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名字有趣的六種鸚鵡(名字有趣的鸚鵡以及資料)

2023-11-30 02:04:46 5

公主鸚鵡

【物種名稱】 公主鸚鵡

【又 名】 亞麗珊卓拉皇后鸚鵡

【拉丁學名】 Polytelis alexandrae

【英文名稱】 Princess Parrot/ Queen Alexandra's Para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40公分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橄欖綠色,頭頂和頸部帶有些淺藍色;前額、喉嚨和臉頰為淺\粉紅色;胸部和腹部為藍綠色;尾巴上方覆羽和尾部為藍紫色,尾巴內側覆羽橄欖黃色;背部和翅膀為淺橄欖綠色;翅膀覆羽為亮黃綠色,第3根飛行羽非常細長尖端類似小刀般;,尾巴內部黑色中間並帶有粉紅色;鳥喙紅色,虹膜橙色。母鳥頭頂顏色較淺,尾巴上方覆羽為藍灰色,第三跟飛羽沒有像公鳥般細長,翅膀覆羽偏綠,尾羽較短。幼鳥和母鳥體形相似,年幼的公鳥需要14到18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在所有的澳洲長尾鸚鵡中公主鸚鵡是外表最優雅嬌柔的種類之一,長尾及出眾的外表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它們不害羞,喜愛親近主人,尤其是手養的幼鳥。公鳥的尾羽通常比母鳥長6-8cm,頭頂的藍羽顏色較亮,在主要飛行羽的第三根尾端也較突出,而母鳥的背部、頭部、腰部的藍色部分較稀疏;國際間的圈養數量很多,但野外的數量已愈來愈少,主要歸因於棲息地的破壞與開發,還有人為捕捉的行為,受澳洲當地的法律保護,主要變種有藍化、黃化與白化3種。

公主鸚鵡平時相當喜歡在籠底活動,因此需要定期除蟲;此外,他們和同屬的超級鸚鵡和攝政王鸚鵡一樣比較容易感染眼疾,有時也會感染足部寄生蟲或是一種俗稱巴拉班氏麻痺症(Barraband paralysis)的疾病,因此維持環境衛生,提供多樣化的蔬果,多種維他命A、B、D、E,礦物質等,不要將種子堅果類當作主食比較能夠避免染病。

在野外公主鸚鵡是遷徙性很強的鸚鵡,棲息在沙漠地區中,因食物的充足與否而經常有遷徙的行為,它們會單獨、成對或一小群約15隻左右活動,偶爾會較多數量聚集,常在地上覓食,食物包括草類種子、花蜜、水果、漿果、花朵等,繁殖季節在9-1月間,或其它有下雨的季節,有時會集體築巢,求偶儀式十分吵雜及活潑,公鳥會豎起冠羽,張開尾羽地擺動身體。

喜愛築巢在河流邊尤佳利樹的樹洞中,一次約產下4-6顆蛋,孵化期約21天,5-6周後幼鳥羽毛長成,之後全家均會離開所居住的巢穴;人工飼養的公主鸚鵡不會吵鬧,剛進入新環境時不會害羞,能很快地適應飼主及環境,愛到地面上活動,易感染眼疾,尤其在溼熱的環境中特別容易發生,保持環境衛生是預防眼疾的工作之一,飼主最好也能替它們做定期的體內除蟲,公主鸚鵡一旦適應環境後即相當健康強壯。

棲息環境和習性:公主鸚鵡主要棲息於乾燥並充滿刺草的地區;開闊、多砂、並生長木麻黃以及合歡屬植物的的鄉村地區;桉樹灌木叢、沿著水源流經的草原地形或是平原等處。他們平時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偶爾食物充足的時候會聚集比較龐大的族群;平時會到地面上飲水和覓食野草的種子,這時他們的警戒心並不高,可以在有限距離內接近,其他時間則仍舊會待在樹上;平實為了尋找食物並無固定的覓食所在,會四處漫遊尋覓;飛行的速度相當快,即使飛行很遠的距離也能夠維持相當的高度,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銳的叫聲,因此相當顯而易見。

食物:公主鸚鵡主要以種子、草類植物種子、水果、漿果、堅果、花朵、花蜜、植被、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地理分布】 澳洲中西部的內陸地區,而它們分布範圍包含了世界上第2大的沙漠地區。

