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
2023-11-02 07:28:52
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提供定位裝置,並將觸摸板定位於該定位裝置上;步驟2、提供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包括調節裝置及樞接於調節裝置上的承載板;步驟3、將軟性線路板定位固定於承載板上;步驟4、旋轉承載板將軟性線路板置於所述觸摸板上;步驟5、通過調節裝置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對位精度;步驟6、將軟性線路板貼合於觸摸板上。本發明通過旋轉承載板的方式將軟性線路板置於觸摸板上,有效降低貼合難度,提升貼合效率;並通過調節裝置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橫向、縱向及斜度的精度,精確的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位置精度,進而保證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貼合精度。
【專利說明】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軟性線路板的貼合製程,尤其涉及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軟性線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又稱柔性印刷電路板,撓性線路板,簡稱軟板,是以聚醯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製成的一種具有高度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的特點。主要使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數位相機、液晶顯示模組(Liquid CrystalDisplay Module, LCM)等很多產品。
[0003]現有的FPC均是通過人工手動對位貼合於顯示面板、觸摸板等物件上,但由於人工手動對位的精準度較低,越來越不能滿足現有電子產品的精準度(IOu精度)的要求,且手動對位耗時較長,生產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不利於成本控制。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操作簡單,能精確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位置精度,進而保證貼合精度,提高產品品質。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步驟1、提供定位裝置,並將觸摸板定位於該定位裝置上;
[0007]步驟2、提供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包括調節裝置及樞接於調節裝置上的承載板;
[0008]步驟3、將軟性線路板定位固定於承載板上;
[0009]步驟4、旋轉承載板將軟性線路板置於所述觸摸板上;
[0010]步驟5、通過調節裝置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對位精度;
[0011]步驟6、將軟性線路板貼合於觸摸板上。
[0012]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層疊設置的縱向調節模塊、橫向調節模塊及斜度調節模塊;所述縱向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縱向位置關係;所述橫向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橫向位置關係;所述斜度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斜度位置關係。
[0013]所述縱向調節模塊包括:基座、滑動安裝於基座上的第一滑塊、安裝於基座上的第一調杆及安裝於基座與第一滑塊上的第一復位裝置;所述橫向調節模塊包括:滑動安裝於第一滑塊上的第二滑塊、安裝於第一滑塊上的第二調杆及安裝於第一與第二滑塊上的第二復位裝置;所述斜度調節裝置包括:樞接安裝於第二滑塊上的第三滑塊、安裝於第二滑塊上的第三調杆及安裝於第二與第三滑塊上的第三復位裝置。
[0014]所述基座上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塊上對應第一滑槽設有第一導柱,所述第一滑槽縱向設置,所述第一導柱在所述第一滑槽內縱向移動。[0015]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塊上對應該第二滑槽設有第二導柱,所述第二滑槽橫向設置,所述第二導柱在所述第二滑槽內橫向移動。
[0016]所述第二滑塊上設有圓孔,所述第三滑塊上對應該圓孔設有圓柱,所述圓柱在所述圓孔內轉動。
[0017]所述第一、第二與第三調杆均為螺旋調微器;所述第一、第二與第三復位裝置均為復位彈簧。
[0018]所述軟性線路板承載裝置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固定安裝於所述調節裝置上,所述承載板樞接安裝於該連接板上。
[0019]所述承載板上設安裝槽,所述軟性線路板安裝於該安裝槽內。
[0020]所述承載板上還設有一手柄,所述承載板通過該手柄實現相對於調節裝置的旋轉。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通過旋轉承載板的方式將軟性線路板置於觸摸板上,將液晶顯示面板的軟性線路板置於承載板下方,有效降低貼合難度,提升貼合效率;並通過調節裝置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橫向、縱向及斜度的精度,精確的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位置精度,進而保證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貼合精度,提升了產品品質。
[0022]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徵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
[0024]附圖中,
[0025]圖1為本發明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的流程圖;
[0026]圖2為實現本發明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的治具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27]圖3為實現本發明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的治具的立體組裝結構示意圖;
[0028]圖4為實現本發明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的治具的承載板翻轉後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
