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
2023-11-30 01:41:06
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以下是小編為您推薦2017中學生春節作文600字:貼春聯,歡迎閱讀。
篇一:貼春聯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除夕這天,大街小巷都充滿歡聲笑語,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除夕這天,是人們最忙但也是快樂的一天,下午,我跟媽媽從集市買來了春聯,很鄭重地拿來剪刀、膠帶等東西。幫忙貼春聯啦。
大家知道春聯是什麼嗎?春聯最初是叫做「桃符」,在周代時出現,桃符是指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後漢書·禮儀志》有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到了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出現了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的事。《宋史·蜀世家》有記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副春聯。到了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就有描寫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只不過不同的是由桃木板改成了紙張——春貼紙。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此後春聯沿習成為了習俗,源遠流長。
新年嘛,當然要除舊迎新啦,所以要把舊的春聯先用手撕下來,舊的春聯好難撕啊,我用小刀、水、抹布等對付它,終於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把它給除得乾乾淨淨的。我把膠帶撕開,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後想貼在春聯上,但問題來了,「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丈二摸不著頭腦,爸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說:「春聯講究平仄,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聲哦。」「哦」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最後幫助爸爸把春聯給貼好啦,紅彤彤的對聯充滿喜慶,它寄託了我們對新一年美好的願望。
篇二:貼春聯
往年過春節時,我總發現,不少人家門上的「福」字都倒貼著。今年貼春聯,我「當家作主」,把鮮紅的「福」字堂堂正正地貼在我家的門上!
年三十那天,爸爸貼春聯,我當助手;奶媽邊包餃子,邊:兼任「我和爸爸的「顧問」。剛貼完門聯,「顧問」就提醒我們:「別忘了,「福」字倒著貼!」我問:「好好的「福」字,為什麼偏著倒著貼呢?」奶奶笑了:「小豪,你沒聽人家說」福倒(到)了」嗎?圖個吉利唄!」爸爸是個老好人,他邊抹漿糊邊說「漿糊話」:「倒著正著都是「福」,就聽老人家的……」說著,他拿起「福」字,就要倒著往門上貼,「慢!」我學著港臺電視劇中人物的動作、腔調,攔住了爸爸,「待我向奶奶問個明白。」爸爸住了手,「行。聽誰的都是「福」。「怎麼不貼啦?」「顧問」粘著兩手麵粉,遙控指揮,「貼,倒著貼!」我急了,嚷起來:「奶奶,您這是迷信!」「胡扯!」奶奶一翻眼,「大年小節的,小孩子家,不要亂說!貼,給我倒著貼……」只會「糊」的爸爸向我做了個鬼臉:「倒貼就倒貼……」
「慢找!」我攔住爸爸,急中生智,給奶奶來個將計就計,「奶奶,您想想:「福」倒著貼,不就是「福到頭」了嗎?我沒意見,反正「福到頭」不怎麼吉利。」「嗯?」奶奶一愣,連餃子都忘了捏了,自言自語道:「福到頭了,不就是沒有」福「了嗎?嗯……」「奶奶,」我乘機反守為攻,「這」福字朝上,全年順當;福字不歪,財源進來。您說,是倒貼……」「讓你當回家,作回主!」奶奶笑了,向我爸爸指揮手,「正貼,正貼……」
篇三:貼春聯
「喜叮鈴鈴——叮鈴鈴。」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的姐姐像個活鬧鐘似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她竄進我的房間,一邊尖聲尖氣地說:「陳連剛,我的弟弟,快起床吧!」一邊還拍打著我的臉蛋。還在熟睡中的我當然不會給她好臉色:「哼,真討厭。」說著,把頭往下埋了埋。突然聽到了爸爸的腳步聲,一個激靈跳了起來,風風火火地把衣服穿好,這時,爸爸也進來了,說:「快來幫我貼春聯。」說著便下了樓。我聽了,打著哈欠很不情願地下去當「小二」去了。
爸爸早早準備好春聯,我一手拿剪刀,一手拿著膠布,跟屁蟲似的隨著爸爸東跑西顛。可是貼春聯卻又把爸爸這個「老手『給難住了。說來真巧,爸爸拿的春聯不管哪個先讀都很順口,爸爸急忙去找姐姐,姐姐卻擺擺手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然後進屋去和電視「奮鬥」。爸爸又問我怎麼貼,我讀了一讀,嗨,還真就把我難住了,但我還是裝出一副學富五車的樣子,摸了摸腦袋而後裝模作樣地看看了,隨手指了一個。這時,奶奶剛巧從廚房出來,看見這一情形,逗趣地說:」我家陳連剛長能耐了呀,以後春聯就讓二子貼吧!聽了這話,我得意地直哼哼,而後搖頭擺尾地去幫爸爸了。快,給我一塊膠布。「我一時不適應用大膠布,一不小心把撕下來的粘起來了,手忙腳亂地弄著,爸爸著急了,著急下來弄了一塊,我也學著爸爸樣子又弄了一塊,遞給爸爸。爸爸往後走了幾步,沒歪,又繼續把春聯貼完。我呢。總是表現得手忙腳亂的,不是膠布的「頭」又沒了,搞得滿頭大汗。
終於,春聯貼好了,我擦了擦汗,看到那一片紅的家中,頓時感受到了春節那紅火
篇四:貼春聯
春節,大家都會幹一件眾所周知的事兒,對啦,那就是——貼春聯!
今年,媽媽工作的單位發來了一副新春聯,我喜出望外,顧不上早飯吃了一半,
放下叉子,催外公現在就把新對聯貼上。外公大概真的是想把它貼上吧,馬上開始準備了。
我們來到了門口,外公提來了一個比較大的罐子和一把毛刷,肩上還扛著一個大梯子。罐子裡裝的是什麼?不管了不管了,說幹就幹,不推辭啦,外公拿起那個大罐子,把蓋在上面蓋子掀開,我把頭探過去一看,呵,原來是一罐糨糊。
外公先把梯子架好,然後提著那個大肚皮兒的傢伙和那個除了柄是橙色下面全是毛的東西,爬上了梯子,此時,我的眼睛睜得要多大有多大,明明重心在另一邊呀,怎麼不會倒呢?外公又拿起那把毛刷,沾了沾糨糊,使糨糊粘在毛刷上,接著把那個盛糨糊的罐遞給了我,喲,真不輕啊。我看見外公在門兩邊的牆壁上來回地刷,那些黏黏的東西,立刻又爬到上面去了。不一會兒,做工靈巧的外公就刷好了,靠近門的兩邊全都是白白的。我把對聯從包裝袋中取出來,將折成正方形的對聯打開,上方遞給外公,我則捏著下方,一對,呀,對聯還比刷的地方長出一大段!沒辦法,外公估量了一下這對對聯的長度,又重新把不夠的部分沾上糨糊,然後再把對聯貼上去。
就這樣,我們又用同樣的方法貼上那一邊,大功造成了!咦,怎麼感覺少了什麼?哦,橫批沒貼啊。我剛把橫批從包裝袋上取出來,外婆就跑來了,「小猴子,吃飯呢又跑去幹嘛?早飯還沒吃在這貼春聯……」我趕緊又跑去廚房了,不然又會聽到許多說教,「真可惜,沒有看到橫批是怎麼貼上去的,橫批貼的地方比較高,所以……」
外婆來了,我趕緊閉上了我的嘴巴,往嘴裡扒了兩口早餐。不管怎麼說,貼春聯也是有趣的事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