【繁 殖】

公鳥在繁殖期間比較吵雜,可以群養繁殖,母鳥通常比公鳥快成熟,所使用的巢箱深度至少60-65cm, 一窩約產3-6顆蛋,約需18至20天孵化,幼鳥在4-5周時羽毛長成,在6-7周大的時候幼鳥會離巢獨立行動 ,而在它們8至9個月大時兩性外表上的差異會慢慢地出現。

啄羊鸚鵡

【物種名稱】 啄羊鸚鵡

【又 名】 深山鸚鵡

【拉丁學名】 Nestor notabilis

【英文名稱】 Kea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 48公分(19吋)

亞種: 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

這種鸚鵡鳥體為橄欖綠色,每片羽毛均帶有黑色滾邊;頭頂和頸部為黃綠色,每片羽毛中均帶有深色的放射狀條紋;眼睛下方和後方分別有一塊深棕色的羽毛;胸部和腹部為淺棕綠色;背部下方為橘紅色,每片羽毛尖端均帶有黑棕色;翅膀內側覆羽為橘紅色;內側飛行羽帶有黃色條狀;尾羽藍綠色,尖端黑色,每片羽毛中間均帶有橙黃色;鳥喙細長彎曲為灰棕色;虹膜深棕色。母鳥的鳥喙比較短且沒有像公鳥那樣彎曲。幼鳥和成鳥體色相同,眼睛外圈帶有黃色,蠟膜和上鳥喙底色為黃棕色,幼鳥需要18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簡介】

啄羊鸚鵡(Kea)是紐西蘭境內特有的鳥種,生活於險峻寒冷的高山地區,由於他們時常發出類似『Keeaa』的沙啞叫聲,因此得名。由於他們大多在地面上活動,用雙腳跳躍式前進,動作滑稽逗趣,因此又被稱為「高山上的小丑」。他們棲息的環境相當險惡,加上食物有限,使的啄羊鸚鵡發展出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個性。他們是社會性相當高的鳥種,平時居無定所,大多是四處遊牧覓食;生性對任何新的事物都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必定會上前察看,這樣的天性也有助於他們迅速的發現任何可以果腹的食物。

這是紐西蘭南島上的一種大型鸚鵡。生活在稀木灌叢中,體形大,羽毛豐厚,主要呈綠色,喙又粗又長。除了具有其它鸚鵡的食性外,主要食昆蟲,螃蟹、腐肉。但也經常攻擊羊群,甚至跳到綿羊背上,它那強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腎上的脂肪並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鮮血淋淋,所以當地的紐西蘭牧民稱其為啄羊鸚鵡。

它們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每年春天,啄羊鸚鵡都會在高山上挖掘雛菊類植物,以及搜尋雪堆四周和巖石夾縫中是否有新長出來的植物嫩芽或是小昆蟲可以果腹。到了夏天,他們就在山上的矮樹或是灌木叢間尋找水果或是漿果、種子和花朵等。到了秋天,他們大多會待在山毛櫸林區中,覓食些嫩芽、樹葉和堅果;但是到了冬天這個最嚴苛的時節,他們會尋找死去動物的遺骸,挖出最具能量的內臟和脂肪部份食用,以便熬過大自然最嚴酷的考驗。

【棲息環境和習性】

啄羊鸚鵡主要棲息於紐西蘭山區森林、以及亞高地灌木從林區,介於300米到2000米的高地;也時常出沒於山區露營區。在繁殖季他們大多成對或是組成至多10隻的小群體;到了秋天,幼鳥們會組成高達100隻的族群。生性活愛玩,相當容易信任人類並且十分好奇,樂於接受任何人手中的食物;平時喜歡在地面活動,破壞力十足,時常對汽車的橡膠輪胎和雨刷、露營小屋、和營區的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害;有著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有些鳥甚至會居住於雪線上的高度。

【食物】

啄羊鸚鵡主要以樹葉、水果、漿果、草根、植被、花蜜、昆蟲、蠕蟲、幼蟲、動物死屍、營區的垃圾、人類給予的各式食物等為食。

【地理分布】

棲息地:紐西蘭南部島上的山區、墨爾本、海拔600-2000m的紐西蘭南島高山中,從馬爾堡、尼爾森到峽灣區都有其蹤跡。

【繁 殖】

他們在野外主要的繁殖季為7月到隔年1月,會在巖石之間的縫隙、樹木根部下方以及枯死樹木的縫隙中築巢;人工豢養的啄羊鸚鵡相當容易繁殖,一次會產下3到4枚卵;孵化期為29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10周,幼鳥離巢獨立後數周就應該和親鳥分開。

