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09:56 1
專利名稱: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水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市再生水開發 利用技術。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和人口的激增,使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
水資源始終制約和影響人類的生活與發展。有資料顯示,在我國目前近700座 城市中缺水的高達400座以上,而其中有近IOO座城市嚴重缺水。對水資源的 供需關係失衡已成為我國城市化推進過程中的一個瓶頸。以北京為例,全市水 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全國人均佔有量1/6,而其年用水量已達42億立方米,每 年大約缺水7~10億立方米。由於水資源的短缺,近年來城市供水水價持續上 漲。國家標準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全國城城市排放總量為3610118立 方米,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能力1788737立方米。 一般情況下,Jt成鎮供水經4吏 用後,有80%轉化為汙水,經收集處理後,其中70%是可以再次循環使用的。 同時,城市汙水又是一個溫差相對穩定的冷熱源系統,處理後的再生水經過儲 存和循環回用,可以在現有供水量不變的情況下,使城鎮的可用水量增加到任
意需要的數量,這是一筆無法估量的巨大資源。
然而,城鎮生活汙水絕大部分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就排入江河湖海,造成了 汙水資源的浪費。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城市汙水的再生利用是開源節流、減 輕水體汙染、改善生態環境、解決城市缺水的有效途徑之一。提高水資源的利 用率和實施汙水資源化是保證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能夠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輕城市用水壓力。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 包括再生水循環單元,所述再生水循環單元與一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所述再生水循環單元包括再生汙水管、汙水處理廠和再生水循環管,所述 再生汙水管與汙水處理廠的入口連接,所述汙水處理廠的出口與再生水循環管 連接,所述再生水循環管與所述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所述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包括冷卻水管、地源熱泵、空調水管和用戶風 機盤管,所述冷卻水管一端與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地源熱泵 連接,所述用戶風機盤管通過所述空調水管與所述地源熱泵連接。
所述汙水處理廠通過一再生水排水管與城市河流連接。
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還與一中水利用單元連接。
所述中水利用單元包括中水供水管和第二閥門,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通過所 述第二閥門與中水供水管連接。
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還與一再生水儲水單元連接。
所述儲水利用單元包括中水供水管和第三閥門,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通過所 述第三閥門與儲水供水管連接。
所述再生水循環單元與至少一個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將城市再生水作為城市採暖製冷和供熱水冷熱源, 利用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從再生水中提取低品位再生能源,轉化為城市採暖 製冷和供熱水所需要的高品位能源,因此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減輕城 市用水壓力,同時還極大地降低了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的建設成本,擴大了 節能技術應用範圍,減少了城市的熱島效應。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 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包括再生
水循環單元1,該再生水循環單元1與一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連接。
具體地,上述再生水循環單元1包括再生汙水管11、汙水處理廠12、再生 水循環管13、泵站14和再生水排水管15。再生汙水管11與汙水處理廠12的 入口連接,將城市汙水轉化成城市再生水。汙水處理廠12的出口與再生水循環 管13連接,泵站14設置於再生水循環管13上,再生水循環管11與低位熱能 利用系統單元2連接。通過泵站14將汙水處理廠12處理的再生水輸送至再生 水循環管13和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汙水處理廠12通過再生水排水管15 與城市河流16連接,經過循環後,多餘的再生水流入再生水排水管15,通過 一第一閥門17流入城市河流16。
