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洗碗機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22:42: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洗碗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旋轉洗碗機。
背景技術:
洗碗機擱架是洗碗機內部很重要的一個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支撐固定碗盤等餐具,讓用戶把用餐所用到的碗盤等餐具放入其中進行洗滌並乾燥,然而,市場上現有的洗碗機擱架一般均為固定設置,導致在放置較大或較小器具時固定效果較差,極易導致器具破損,例如申請號為201210030807.0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至少一個可以與洗碗機分離的活動擱架,且在活動擱架與洗碗機處於分離狀態下,活動擱架用於以規定方式收納餐具,該專利雖然減少了收納或擺放餐具的勞動量,但網架在清洗時不可轉動,均通過旋轉的水流對餐具表面進行清洗,其清洗效果並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旋轉洗碗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旋轉洗碗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左側設有清洗腔,所述外殼的底端右側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底端外側設有外接電源,所述伺服電機通過連接線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所述伺服電機的頂端配合連接有驅動旋轉盤,所述驅動旋轉盤的左側設有旋轉盤,所述驅動旋轉盤的內側設有內旋轉盤,所述內旋轉盤的外側安裝有旋轉杆,所述旋轉杆的頂端安裝有撥動頭,所述旋轉盤的圓周設有弧形邊,所述弧形邊與旋轉盤相配合,所述弧形邊的內側設有撥動槽,所述撥動頭與撥動槽相配合,所述旋轉盤的底端通過底穩定旋轉輥與外殼轉動連接,所述旋轉盤與底穩定旋轉輥的連接處設有第三旋轉軸環,所述旋轉盤的頂端安裝有第二旋轉輥,所述第二旋轉輥與外殼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旋轉軸環,所述第二旋轉軸環與外殼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壓蓋,所述清洗腔的內部設有內清洗網架,所述內清洗網架的底端安裝有底支撐板,所述底支撐板與第二旋轉輥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外殼的內部右側設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內部右側底端安裝有底支撐板,所述底支撐板的頂端安裝有減速電機,所述減速電機通過連接線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所述底支撐板的頂端設有內穩定板,所述內穩定板的頂端設有雙面齒輪,所述雙面齒輪通過驅動輥與減速電機,所述驅動輥貫穿內穩定板,所述內穩定板與驅動輥的連接處設有軸環,所述雙面齒輪的左側上下兩端分別嚙合連接有頂傳動齒輪和底傳動齒輪,所述頂傳動齒輪和底傳動齒輪的左側安裝有第一旋轉輥,所述第一旋轉輥與外殼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旋轉軸環,所述第一旋轉輥的左側安裝有旋轉架。
優選的,所述清洗腔的內部底端安裝有底密封板,所述底密封板包括底板層,所述底板層的頂端壓合有橡膠板層,所述橡膠板層與底板層的壓合處設有粘合膠層,所述橡膠板層的頂端壓合有高密度板層,所述高密度板層與橡膠板層的壓合處設有熱合膠層,所述高密度板層的頂端壓合有頂合金板,所述頂合金板與高密度板層的壓合處設有抗老化膠層。
優選的,所述內清洗網架的頂端通過頂穩定旋轉輥與外殼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旋轉軸環與外殼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旋轉洗碗機,通過旋轉盤、驅動旋轉盤和底支撐板的配合,伺服電機帶動驅動旋轉盤轉動,驅動旋轉盤轉動時通過內旋轉盤帶動旋轉杆和撥動頭轉動,旋轉盤轉動過程中轉動於弧形邊的內側,撥動頭旋轉時進入撥動槽內時帶動旋轉盤轉動,撥動頭脫離撥動槽後旋轉盤便停止轉動,第二旋轉輥帶動底支撐板和內清洗網架旋轉,使內清洗網架可間歇性轉動,提高了對餐具的清洗效果,清洗效果較為理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