卡卡鸚鵡

【物種名稱】 卡卡鸚鵡

【又 名】 卡卡啄羊鸚鵡、白頂啄羊鸚鵡

【拉丁學名】 Nestor meridionalis

【英文名稱】 Kaka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42到46公分不等(16.5吋到18吋)

亞種:目前有一種已知亞種為Northern Nestor(Nestor m. septentrionalis)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棕綠色;前額、頭頂、頸部為灰白色;有時候有些羽毛尖端帶有深綠;頸部和腹部為紅棕色,頸部後方偏深紅色,邊緣帶有黃色和深棕色;胸部橄欖棕色;耳羽橘紅色;臀部、尾巴上方和內側覆羽為紅色,定帶有深棕色的滾邊;翅膀內側覆羽和飛行羽內側為深紅色;尾巴棕色,尖端淺色;鳥喙灰棕色;虹膜深棕色。母鳥的鳥喙比較短且沒有像公鳥那樣彎曲。幼鳥下喙帶有黃褐色的斑紋。

簡介:卡卡鸚鵡(Kaka)是啄羊鸚鵡(Kea)的表親,也是Nestor家族中的成員之一。他們的外表和啄羊鸚鵡非常相似,有著彎曲的鳥喙和暗淡的羽色,由於外型並不討喜,因此在寵物市場和繁殖界鮮少見到他們的蹤跡。由於他們體型碩大,動作並不靈活,加上對人類戒心不強,因此一直以來都是毛利人最重要的食物來源。毛利人會利用誘餌鳥以及樹叉等工具來誘捕卡卡鸚鵡,人類的大量捕捉加上棲息林地大幅縮減,使的卡卡鸚鵡的數量大幅減少,如今他們僅棲息於紐西蘭的第三大島史都華島(Stewart)和幾個大島上。史都華島附近不遠的石蓴島(Ulva Island)上的保護區是他們最後的庇護天堂,島上沒有任何外來物種和掠食者等天敵,害羞的卡卡鸚鵡也得以在此重新建立他們的族群。

卡卡鸚鵡生性相當活潑好動,個性相當溫馴友善,在某些島上的卡卡鸚鵡甚至樂意接受觀光客用手餵食。他們的叫聲粗啞刺耳,相當吵雜奇特,往往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輕易辨認出來。每天清晨和傍晚是他們會活躍的時有時甚至連多雲的天候下他們也相當好動;卡卡鸚鵡是體質相當強健的鳥種,通常可以忍受中歐和北歐寒冷的天候;人工豢養的卡卡鸚鵡數量相當稀少,由於他們平時喜歡在地面活動,因此要特別注意環境的衛生;此外,他們相當喜歡啃咬,所以必須定時提供新鮮的樹枝和木頭予其磨嘴。

卡卡鸚鵡的亞種北部卡卡鸚鵡(Northern Nestor)主要棲息於紐西蘭北部的島上和一些附近的島嶼上。他們的外型和卡卡鸚鵡(Kaka)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他們體色較深,頸部的紅羽面積較小且顏色較深;頭頂為灰色;背部和翅膀為深橄欖棕色,並帶有深色的滾邊。胸部為深棕色。體型略小,為42公分。

棲息環境和習性:卡卡鸚鵡主要棲息於森林地區、連接原生高地冠木叢林區;有時候也會前往公園、通常會避開人類居住的地區。在繁殖季他們大多成對或是以10隻左右的小群體聚集於樹梢;在清晨和晚間特別活躍,到了中午時分則非常安靜,大多休息避暑,到了晚上則又會活躍起來,有時候可以常聽見他們的叫聲。他們非常善於飛行,有時候會整群飛行於海上到鄰近島與覓食,然後傍晚才歸巢;他們有著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會在不同的島嶼之間來回,叫聲相當吵雜刺耳,在很遠的距離就可以聽見。