[0030]請參閱圖1至圖4,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步驟1、提供定位裝置(未圖示),並將觸摸板(未圖示)定位於該定位裝置上。
[0032]步驟2、提供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包括調節裝置20及樞接於調節裝置20上的承載板40。
[0033]所述調節裝置20包括層疊設置的縱向調節模塊22、橫向調節模塊24及斜度調節模塊26。[0034]步驟3、將軟性線路板定位固定於承載板40上。
[0035]所述承載板40上設安裝槽402,所述軟性線路板安裝於該安裝槽402內。
[0036]步驟4、旋轉承載板40將軟性線路板置於所述觸摸板上。
[0037]所述承載板40上還設有一手柄404,所述承載板40通過該手柄404實現相對於調節裝置20的旋轉。
[0038]步驟5、通過調節裝置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對位精度。
[0039]所述縱向調節模塊22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縱向位置關係;所述橫向調節模塊24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橫向位置關係;所述斜度調節模塊26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斜度位置關係。
[0040]具體地,所述縱向調節模塊22包括:基座222、滑動安裝於基座222上的第一滑塊224、安裝於基座222上的第一調杆226及安裝於基座222與第一滑塊224上的第一復位裝置228 ;所述橫向調節模塊24包括:滑動安裝於第一滑塊224上的第二滑塊242、安裝於第一滑塊224上的第二調杆244及安裝於第一與第二滑塊224、242上的第二復位裝置246 ;所述斜度調節裝置26包括:樞接安裝於第二滑塊242上的第三滑塊262、安裝於第二滑塊242上的第三調杆264及安裝於第二與第三滑塊242、262上的第三復位裝置266。
[0041]進一步地,所述基座222上設有第一滑槽223,所述第一滑塊224上對應第一滑槽223設有第一導柱(未圖示),所述第一滑槽223縱向設置,所述第一導柱在所述第一滑槽223內縱向移動;所述第一滑塊224上設有第二滑槽225,所述第二滑塊242上對應該第二滑槽225設有第二導柱(未圖示),所述第二滑槽225橫向設置,所述第二導柱在所述第二滑槽225內橫向移動;所述第二滑塊242上設有圓孔243,所述第三滑塊262上對應該圓孔243設有圓柱(未圖示),所述圓柱243在所述圓孔內轉動。
[0042]步驟6、將軟性線路板貼合於觸摸板上。
[0043]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滑槽與導柱的具體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而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0044]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通過旋轉承載板的方式將軟性線路板置於觸摸板上,將液晶顯示面板的軟性線路板置於承載板下方,有效降低貼合難度,提升貼合效率;並通過調節裝置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橫向、縱向及斜度的精度,精確的調節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位置精度,進而保證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貼合精度,提升了產品品質。
[0045]以上所述,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提供定位裝置,並將觸摸板定位於該定位裝置上; 步驟2、提供承載裝置,該承載裝置包括調節裝置及樞接於調節裝置上的承載板; 步驟3、將軟性線路板定位固定於承載板上; 步驟4、旋轉承載板將軟性線路板置於所述觸摸板上; 步驟5、通過調節裝置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的對位精度; 步驟6、將軟性線路板貼合於觸摸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層疊設置的縱向調節模塊、橫向調節模塊及斜度調節模塊;所述縱向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縱向位置關係;所述橫向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橫向位置關係;所述斜度調節模塊用於調節所述軟性線路板與觸摸板之間的斜度位置關係。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縱向調節模塊包括:基座、滑動安裝於基座上的第一滑塊、安裝於基座上的第一調杆及安裝於基座與第一滑塊上的第一復位裝置;所述橫向調節模塊包括:滑動安裝於第一滑塊上的第二滑塊、安裝於第一滑塊上的第二調杆及安裝於第一與第二滑塊上的第二復位裝置;所述斜度調節裝置包括:樞接安裝於第二滑塊上的第三滑塊、安裝於第二滑塊上的第三調杆及安裝於第二與第三滑塊上的第三復位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座上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塊上對應第一滑槽設有第一導柱,所述第一滑槽縱向設置,所述第一導柱在所述第一滑槽內縱向移動。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滑塊上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塊上對應該第二滑槽設有第二導柱,所述第二滑槽橫向設置,所述第二導柱在所述第二滑槽內橫向移動。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滑塊上設有圓孔,所述第三滑塊上對應該圓孔設有圓柱,所述圓柱在所述圓孔內轉動。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第二與第三調杆均為螺旋調微器;所述第一、第二與第三復位裝置均為復位彈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軟性線路板承載裝置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固定安裝於所述調節裝置上,所述承載板樞接安裝於該連接板上。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板上設安裝槽,所述軟性線路板安裝於該安裝槽內。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摸板貼合軟性線路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承載板上還設有一手柄,所述承載板通過該手柄實現相對於調節裝置的旋轉。
【文檔編號】H05K3/30GK103491718SQ201310422755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成小定 申請人:無錫博一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