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8:54:21 3
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蛇含12份、雞血七10份、蟛蜞菊14份、毛水蘇12份、蛤蔞8份、禿瘡花8份、野冬青果14份、金獅藤12份、山臘梅16份、毛冬瓜12份、駱駝蓬8份、盾葉薯蕷6份、苔水花12份、三筒管15份、山菅蘭12份、天蓬子根12份、藤梨根10份、繡線菊14份、臭常山12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變應性血管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變應性血管炎(allergic vasculitis)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組織病理有白細胞核破碎,有皮膚損傷,也有多個內臟損傷。本病輕重不一,輕者僅有皮損,數周可愈,嚴重者可有多臟器受損,甚至危及生命。以下肢發生紅斑結節為主,有壓痛,也可伴有紫癜、紫癜性丘疹、風團、丘皰等皮損。發病因素較多而複雜,一般認為主要是由於藥物或感染引起。
[0003]對於變應性血管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0004]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0005]蛇含【來源】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蛇含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Arn.,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外感咳嗽,百日咳,咽喉腫痛,小兒高熱驚風,瘧疾,痢疾;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毒蛇咬傷,帶狀皰疹,疔瘡,痔瘡,外傷出血。
[0006]雞血七【來源】寥科寥屬植物中華抱莖寥,以根狀莖入藥。秋季採挖,洗淨,去粗皮,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瀉,活血止痛。用於菌痢,胃腸炎,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0007]膨蜞菊【來源】菊科膨蜞菊屬植物膨蜞菊Wedelia chinensis Merr.,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涼血平肝。用於預防麻疹,感冒發熱,白喉,咽喉炎,扁 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咯血,高血壓;外用治疔瘡癤腫。
[0008]毛水蘇【來源】唇形科水蘇屬植物毛水蘇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exBenth.,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曬乾。【功能主治】祛風解毒,止血。用於感冒,咽喉腫痛,吐血,衄血,崩漏,胃酸過多;外用治瘡癤腫毒。
[0009]蛤萎【來源】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假萎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葉或果實入藥。全株、根隨時可採;葉及果秋季採集,曬乾。【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祛風利溼,消腫止痛。用於胃腸寒痛,風寒咳嗽,水腫,瘧疾,牙痛,風溼骨痛,跌打損傷。
[0010]秀瘡花【來源】S粟科秀瘡花屬植物秀瘡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以全草入藥。春夏採集,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用於扁桃體炎,牙痛,淋巴結結核;外用治頭癬,體癬。
[0011]野冬青果【來源】桃金孃科蒲桃屬植物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L.) Skeels及短序蒲桃S.brachythyrsum Merr.etPerry,以果實入藥,其莖皮、葉也入藥。秋季採摘果實,曬乾,或幹後研粉。莖皮全年可採,切片曬乾。夏秋採葉。【功能主治】潤肺定喘。用於肺結核,哮喘。
[0012]金獅藤【來源】馬5?鈴科馬5?鈴屬植物柔毛馬5?鈴Aristolochia mollis Dunn,以根狀莖及根入藥。全年可採,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鎮痛。用於中暑腹痛,胃痛,腹痛下痢,風溼關節痛,毒蛇咬傷,高血壓病,皮膚溼疹。[0013]山臘梅【來源】臘梅科臘梅屬植物山臘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以葉入藥。
全年可採,以夏秋採收為佳,曬乾。【功能主治】解表祛風,清熱解毒。預防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治慢性氣管炎,胸悶。
[0014]毛冬瓜【來源】稱猴桃科稱猴桃屬植物毛花楊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以根、根皮及葉入藥。根全年可採,曬乾;夏秋採葉,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抗癌,消腫解毒。根:用於胃癌、乳癌、食道癌、腹股溝淋巴結炎、瘡癤、皮炎。根皮:外用治跌打損傷。葉:外用治乳腺炎。