食物:卡卡鸚鵡主要以種子、植物嫩芽、花朵、樹木幼苗、花蜜、漿果、含有高蛋白質的昆蟲、樹皮等為食。

【地理分布】 棲息地:紐西蘭南部的島上、沿海的數個大島上也都有他們的蹤跡。

【繁 殖】

們在野外的繁殖季為9月到隔年3月;會在枯死的樹洞中築巢;人工豢養的卡卡鸚鵡數量比較稀少,難度較啄羊鸚鵡高,僅在紐西蘭當地有少數成功的例子;一次會產下3到4枚卵;孵化期為279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10周。

【保護級別】華盛頓公約I類保護動物。

頭罩鸚鵡

【物種名稱】 頭罩鸚鵡

【又 名】 胡迪鸚鵡、金肩頭罩鸚鵡

【拉丁學名】 Psephotus chrysopterygius dissimilis

【英文名稱】 Hooded Parro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依照不同亞種分別為26到28公分不等(10到11吋)

是金肩鸚鵡的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額頭、鳥喙和眼睛之間為檸檬黃色,到了臉頰上方漸漸變為黃綠和藍綠色;臉頰下方、喉嚨、胸部、身體兩側、臀部和尾巴上方覆羽為藍綠色;頭頂和頸部為黑色;頸部後方為黑棕色,並帶有藍色的滾邊;下巴帶有少許灰色;背部、背部下方、翅膀的小覆羽為灰棕色;腹部、尾巴內側覆羽和大腿為白底橘紅色,並帶有白色滾邊。翅膀彎曲地方、主要飛行羽覆羽、外側飛行羽、翅膀內側覆羽為藍色;翅膀中間覆羽為黃色;中間尾羽上方為古銅綠色,尖端為藍黑色。尾巴內側淺藍白;鳥喙灰白;虹膜棕色。母鳥體色為深綠,並帶有淺\古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為深黃白色;下巴、臉頰帶有淺灰色;胸部下方和身體上方兩側帶有些許藍綠色;臀部、尾巴上方覆羽為深藍綠色;身體下方兩側、腹部和尾巴內側覆羽為白色,並帶有淺\灰藍色;腹部中央帶有少許紅色;翅膀彎曲的地方、翅膀內側覆羽、主要飛行羽覆羽、翅膀外側覆羽、次要飛行羽為淺藍色;翅膀內側有時候會出現淺\色的斑紋。幼鳥和母鳥體色相同,年幼的公鳥臉頰帶有藍綠色,頭頂和頸部有些深棕色,腹部帶有較深的玫瑰粉紅,鳥喙偏黃。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金肩鸚鵡生性相當安靜,平時很少吵鬧;他們的語言能力也不佳,絕大多數都不會講話,但是叫聲婉轉動聽,旋律優美,是非常出色的鳴唱家。他們個性相當活潑,在過於狹小的籠中光吃不動很容易變的過度肥胖,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高熱量堅果類,同時提供他們比較寬廣的空間。儘管看似美麗溫柔,但是金肩鸚鵡攻擊性很強,尤其是繁殖期會相當兇悍,所以最好是成對單獨飼養為宜;平時他們相當喜歡玩水,飼主可以時常提供他們清水沐浴; 此外,他們喜歡啃咬,需要提供新鮮樹枝或是木頭等供其磨嘴玩樂。他們對於寒冷或是過於潮溼的氣候特別敏感,很容易生病,因此飼養環境需要特別注意溫度和溼度的控制。金肩鸚鵡平時幾乎都在籠底地面活動,很容易感染腸道寄生蟲或是黴菌性疾病,因此需要定期除蟲並且保持環境清潔。均衡的飲食、維他命A、B、D、E以及礦物質的補充也很重要。

金肩鸚鵡 — 它們在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時遭到大量的捕捉,而棲息地破壞使食物大為短縮、盜捕行為依舊存在,所以今日數量如此稀少,它們除了繁殖期後會移居至紅樹林外,一般來說是屬於定居性的鸚鵡,無明顯的遷徙行為,平時多單獨、成對或一小群家族成員一起活動,有時會聚集約30隻左右,飲水與覓食的時間集中在早上與傍晚,在一天中較炎熱的時候則待在樹梢間休息,多在地上覓食,金肩鸚鵡大部分都在4-8月時繁殖,築巢在地上的白蟻窩內,一窩約產5-7顆蛋,20天後孵化,幼鳥5周後羽毛長成。

