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3-12-08 13:20:16 2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辣椒種植均是通過育苗、移栽的方法進行,而在育苗和移栽過程中,由於對辣椒的生長環境不清楚,會導致辣椒在育苗過程中種子出芽率較低,在移栽後,幼苗的成活率較低,發病率較高,進而影響辣椒的產量。辣椒對水分要求嚴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喜歡比較乾爽的空氣條件,但傳統的辣椒種植方法中,會導致辣椒種植時過旱或過澇,且澆水需耗費大量人力,勞動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以提高種子萌發率和幼苗成活率,並使辣椒苗生長在適宜的環境中,提高辣椒的產量。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包括:
a、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放入50℃的清水中浸泡2.5h後,取出,瀝乾,冷卻至室溫,將100-400重量份的溶菌酶、20-80重量份的植酸、200-500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0-20重量份的殼聚糖混合後,加入80000-100000重量份的水中,攪拌均勻,升溫至35-45℃後,加入辣椒種子,浸泡2-3h後,降至室溫,再將1重量份的赤黴素粉劑用2-5重量份的酒精溶解後,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將種子繼續浸泡4-8h後,取出,瀝乾;
b、育苗,在8-10cm長的圓筒體的一端包覆聚乙烯醇薄膜,再向圓筒體內填入3-5cm厚的殺菌後的營養土,之後將種子放入圓筒體中,並將圓筒體的一端插入土壤中,使聚乙烯醇薄膜的邊緣位於土壤外,再填入殺菌後的營養土至營養土的頂部位於圓筒體的頂部以下1-2cm,並與圓筒體外的土壤齊平,8-15天後,緩慢抽出圓筒體。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還包括:
c、定植,待幼苗長至13-14cm時,定植於種植穴內,每個種植穴內定植兩株,行距為65cm,株距為45cm,之後搭設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包括:
多個儲水罐,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上間隔設置有多塊耳板,一個儲水罐上的多塊耳板在同一平面上,至少一個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
多根連接杆,其與所述耳板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杆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連接杆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掛鈎,所述掛鈎選擇性地掛在與其對應的耳板上;
多根第一水管,其與所述儲水罐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水管為倒t字形,所述第一水管的頂部與所述儲水罐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儲水罐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水管的豎直部分上設置有閥門;
多根第二水管,一根第一水管的兩端分別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一根第二水管;
多個灑水盤,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一根第二水管對應一個灑水盤,所述灑水盤的內部中空,且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出水孔,所述灑水盤的頂部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內部連通;
橫杆,其設置在所述多個儲水罐的上方,所述連接杆的頂部與所述橫杆固定連接;
多根第三水管,相鄰的兩個儲水罐間均設置有一根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每個種植穴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灑水盤,儲水罐與相鄰的兩個種植穴的中間相對。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圓筒體的內徑為3-5cm。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灑水盤為圓柱體形。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多個出水孔由位於灑水盤中心的出水孔和從內向外的多圈出水孔組成,所述出水孔為圓形,一圈出水孔中的多個出水孔沿所述灑水盤的底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噴水裝置還包括:
多塊擋板,一圈出水孔對應一塊擋板,所述擋板為圓環形,且位於灑水盤的下方,所述擋板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凸柱,所述凸柱為圓柱體形,且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凸柱的數量和與其對應的一圈出水孔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凸柱選擇性地插入與其對應的出水孔中。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當灑水盤的底部的多圈出水孔中都插入有與其對應的凸柱時,相鄰的兩塊擋板中,位於外側的擋板的內徑大於等於位於內側的擋板的外徑。
