鈕42可按壓地設置。其中,該推桿41的前端可連結該刺針30的針座32,使用者可以通過按壓該發射鈕42以推動該推桿41與該刺針30進行位移。由於該擊發單元40的其他組件並非本實用新型的重點,在此不作詳述。
[0056]當用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採血裝置10時,請參閱圖4圖與圖5,使用者按壓該發射鈕42而使該推桿41朝向該出針口 241移動,該針座32的頭部36會先穿過該滑動通道28的大徑部286,並受到該錐形部284的導引而順勢進入該小徑部282,之後該刺針30將沿著該小徑部282的軸向而朝向該出針口 241繼續推進,最後該針座32的頭部36頂抵於該擋止部281而停止,此時該針頭34突出該出針口 241,進而能夠刺入受測者的皮膚。
[0057]由此,本實用新型的刺針30能夠被推桿41驅動而快速移動,並在移動的同時收到該錐形部284的導引而平順進入該小徑部282,由於該頭部36與該小徑部282壁面之間的縫隙G相當微小,因此能夠有效減小該刺針30在朝向該出針口 241移動時的震動,達到減輕受測者疼痛的效果。而且該刺針30的震動將會傳遞到定位件26,再由橡膠環Dl和D2產生吸震的阻尼效果,進一步減弱刺針30的震動,因此能夠讓使用者在刺針進入與退出人體皮膚的過程中,幾乎不會感受到疼痛感。補充說明的是,前述橡膠環的數量只要在一個以上就可以提供避震的效果。
[0058]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刺針30是利用射出成型方式所製成,將無可避免地有殘留少許毛邊38,如圖3所示,而本實用新型將該頭部36的削平面364對應設於該毛邊38所在的兩側,使所述削平面364與該小徑部262內壁面之間形成一空間以容納該毛邊38。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前述結構而避免該毛邊38幹擾該刺針30的移動。相較於現有的刺針都沒有考慮到製程所無可避免的毛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刺針就能夠平順地接受引導,並且搭配對應殼體結構,就可以消除刺針進出人體所產生的振動,確實能免除使用者所懼怕的疼痛感,有利於檢測作業的進行。
[0059]請再參閱圖6A、圖6B至圖7,本實用新型前述實施例的採血裝置10亦可改用另一種刺針30,其主要構造概與前述實施例相同,主要差異在於:刺針30的頭部36在弧面362與削平面364之間還設有凹部,可以減少空氣阻力,達到節省材料的效果,並維持刺針30受小徑部282引導的順暢度。
【權利要求】
1.一種刺針,具有一桿狀的針座,以及一針頭設於該針座的前端,其特徵在於:該針座的前端具有一頭部以供該針頭設置,該頭部的外壁具有二弧面以及至少二連接部連接於所述弧面之間,所述連接部至所述弧面曲率中心的最大距離小於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徑,且該頭部沿著該針座長軸方向的長度大於0.5毫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弧面的弧長為該頭部周長的40%至9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分別為一削平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針,其特徵在於:該頭部的長度小於20毫米。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刺針,其特徵在於:該針座的後端具有十字型或矩形截面。
6.一種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刺針的採血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含有一殼體,以及一擊發單元與該刺針連接,其中,該殼體設有同軸設置的一滑動通道與一出針口,該滑動通道是形成於該殼體內部且連通該出針口,且該滑動通道朝遠離該出針口的方向依序設有一小徑部、一錐形部以及一大徑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採血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小徑部的截面設成圓形,使該頭部的外壁與該小徑部的內壁之間具有一縫隙介於0.01毫米到0.25毫米之間。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採血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殼體包含有一連接部、一定位件以及一前蓋,該前蓋是設置於該連接部一端,該定位件是設置於該調頭內部,該殼體的滑動通道是設置於該定位件,該出針口是設置於該前蓋。
9.如權利要求6所述採血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滑動通道靠近該出針口的一端設有一擋止部,且該擋止部直徑小於該小徑部。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採血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前蓋是套設於該定位件,且該定位件的外壁設有一個以上橡膠環。
【文檔編號】A61B5/151GK203576513SQ201320659844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4日
【發明者】鄭振衡 申請人:衡欣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