這種鸚鵡應該只由有經驗的繁殖者或保育機構飼養繁殖,它們對其它種類甚至同類都十分具攻擊性與侵略性,必須成對分開飼養,生性活潑但不吵雜,喜愛洗澡,對於寒冷與潮溼的天氣較為敏感,飼主在它們的適應階段須多加留意,須定期為它們除蟲,以防寄生蟲感染,食物上大致同於一般的草原鸚鵡(Neophema),主要以各類混合種子為主食,再搭配穀物、小米慄、各種鮮的水果及綠色蔬菜;金肩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之一級保育類鸚鵡,需要靠保育以及人工繁殖來復育這些稀少的鸚鵡,使它們免於消失在野外甚至絕種的危機。

金肩鸚鵡的亞種頭罩鸚鵡(Hooded Parrot)又被稱作「胡迪鸚鵡」,他們主要棲息於北澳洲東北,從麥克阿瑟河到阿罕高原(Arnhem Land Plateau)。外型和金肩鸚鵡(Golden-shouldered Parrot)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他們的頭頂黑色延伸到整個頭的上半部;頸部和背部為深棕灰色;翅膀的小覆羽和中間覆羽為金黃色;頸部兩側和胸部上方為深藍綠色;胸部下方、腹部和大腿為藍綠色,鳥喙藍灰色。母鳥和金肩鸚鵡的母鳥外型相似,但是前額和頭頂為灰綠色,胸部下方、腹部和臉頰為淺灰綠色;背部下方和尾部上方覆羽為祖母綠,翅膀內側覆羽為藍綠色。幼鳥和母鳥外型相似,年幼的公鳥臉頰偶爾帶有些藍綠色,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羽色。

食物:金肩鸚鵡幾乎僅在地面覓食草類植物的種子,偶爾會前往樹叢中覓食。

【地理分布】

棲息地:約克角半島的南部和中部、昆士蘭北部。

【繁 殖】

金肩鸚鵡的繁殖並不容易,繁殖期時都十分具侵略性,必須成對飼養繁殖,母鳥在孵雛期間或幼鳥孵出後常常離開巢箱,有時會導致胎死蛋中或幼鳥冷死,有些母鳥有可能會在蛋孵出後幾小時即離巢,這些情形應特別注意,飼主最好在巢箱外加裝保暖設施,一窩約產4-6顆蛋,孵化期約19-20天,約5星期後幼鳥羽毛長成,7周大時即能獨立活動,不能讓幼鳥待在巢內太久,4周大前就須抓出手養,因為公鳥會對幼鳥很有攻擊性。

【保護級別】

金肩鸚鵡是《華盛頓公約》一級保育的澳洲長尾鸚鵡,野外數量很稀少,已屆瀕臨絕種的危機。由於農地開發等破壞棲息地的行為,而使草類種子等主食大量減少,加上一直有人暗中持續進行違法盜捕,使得這種稀有的鸚鵡數量日益減少,現今野外的金肩鸚鵡約有四個族群,每個族群約30-100隻,數量極為稀少,世界總數量可能不超過500隻,因為在野外數量受到很大的威脅;這種鸚鵡在國際間已不常見。

藍腰鸚哥

【物種名稱】 藍腰鸚哥

【又 名】 藍腰鸚鵡

【拉丁學名】 Forpus cyanopygius

【英文名稱】 Blue-rumped Parrotl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

【整體概述】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胸到下腹部黃色到綠色有明顯的分界;翅膀的覆羽為深綠色,有一圈黃邊;鳥喙底色為肉色,兩側尖端並帶有些黑色的小斑點;虹膜為黃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藍腰鸚哥鵡主要棲息於乾燥、熱帶的低緯度森林地帶,充滿棘叢和樹木的平原、以及緯度約2600米的松木山林區;有時候他們也會前往農耕區以及果園覓食。他們通常都成群活動,平常會聚集約20到30隻左右,群聚數量的多寡完全視食物的多寡充足與否而定,通常他們在清晨和黃昏往返棲息的樹木之間才會被看見,儘管他們飛行的高度比較高,但是仍然很容易被發現,因為他們的叫聲非常吵雜。

食物:藍腰鸚哥的主要食物為種子、水果、堅果、漿果等。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裡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地卡及巴布達、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