優選的是,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位於中間的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赤黴素、木醋液、植酸和殼聚糖對種子進行處理,赤黴素可有效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木醋液、植酸和殼聚糖具有殺菌作用,能防止種子攜帶細菌、真菌等,從而能提高種子的萌發率。
本發明將種子種植在圓筒體中,能將種子與外界土壤進行隔離,防止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影響種子的萌發,為種子萌發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
本發明在每行辣椒的上方均設置有噴水裝置,噴水裝置能合理控制噴水量,防止辣椒過旱或過澇,且能大大提高勞動效率。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徵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噴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灑水盤的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擋板的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需要說明的是,下述實施方案中所述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所述試劑和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獲得;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橫向」、「縱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並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包括:
a、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放入50℃的清水中浸泡2.5h後,取出,瀝乾,冷卻至室溫,將100重量份的溶菌酶、20重量份的植酸、200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0重量份的殼聚糖混合後,加入80000重量份的水中,攪拌均勻,升溫至35℃至溶菌酶的最適溫度後,加入辣椒種子,浸泡2h進行殺菌後,降至室溫,將1重量份的赤黴素粉劑用2重量份的酒精溶解後,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繼續浸泡4h,取出,瀝乾;
b、育苗,在8cm長的圓筒體的一端包覆聚乙烯醇薄膜,再向圓筒體內填入3cm厚的殺菌後的營養土,之後將種子放入圓筒體中,並將圓筒體的一端插入土壤中,使聚乙烯醇薄膜的邊緣位於土壤外,再填入殺菌後的營養土至營養土的頂部位於圓筒體的頂部以下1cm,並與圓筒體外的土壤齊平(可在圓筒體的頂部覆蓋薄膜,用於保溼),8天後,緩慢抽出圓筒體,也可以同時抽出聚乙烯醇薄膜。通過圓筒體和聚乙烯醇薄膜將種子與外界土壤隔離,防止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影響種子的萌發,為種子萌發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之後抽出圓筒體,使辣椒的根部自由生長。
實施例2
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包括:
a、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放入50℃的清水中浸泡2.5h後,取出,瀝乾,冷卻至室溫,將250重量份的溶菌酶、50重量份的植酸、350重量份的木醋液和15重量份的殼聚糖混合後,加入90000重量份的水中,攪拌均勻,升溫至40℃至溶菌酶的最適溫度後,加入辣椒種子,浸泡2.5h進行殺菌後,降至室溫,將1重量份的赤黴素粉劑用3重量份的酒精溶解後,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繼續浸泡6h,取出,瀝乾;
b、育苗,在9cm長的圓筒體的一端包覆聚乙烯醇薄膜,再向圓筒體內填入4cm厚的殺菌後的營養土,之後將種子放入圓筒體中,並將圓筒體的一端插入土壤中,使聚乙烯醇薄膜的邊緣位於土壤外,再填入殺菌後的營養土至營養土的頂部位於圓筒體的頂部以下1cm,並與圓筒體外的土壤齊平(可在圓筒體的頂部覆蓋薄膜,用於保溼),11天後,緩慢抽出圓筒體,也可以同時抽出聚乙烯醇薄膜。通過圓筒體和聚乙烯醇薄膜將種子與外界土壤隔離,防止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影響種子的萌發,為種子萌發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之後抽出圓筒體,使辣椒的根部自由生長。
實施例3
一種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包括:
a、種子處理,將辣椒種子放入50℃的清水中浸泡2.5h後,取出,瀝乾,冷卻至室溫,將400重量份的溶菌酶、80重量份的植酸、500重量份的木醋液和20重量份的殼聚糖混合後,加入100000重量份的水中,攪拌均勻,升溫至45℃至溶菌酶的最適溫度後,加入辣椒種子,浸泡3h進行殺菌後,降至室溫,將1重量份的赤黴素粉劑用5重量份的酒精溶解後,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繼續浸泡8h,取出,瀝乾;