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包括冷卻水管21、地源熱泵22、空調水管23和 用戶風機盤管24,冷卻水管21 —端與再生水循環管13連接,另一端與地源熱 泵22連接,用戶風機盤管24通過空調水管23與地源熱泵22連接。具體地, 冷卻水管21包括冷卻水供水管211和冷卻水回水管212,冷卻水供水管211和 冷卻水回水管212兩端分別與再生水循環管13和地源熱泵22連接,作為冷卻 水供水、回水循環管道。同樣,空調水管23也包括兩端分別與用戶風機盤管 24和地源熱泵22連接的空調供水管231和空調回水管232,作為空調水供水和 回水管道。為了將冷卻水或空調水泵入地源熱泵22,於冷卻水管21上設置有 一冷卻水泵25,於空調水管23上設置有一空調循環泵26。
再生水在冷卻水泵25的帶動下,通過冷卻水供水管211流入地源熱泵22
5並進行熱量交換,隨後在壓力的驅動下,通過冷卻水回水管212流入城市再生 水循環管道13。地源熱泵22將再生水中熱量(冷量)進行提升後,並通過空 調循環泵26、空調供水管231送入城市用戶的風機盤管24,與用戶室內空氣進 行熱交換,進行供暖或製冷。通過熱交換後,空調循環水通過空調回水管232、 空調循環泵26流回地源熱泵22,進行下一輪循環換熱。
再生水循環管13還可與一中水利用單元3連接,將再生水重複利用於城市 綠化和城市建設等場所。其中中水利用單元3包括中水供水管31和第二閥門 32,再生水循環管13通過第二閥門32與中水供水管31連接。再生水在泵站 14的壓力下,通過第二閥門32流入中水供水管31進入城市中水供水系統,以 利用再生水用於城市環境建設。
再生水循環管還可與一再生水儲水單元4連接,將再生水用於城市噴泉、 湖泊等儲水系統。該再生水儲水單元4包括儲水供水管41、儲水裝置42、第三 閥門43,再生水循環管13通過儲水供水管41與儲水裝置42連接,而第三閥 門43設置於儲水供水管41與再生水循環管13之間。再生水在泵站14的壓力 下,通過閥門43、儲水供水管41流入城市儲水裝置42,主要將再生水用於城 市噴泉、湖泊等儲水系統。
上述再生水循環單元1可以與至少一個〗氐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連接,因 此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可以設置多個,以充分地利用再生水。
因此,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將城市再生水作為城市採暖製冷和供熱水冷 熱源,利用4氐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2從再生水中提取^f氐品位再生能源,轉化為 城市採暖製冷和供熱水所需要的高品位能源,因此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 減輕城市用水壓力,同時還極大地降低了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的建設成本, 擴大了節能技術應用範圍,減少了城市的熱島效應。此外,利用中水利用單元 3和儲水單元4將再生水重複利用於城市綠化和城市建^:等場所,減少汙水排 放、節約水資源。通過城市再生水的利用大大緩衝了城市的熱汙染和用水壓力 等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 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包括再生水循環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水循環單元與一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水循 環單元包括再生汙水管、汙水處理廠和再生水循環管,所述再生汙水管與汙水 處理廠的入口連接,所述汙水處理廠的出口與再生水循環管連接,所述再生水 循環管與所述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低位熱能 利用系統單元包括冷卻水管、地源熱泵、空調水管和用戶風才幾盤管,所述冷卻 水管一端與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地源熱泵連接,所述用戶風 機盤管通過所述空調水管與所述地源熱泵連接。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汙水處理 廠通過一再生水排水管與城市河流連接。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水循 環管還與一中水利用單元連接。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中水利用 單元包括中水供水管,所述再生水循環管與中水供水管連接。
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水循 環管還與一再生水儲水單元連接。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再生水儲 水單元包括儲水供水管和儲水裝置,所述再生水循環管通過所述儲水供水管與 所述儲水裝置連接。
9、 如權利要求l-8任一項所述的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 再生水循環單元與至少一個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城市再生水利用系統,包括再生水循環單元,所述再生水循環單元與一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連接。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系統將城市再生水作為城市採暖製冷和供熱水冷熱源,利用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從再生水中提取低品位再生能源,轉化為城市採暖製冷和供熱水所需要的高品位能源,因此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還極大地降低了低位熱能利用系統單元的建設成本,擴大了節能技術應用範圍,減輕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和用水壓力。
文檔編號F25B30/06GK201386030SQ200920130848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7日
發明者巢民強 申請人:巢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