橙腹鸚鵡

【物種名稱】 橙腹鸚鵡

【又 名】 橙腹草原鸚鵡

【拉丁學名】 Neophema chrysogaster

【英文名稱】 Orange-bellied Parro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20公分(8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前額有一條藍色的帶狀羽毛,並帶有淺藍色滾邊;鳥喙和眼睛之間、臉頰前方為黃色;臉頰為深綠;胸部為淺\橄欖綠;腹部黃色,並且帶有亮橙色的羽毛區塊;尾巴內側覆羽和尾羽內側為黃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外側次要飛行羽覆羽為藍紫色;翅膀中間覆羽為淺藍;尾羽上方為綠色並帶有些淺\藍,外側為黃色;鳥喙灰棕色;虹膜深棕色。母鳥體色較深,背後零星的散布些深綠色的羽毛;前額的藍色羽毛並沒有淺藍色滾邊,腹部的橙色羽毛面積較小。幼鳥體色較深,腹部的橙色羽毛區塊面積較小,翅膀內側會有白色的斑紋。幼鳥的公母性別很難用目測判斷,幼鳥需要8到9個月才能長成像成鳥般體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橙腹鸚鵡主要棲息於小叢樹木分布的多沼澤區、在隱蔽海岸後的沿海植被區、草原地區、含鹽分的牧地、有時候也會前往當地的向日葵園中。在繁殖季他們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由於體色和周遭環境融合的相當好,因此難以被發現;他們是相當合群的鳥種,在群體中鮮少發生爭執或是爭吵;有時候會和同屬中的優美鸚鵡(Elegant Parrot)和藍翅鸚鵡(Blue-winged Parrot)一起集結活動,生性膽小害羞,無法接近;如果受到驚擾,他們會馬上飛到很高的空中,然後夾雜著不滿的抱怨聲前往鄰近地區,如果警報仍然持續的話,他們就會飛離該區;他們平時喜歡棲息在電線桿或是電線上;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會在塔斯馬尼亞島和鄰近島嶼之間來回;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會從9月待到隔年2月;飛行的速度相當快,並且會伴隨相當輕柔的叫聲連絡同伴。

食物:橙腹鸚鵡主要以各種草類植物的種子、植被、花朵、漿果、水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地理分布】 棲息地:塔斯馬尼亞的西南部沿海地區、澳洲東南等沿海地區

【保護級別】橙腹鸚鵡(Orange-bellied Parrot)為華盛頓公約組織附錄一的一級保育類物種。

黃色玫瑰鸚鵡

【物種名稱】 黃色玫瑰鸚鵡

【又 名】 黃玫瑰鸚鵡

【拉丁學名】 Platycercus flaveolus

【英文名稱】 Yellow Rosella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紐澳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33公分(13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淺黃色;前額為橘紅,臉頰兩側為深藍色,背部和翅膀的羽毛為黑色,並帶有很寬的淺\黃色滾邊,許多鳥的胸部上方和喉嚨帶有紅色;翅膀中間覆羽為黑色,翅膀內側覆羽和外側飛行羽為藍色;尾巴覆羽上方和背部下方為深黃色;上方尾羽中間為藍色,並且帶有些綠色,外側羽尖為淺藍;尾巴內側灰色,羽尖淺\藍;鳥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母鳥的胸部上方和喉嚨帶有較多的紅羽,翅膀內側通常帶有白色的條紋,鳥喙比較細窄。幼鳥體色較深,背部為橄欖綠,胸部和腹部為淺黃綠色;通常翅膀內側也會有淺\色條紋,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成鳥般體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黃色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狹長林區、桉樹屬常綠喬木叢生的樹叢、沿著河岸或是水源經過的地區;有時候他們也會前往連接農耕區的馬利「Mallee」植被區覓食。平時他們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大部分被人看見的時候均是在地面上或是桉屬植物最外緣的枝幹上覓食;在濃密林中活動的時候,身體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因此並不容易察覺;有時候會和當地的超級鸚鵡(Superb Parrots)和瑪莉環頸鸚鵡(Mallee Ringneck Parrot)一起集結活動,偶爾會因為尋找食物而四處遊牧;他們的個性較其他玫瑰鸚鵡來的內向,叫聲也比較沒有那樣吵雜,如果平時受到驚擾,會整群驚叫著飛離;飛行時會強力的拍動翅膀,並不像其他玫瑰鸚鵡那樣成波浪狀,有時候飛行一段很長的距離仍然能夠維持相當的高度;飛行時會伴隨刺耳的鳴叫,聲音類似深紅玫瑰鸚鵡(Crimson Rosella),但是音頻略高。