b、育苗,在10cm長的圓筒體的一端包覆聚乙烯醇薄膜,再向圓筒體內填入5cm厚的殺菌後的營養土,之後將種子放入圓筒體中,並將圓筒體的一端插入土壤中,使聚乙烯醇薄膜的邊緣位於土壤外,再填入殺菌後的營養土至營養土的頂部位於圓筒體的頂部以下2cm,並與圓筒體外的土壤齊平(可在圓筒體的頂部覆蓋薄膜,用於保溼),15天後,緩慢抽出圓筒體,也可以同時抽出聚乙烯醇薄膜。通過圓筒體和聚乙烯醇薄膜將種子與外界土壤隔離,防止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影響種子的萌發,為種子萌發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之後抽出圓筒體,使辣椒的根部自由生長。
實施例4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還包括:
c、定植,待幼苗長至13-14cm時,定植於種植穴內,每個種植穴內定植兩株,行距為65cm,株(穴)距為45cm,之後搭設噴水裝置(之後每株辣椒的噴水量和噴水時間按現有技術中的噴水量和噴水時間來實施,本發明只是改變噴水方式),如圖1-3所示,所述噴水裝置包括:
多個儲水罐100,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所述儲水罐100的外側壁上間隔設置有多塊耳板101,耳板101上有孔,一個儲水罐100上的多塊耳板101在同一平面上,這樣與對應的掛鈎111連接後,能保持儲水罐100的平衡,至少一個儲水罐100上設置有進水口102;
多根連接杆110,其與所述耳板101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杆110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連接杆110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掛鈎111(實際有三個即可),所述掛鈎111選擇性地掛在與其對應的耳板101上;
多根第一水管120,其與所述儲水罐100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水管120為倒t字形,所述第一水管120的頂部與所述儲水罐100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儲水罐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水管120的豎直部分上設置有閥門;
多根第二水管130,一根第一水管120的兩端分別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一根第二水管130,第二水管130與第一水管120的內部連通;
多個灑水盤140,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一根第二水管130對應一個灑水盤140,所述灑水盤140的內部中空,且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出水孔141,所述灑水盤140的頂部與所述第二水管130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第二水管130的內部連通;
橫杆150,其水平地設置在所述多個儲水罐100的上方,所述連接杆110的頂部與所述橫杆150固定連接;橫杆150的兩端分別通過一根豎杆支撐。
多根第三水管160,相鄰的兩個儲水罐100間均設置有一根第三水管160,所述第三水管160上設置有閥門。
本方案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在一行辣椒的上方間隔設置有多個儲水罐100,在需要給辣椒澆水時,先關閉各個第一水管120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三水管160上的閥門,通過進水口102向對應的儲水罐100中加水,根據連通器原理,水會流向各個儲水罐100中,待加至需要的水量後,關閉各個第三水管160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一水管120上的閥門,水即可流向辣椒幼苗,待辣椒幼苗長高后,再將高一點的掛鈎111掛在對應的耳板101上,這樣即能將儲水罐100升高,因而噴水裝置能在辣椒苗的整個生長階段為辣椒苗提供適宜的水分,且操作簡單,能節省大量人力,使成本減少20-30%。也可通過噴水裝置噴灑水溶性農藥和肥料,其能合理控制噴灑量。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每個種植穴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灑水盤140,儲水罐100與相鄰的兩個種植穴的中間相對。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圓筒體的內徑為3cm。圓筒體的直徑太大,會用到更多的營養土,造成成本增加,圓筒體的直徑太小,會限制幼苗的生長。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灑水盤140為圓柱體形。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多個出水孔141由位於灑水盤140中心的出水孔141和從內向外的多圈出水孔141組成,所述出水孔141為圓形,一圈出水孔141中的多個出水孔141沿所述灑水盤140的底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噴水裝置還包括:
多塊擋板170,一圈出水孔141對應一塊擋板170,所述擋板170為圓環形,且位於灑水盤140的下方,所述擋板170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凸柱171,所述凸柱171為圓柱體形,且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凸柱171的數量和與其對應的一圈出水孔141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凸柱171選擇性地插入與其對應的出水孔141中,並堵住出水孔141。當幼苗較小時,在外側的幾圈出水孔141中插入凸柱171,能堵塞對應的出水孔141,這樣水能通過中間的出水孔141流至幼苗上。隨著辣椒苗的生長,由內向外不斷撤下擋板170,使得灑水盤140的噴灑範圍變大。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當灑水盤140的底部的多圈出水孔141中都插入有與其對應的凸柱171時,相鄰的兩塊擋板170中,位於外側的擋板170的內徑大於等於位於內側的擋板170的外徑。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位於中間的儲水罐100上設置有進水口102。當第三水管160上的閥門打開,水從中間的儲水罐100向兩邊流,這樣能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例5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還包括:
c、定植,待幼苗長至13-14cm時,定植於種植穴內,每個種植穴內定植兩株,行距為65cm,株(穴)距為45cm,之後搭設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包括:
多個儲水罐,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上間隔設置有多塊耳板,一個儲水罐上的多塊耳板在同一平面上,這樣與對應的掛鈎連接後,能保持儲水罐的平衡,至少一個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
多根連接杆,其與所述耳板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杆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連接杆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掛鈎,所述掛鈎選擇性地掛在與其對應的耳板上;
多根第一水管,其與所述儲水罐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水管為倒t字形,所述第一水管的頂部與所述儲水罐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儲水罐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水管的豎直部分上設置有閥門;
多根第二水管,一根第一水管的兩端分別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一根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與第一水管的內部連通;
多個灑水盤,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一根第二水管對應一個灑水盤,所述灑水盤的內部中空,且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出水孔,所述灑水盤的頂部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內部連通;
橫杆,其設置在所述多個儲水罐的上方,所述連接杆的頂部與所述橫杆固定連接;
多根第三水管,相鄰的兩個儲水罐間均設置有一根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本方案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在一行辣椒的上方間隔設置有多個儲水罐,在需要給辣椒澆水時,先關閉各個第一水管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三水管上的閥門,通過進水口向對應的儲水罐中加水,根據連通器原理,水會流向各個儲水罐中,待加至需要的水量後,關閉各個第三水管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一水管上的閥門,水即可流向辣椒幼苗,待辣椒幼苗長高后,再將高一點的掛鈎掛在對應的耳板上,這樣即能將儲水罐升高,因而噴水裝置能在辣椒苗的整個生長階段為辣椒苗提供適宜的水分,且操作簡單,能節省大量人力,使成本減少20-30%。也可通過噴水裝置噴灑水溶性農藥和肥料,其能合理控制噴灑量。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每個種植穴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灑水盤,儲水罐與相鄰的兩個種植穴的中間相對。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圓筒體的內徑為4cm。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灑水盤為圓柱體形。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多個出水孔由位於灑水盤中心的出水孔和從內向外的多圈出水孔組成,所述出水孔為圓形,一圈出水孔中的多個出水孔沿所述灑水盤的底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噴水裝置還包括:
多塊擋板,一圈出水孔對應一塊擋板,所述擋板為圓環形,且位於灑水盤的下方,所述擋板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凸柱,所述凸柱為圓柱體形,且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凸柱的數量和與其對應的一圈出水孔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凸柱選擇性地插入與其對應的出水孔中,並堵住出水孔。當幼苗較小時,在外側的幾圈出水孔中插入凸柱,能堵塞對應的出水孔,這樣水能通過中間的出水孔流至幼苗上。隨著辣椒苗的生長,由內向外不斷撤下擋板,使得灑水盤的噴灑範圍變大。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當灑水盤的底部的多圈出水孔中都插入有與其對應的凸柱時,相鄰的兩塊擋板中,位於外側的擋板的內徑大於等於位於內側的擋板的外徑。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位於中間的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當第三水管上的閥門打開,水從中間的儲水罐向兩邊流,這樣能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例6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還包括:
c、定植,待幼苗長至13-14cm時,定植於種植穴內,每個種植穴內定植兩株,行距為65cm,株(穴)距為45cm,之後搭設噴水裝置,所述噴水裝置包括:
多個儲水罐,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上間隔設置有多塊耳板,一個儲水罐上的多塊耳板在同一平面上,這樣與對應的掛鈎連接後,能保持儲水罐的平衡,至少一個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
多根連接杆,其與所述耳板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連接杆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連接杆上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掛鈎,所述掛鈎選擇性地掛在與其對應的耳板上;
多根第一水管,其與所述儲水罐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第一水管為倒t字形,所述第一水管的頂部與所述儲水罐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儲水罐的內部連通,所述第一水管的豎直部分上設置有閥門;
多根第二水管,一根第一水管的兩端分別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一根第二水管,第二水管與第一水管的內部連通;
多個灑水盤,其呈一字型間隔設置在一行辣椒的上方,一根第二水管對應一個灑水盤,所述灑水盤的內部中空,且底部間隔設置有多個出水孔,所述灑水盤的頂部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底部固定連接,且與所述第二水管的內部連通;
橫杆,其設置在所述多個儲水罐的上方,所述連接杆的頂部與所述橫杆固定連接;
多根第三水管,相鄰的兩個儲水罐間均設置有一根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上設置有閥門。
本方案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在一行辣椒的上方間隔設置有多個儲水罐,在需要給辣椒澆水時,先關閉各個第一水管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三水管上的閥門,通過進水口向對應的儲水罐中加水,根據連通器原理,水會流向各個儲水罐中,待加至需要的水量後,關閉各個第三水管上的閥門,打開各個第一水管上的閥門,水即可流向辣椒幼苗,待辣椒幼苗長高后,再將高一點的掛鈎掛在對應的耳板上,這樣即能將儲水罐升高,因而噴水裝置能在辣椒苗的整個生長階段為辣椒苗提供適宜的水分,且操作簡單,能節省大量人力,使成本減少20-30%。也可通過噴水裝置噴灑水溶性農藥和肥料,其能合理控制噴灑量。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每個種植穴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灑水盤,儲水罐與相鄰的兩個種植穴的中間相對。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圓筒體的內徑為5cm。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灑水盤為圓柱體形。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多個出水孔由位於灑水盤中心的出水孔和從內向外的多圈出水孔組成,所述出水孔為圓形,一圈出水孔中的多個出水孔沿所述灑水盤的底部的圓周方向間隔設置。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所述噴水裝置還包括:
多塊擋板,一圈出水孔對應一塊擋板,所述擋板為圓環形,且位於灑水盤的下方,所述擋板上沿其圓周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凸柱,所述凸柱為圓柱體形,且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凸柱的數量和與其對應的一圈出水孔的數量相等,且一一對應,所述凸柱選擇性地插入與其對應的出水孔中,並堵住出水孔。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當灑水盤的底部的多圈出水孔中都插入有與其對應的凸柱時,相鄰的兩塊擋板中,位於外側的擋板的內徑大於等於位於內側的擋板的外徑。
所述的辣椒豐產的種植方法中,位於中間的儲水罐上設置有進水口。當第三水管上的閥門打開,水從中間的儲水罐向兩邊流,這樣能提高工作效率。
試驗1
通過實施例1-6的方法種植辣椒後,測定辣椒種子的萌發率、幼苗成活率、單株結椒個數、單椒重和畝產量,結果見表1。
表1按實施例1-6的方法種植辣椒後的結果
由表1可知,採用實施例1-3的方法種植辣椒較傳統方法,能提高種子萌發率、幼苗成活率、單株結椒個數、單椒重和畝產量,辣椒個頭大、色澤均勻、飽滿。且實施例4-6中使用噴水裝置後,能進一步地提高幼苗成活率、單株結椒個數、單椒重和畝產量,辣椒個頭更大、色澤均勻、飽滿。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和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