撥動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底密封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圖中:1、外殼,2、頂穩定旋轉輥,3、內清洗網架,4、第一旋轉輥,5、頂傳動齒輪,6、清洗腔,7、旋轉架,8、密封蓋,9、第一旋轉軸環,10、底傳動齒輪,11、底支撐板,12、底密封板,121、頂合金板,122、抗老化膠層,123、高密度板層,124、熱合膠層,125、橡膠板層,126、粘合膠層,127、底板層,13、第二旋轉軸環,14、密封壓蓋,15、工作腔,16、雙面齒輪,17、內穩定板,18、軸環,19、驅動輥,20、減速電機,21、底支撐板,22、旋轉盤,23、第二旋轉輥,24、第三旋轉軸環,25、底穩定旋轉輥,26、驅動旋轉盤,27、伺服電機,28、外接電源,29、內旋轉盤,30、旋轉杆,31、撥動頭,32、撥動槽,33、弧形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旋轉洗碗機,包括外殼1,外殼1的內部左側設有清洗腔6,外殼1的底端右側安裝有伺服電機27,伺服電機27的底端外側設有外接電源28,外接電源28為220V交流電,伺服電機27通過連接線與外接電源28電性連接,伺服電機27的頂端配合連接有驅動旋轉盤26,伺服電機27帶動驅動旋轉盤26轉動,驅動旋轉盤26的左側設有旋轉盤22,驅動旋轉盤26的內側設有內旋轉盤29,內旋轉盤29的外側安裝有旋轉杆30,旋轉杆30的頂端安裝有撥動頭31,驅動旋轉盤26轉動時通過內旋轉盤29帶動旋轉杆30和撥動頭31轉動,旋轉盤22的圓周設有弧形邊33,弧形邊33與旋轉盤22相配合,旋轉盤22轉動過程中轉動於弧形邊33的內側,弧形邊33的內側設有撥動槽32,撥動頭31與撥動槽32相配合,撥動頭31旋轉時進入撥動槽32內帶動旋轉盤22轉動,旋轉盤22的底端通過底穩定旋轉輥25與外殼1轉動連接,旋轉盤22與底穩定旋轉輥25的連接處設有第三旋轉軸環24,通過底穩定旋轉輥25提高了旋轉盤22轉動時的穩定性,旋轉盤22的頂端安裝有第二旋轉輥23,第二旋轉輥23與外殼1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旋轉軸環13,第二旋轉軸環13與外殼1的連接處設有密封壓蓋14,清洗腔6的內部設有內清洗網架3,內清洗網架3的頂端通過頂穩定旋轉輥2與外殼1轉動連接,內清洗網架3的底端安裝有底支撐板11,底支撐板11與第二旋轉輥23固定連接,旋轉盤22轉動時帶動第二旋轉輥23通過第二旋轉軸環13轉動於外殼1內,同時第二旋轉輥23帶動底支撐板11和內清洗網架3旋轉,清洗腔6的內部底端安裝有底密封板12,通過底密封板12提高了清洗腔6底端的密封性,底密封板12包括底板層127,底板層127的頂端壓合有橡膠板層125,橡膠板層125與底板層127的壓合處設有粘合膠層126,橡膠板層125的頂端壓合有高密度板層123,高密度板層123為高密度合金板,避免了內部清洗水的滲漏,同時提高了強度,高密度板層123與橡膠板層125的壓合處設有熱合膠層124,高密度板層123的頂端壓合有頂合金板121,頂合金板121提高了表面的耐腐蝕性,頂合金板121與高密度板層123的壓合處設有抗老化膠層122,外殼1的內部右側設有工作腔15,工作腔15的內部右側底端安裝有底支撐板21,底支撐板21的頂端安裝有減速電機20,減速電機20通過連接線與外接電源28電性連接,底支撐板21的頂端設有內穩定板17,內穩定板17的頂端設有雙面齒輪16,雙面齒輪16通過驅動輥19與減速電機20,減速電機20通過旋轉輥19帶動雙面齒輪16轉動,驅動輥19貫穿內穩定板17,內穩定板17與驅動輥19的連接處設有軸環18,雙面齒輪16的左側上下兩端分別嚙合連接有頂傳動齒輪5和底傳動齒輪10,雙面齒輪16轉動時帶動頂傳動齒輪5和底傳動齒輪10轉動,頂傳動齒輪5和底傳動齒輪10通過第一旋轉輥4帶動旋轉架7轉動,旋轉架7轉動時帶動清洗腔6內上下兩端的水同時流動,提高了清洗水的流動效果,頂傳動齒輪5和底傳動齒輪10的左側安裝有第一旋轉輥4,第一旋轉輥4與外殼1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旋轉軸環9,第一旋轉軸環9與外殼1的連接處設有密封蓋8,第一旋轉輥4的左側安裝有旋轉架7。
伺服電機27帶動驅動旋轉盤26轉動,驅動旋轉盤26轉動時通過內旋轉盤29帶動旋轉杆30和撥動頭31轉動,旋轉盤22轉動過程中轉動於弧形邊33的內側,撥動頭31旋轉時進入撥動槽32內帶動旋轉盤22轉動,旋轉盤22轉動時帶動第二旋轉輥23通過第二旋轉軸環13轉動於外殼1內,同時第二旋轉輥23帶動底支撐板11和內清洗網架3旋轉。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連接」、「固定」、「旋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