[0015]駱騎蓬【來源】蔡藜科駱騎蓬屬植物駱騎蓬Peganum harmala L.,以全草及種子入藥。夏秋採全草,種子成熟時採,曬乾或鮮用。【功能主治】宣肺止咳,祛風溼,解毒。子:咳嗽氣喘。全草:外用治無名腫毒,風溼性關節炎。
[0016]盾葉薯菌【來源】薯菌科薯菌屬植物盾葉薯菌Dioscorea zingiberensisC.H.Wright,以根狀莖入藥。春秋採挖,去淨泥土,曬乾。【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用於癰癤早期未破潰,皮膚急性化膿性感染,軟組織損傷,蜂螫蟲咬。
[0017]苔水花【來源】蕁麻科冷水花屬植物苔水花Pilea japonica(Maxim.)Hand.-Mazz.,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洗淨曬乾,或鮮用。【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滲溼利尿。用於扁桃體炎,尿路感染,子宮頸炎,赤白帶下。
[0018]三筒管【來源】為馬5?鈴科馬5?鈴屬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etChun.,以塊根入藥。秋季採,洗淨切片,曬乾備用。【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瘡癤腫毒。
[0019]山菅蘭【來源】百合科山菅蘭屬植物山菅蘭Dianella ensifolia(L.)DC.,以根入藥。四季可採,洗淨,去皮曬乾。【功能主治】拔毒消腫。外用治癰瘡膿腫,癬,淋巴結結核,淋巴結炎。
[0020]天蓬子根【來源】為爺科`東莨菪屬植物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 Hemsl.的根。秋、冬採集,洗淨,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止痛。用於跌打損傷,關節疼痛,癱瘓,破傷風。
[0021]藤梨根【來源】本品為彌猴桃科植物彌猴桃的根。【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溼,利尿止血。用於風溼骨痛,以及黃疸等症。
[0022]繡線菊【來源】薔薇科繡線菊屬植物光葉繡線菊Spiraea japonica L.f.var.fortunei (Planch.) Rehd.,以根及嫩葉入藥。全年採根,洗淨曬乾;嫩葉夏季採。【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於目赤腫痛,頭痛,牙痛,肺熱咳嗽;外用治創傷出血。
[0023]臭常山【來源】芸香科臭常山屬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莖、葉入藥。根、莖四季可採,曬乾;葉夏秋採集,鮮用。【功能主治】清熱利溼,截瘧,止痛,安神。用於風熱感冒,風溼關節腫痛,胃痛,瘧疾,跌打損傷,神經衰弱;外用治癰腫瘡毒。
【發明內容】
[0024]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癒變應性血管炎的目的。
[002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26]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蛇含12份、雞血七10份、蟛蜞菊14份、毛水蘇12份、蛤萎8份、禿瘡花8份、野冬青果14份、金獅藤12份、山臘梅16份、毛冬瓜12份、駱駝蓬8份、盾葉薯蕷6份、苔水花12份、三筒管15份、山菅蘭12份、天蓬子根12份、藤梨根10份、繡線菊14份、臭常山12份。
[0027]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8]1、一般資料
[0029]發明人2010年6月-2012年10月間共收集90例變應性血管炎的門診患者,年齡26-62歲,病程1-4年。隨機分為:治療組65例,空白組25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30]2、試驗方法
[0031]2.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製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32]2.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33]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0034]3.1療效標準
[0035]痊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症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36]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37]表1兩組療效比較
[0038]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變應性血管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蛇含12份、雞血七10份、蟛蜞菊14份、毛水蘇12份、蛤萎8份、禿瘡花8份、野冬青果14份、金獅藤12份、山臘梅16份、毛冬瓜12份、駱駝蓬8份、盾葉薯蕷6份、苔水花12份、三筒管15份、山菅蘭12份、天 蓬子根12份、藤梨根10份、繡線菊14份、臭常山12份。
【文檔編號】A61P9/14GK103705693SQ20131060266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華洪萍 申請人:華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