食物:黃色玫瑰鸚鵡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有時會前往農耕區覓食,但是並不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地理分布】 棲息地:澳洲西南

,
同类文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鏟屎官最近聞到自家的貓咪散發出一股臭味,久久揮散不去,走哪帶哪。 貓咪也開始頻繁在地上摩擦自己的屁股,這是貓咪需要擠肛門腺了嘛? 鏟屎官立刻就某度了一下,結果有人說要擠!有人說不要擠!這給人整暈乎了,到底是擠還是不擠啊! 本篇文章就幫鏟屎官們理理清楚,先出結論:不用擠!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那救狗一命呢? 天熱了 小動物們都很愛折騰啊 論壇上剛來了一隻最不要臉的邊牧犬 現在又有了一隻錯估自己頭型 伸進欄杆卻出不來的流浪狗 …… (拍的略糊,可這小眼神看著又慘又想笑) 東論網友@quyd拍攝 終於,這副慘狀引來好心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2021年還剩下幾天就將成為過去式,而未來式的2022年也是站在了接力點前,而伴隨著2022年虎年的到來,關於漫威這段時間的很多消息傳聞也是不斷湧現出來,有關於後續的項目作品的,也有關於之前漫威項目新消息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漫威這段時間都有哪些新消息曝光: 【1】8個漫威秘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家裡養了狗,那真就是隨時準備迎接新驚喜,尤其是柯基這種渾身上下散發著「智慧」氣質的狗狗。 這隻超可愛的柯基叫作Cartier,它的主人在泰國大城經營著一家咖啡館兒,平時它就跟主人在店裡呆著,四處遛遛什麼的。 前幾天主人像往常一樣讓Cartier出門自己上廁所然後等它回來。結果等了好久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前言:收到顯示器,黑色背景下全是彩色亮點,換貨; 不過27寸4K的屏幕,用電腦真的爽,比筆記本爽多了,雖然我這個筆記本是16寸的。01 10元貓超卡又來? 一、活動概覽 活動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eries/activity/serv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在最新的特攝雜誌上,出現了比較有趣的劇照,首先就是關於女騎假面騎士娜貓的新形態。雖然是女騎,但其實她的新形態比較少,目前一直都是在使用這個節拍形態,終於有了新的形態了。另外就是之前因為基洛利而下線的假面騎士棕熊,似乎並沒有死亡,然後再度歸來。然後就是假面騎士極狐和邪魔徒的立場了,似乎是合作了?因為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2021年5月10日,Hub City Animal Project宣布展出一座銅像,以紀念「世界上最聰明的狗狗」——Chaser。 她有多聰明呢?她在1歲時就能記住約4百個單詞,在三歲時,她的詞彙量已經超過了一千個! Chaser飼主的女兒Bianchi還說道,除了知道哪個單詞對應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截止6月20日23:59,天貓「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與往年鋪天蓋地的宣傳相比,今年整個活動周期都顯得有些安靜,平臺方甚至沒在活動結束第一時間發布最終成交額數據。這不免讓人忐忑:今年的行情是否很差? 從玩具業來看,不是很樂觀。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記者從部分廠商處獲悉,由於疫情對經濟造成的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在眾多想生兒子的家庭中,不全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有些夫妻感覺養女兒後經歷失望和傷心,許多方面要比養男孩更操心。 可女兒不是一直被稱為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嗎?為何會有人這樣比喻女兒呢?這不得不提有些女孩總在感情中犯傻的情況。 不久前的假期我參加了多場婚禮,現場有許多新娘新郎的長輩,在一聲聲祝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金剛鸚鵡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圖據《國家地理》網站 金剛鸚鵡是色彩豔麗的大型鸚鵡,羽毛五彩斑斕,像彩虹一樣漂亮。平均體長在90-100釐米左右。它們智商很高,模仿能力超強,平均壽命有65年之久。由於廣受喜歡,金剛鸚鵡長期以來成為不法分子走私的對象。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