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製造方法
2023-12-08 19:53:46 1
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包括用於供應熔融鋰的鋰熔融系統、用於將熔融鋰從鋰熔融系統輸送至置於收放卷系統中的基材上的輸送系統、用於供應基材的收放卷系統、用於向密封工作室提供鈍化氣體的鈍化氣體供應系統和密封工作室。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採用熔融鋰對基材補鋰,可以實現基材表面的安全、快速、均勻、定量、高效補鋰;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補鋰後的基材能夠長期保存,可大大減少工廠對於固體鋰粉顆粒的依賴,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有利於實現工業化生產。
【專利說明】—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鋰離子電池因其具有形狀多樣性、體積小、質量輕、尺寸薄、無記憶效應和比能量高等諸多優點,現在已被廣泛應用於筆記本電腦、手機、數字播放器、數位相機、可攜式錄像機和電動工具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並在將來的汽車電源、國家電網儲能方面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0003]隨著人們對電子產品理念的轉型,人們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鋰離子電池的負極使用的活性材料為石墨和矽基材料,使用這兩種活性材料製備的鋰離子電池,在首次充電時會在負極表面形成固體電解質膜,消耗一部分鋰離子,並且石墨與矽基材料自身還存在結構缺陷,為彌補這一缺陷還會消耗一部分鋰離子,最終致鋰離子電池的首次效率不能達到100%,石墨的首次效率為92%,矽基材料的首次效率只有65-85%,因此如果能將負極損耗的鋰離子在首次充電前補充進來,則可以大幅度提高鋰離子電池的首次效率和能量密度。
[0004]提高電池的首次效率是目前電池行業的研究方向,一些提高電池的首次效率的方法已被應用實踐。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2916164A公開了在惰性氣體保護氛圍內,將鋰粉溶解於有機溶劑聯苯或是二甲氧基乙烷中形成有機鋰溶液,再將有機鋰溶液噴灑或滴加在正極極片上,使有機鋰溶液中的鋰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鋰嵌入正極極片,然後乾燥正極片,實現補鋰的目的。再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2779975A將價格昂貴的包覆的金屬鋰粉通過加電壓及震動使金屬鋰粉附於極片上,然後通過冷壓極片達到補鋰的目的。該方法主要是通過靜電震動來實現,由於鋰粉很輕,易漂浮,而且對環境要求較高,此外,鋰粉易燃,會對操作人員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這種金屬鋰粉的價格昂貴,補鋰效率較低。
[0005]有鑑於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安全、快速、高效、均勻、定量補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安全、快速、高效、均勻、定量補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
[0007]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包括用於供應熔融鋰的鋰熔融系統、用於將熔融鋰從鋰熔融系統輸送至置於收放卷系統中的基材上的輸送系統、用於供應基材的收放卷系統、用於向密封工作室提供鈍化氣體的鈍化氣體供應系統和密封工作室;
[0009]所述輸送系統的一端與所述鋰熔融系統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擠壓模頭,並且所述擠壓模頭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內;[0010]所述鈍化氣體鈍化系統的一端設置有氣體噴嘴,並且所述氣體噴嘴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內;
[0011]所述收放卷系統包括背輥機構,並且所述背輥機構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內。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鋰熔融系統包括熔融罐、真空加熱器、外層保溫系統、抽真空系統、惰性氣體供應裝置、氣壓控制錶盤和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
[0013]所述真空加熱器設置於所述熔融罐的外壁和所述外層保溫系統之間;
[0014]所述抽真空系統、所述惰性氣體供應裝置、所述氣壓控制錶盤和所述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與所述熔融罐連接。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惰性氣體供應裝置和所述熔融罐之間設置有惰性氣體控制閥門。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輸送系統還包括輸送管道、輸送管道加熱器、輸送管道保溫系統、過濾器和壓力泵;
[0017]所述輸送管道加熱器設置於所述輸送管道的外壁和所述輸送管道保溫系統之間;
[0018]所述過濾器設置於所述輸送管道內;
[0019]所述壓力泵與所述輸送管道連接,並且所述壓力泵與所述輸送管道的連接口在所述過濾器和所述擠壓模頭之間。
[0020]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收放卷系統還包括用於纏繞待處理基材的放卷輥、放卷糾偏器、放卷張力調節機構、傳送張力調節機構、第一傳送輥、第二傳送輥、收卷糾偏器、收卷張力調節機構和收卷輥;
[0021]所述放卷糾偏器設置於所述放卷張力調節機構和所述放卷輥之間;
[0022]所述放卷張力調節機構設置於所述放卷糾偏器和所述背輥機構之間;
[0023]所述傳送張力調節機構、所述第一傳送輥、所述第二傳送輥和所述收卷糾偏器和收卷張力調節機構依次設置在所述背輥機構和所述收卷輥之間。
[0024]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鈍化氣體供應系統還包括鈍化氣體瓶、氣壓泵、控制部件、和氣體比例傳感器;
[0025]所述氣壓泵和控制部件依次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所述鈍化氣體瓶和所述氣體噴嘴之間;
[0026]所述氣體比例傳感器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所述鈍化氣體瓶和所述密封工作室之間。
[0027]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擠壓模頭和所述背輥機構相向設置並且二者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氣體噴嘴設置於所述間隙上方。
[0028]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背輥機構和所述擠壓模頭的內部均設置有加熱機構。
[0029]其中,所述熔融罐、所述輸送管道、所述壓力泵和所述擠壓模頭的材質均為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
[0030]其中,所述外層保溫系統和所述輸送管道保溫系統的材質均為矽酸鹽保溫材料;所述過濾器的目數為150-300目。[0031]作為本實用新型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真空加熱器和所述輸送管道加熱器的內部均設置有紅外管或電阻絲。
[0032]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33]本實用新型將熔融鋰和擠壓塗布融為一體,一方面,鋰融融系統將金屬鋰熔融後,通過輸送系統輸送至設置在密封工作室內的擠壓模頭內;另一方面,收放卷系統將基材輸送至設置在密封工作室內的背輥機構;擠壓模頭就將熔融鋰擠壓塗覆至待處理基材的表面,以此同時,設置在密封工作室內的氣體噴嘴將鈍化氣體噴在補鋰後的基材上,從而在金屬鋰表面形成一層鈍化膜,該鈍化膜可以防止金屬鋰與空氣發生反應,可以實現補鋰後並且經鈍化氣體鈍化的基材直接在空氣中收卷,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而且縮小所需的密封空間,簡化了裝置,並且設備出現故障時,方便工人維修。
[0034]此外,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控制熔融鋰通過擠壓模頭的速度、待處理基材的走速、背輥機構的溫度實現熔融鋰在待處理基材表面的均勻塗覆,以及間隙塗覆;可以根據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基材,操作方便、簡單、實用性更廣。
[0035]而且,採用熔融鋰對基材補鋰,可以實現基材表面的安全、快速、均勻、定量、高效補鋰;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補鋰後的基材能夠長期保存,可大大減少工廠對於固體鋰粉顆粒的依賴,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有利於實現工業
化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說明。
[003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熔融罐系統的橫向剖視圖。
[003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輸送管道系統的橫向剖視圖。
[0040]其中:1_鋰熔融系統,10-熔融罐系統,11-熔融罐,12-真空加熱器,13-外層保溫系統,14-抽真空系統,15-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6-氣壓控制錶盤,17-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
[0041]2-輸送系統,21-輸送管道,22-輸送管道加熱器,23-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4-過濾器,25-壓力泵,26-擠壓模頭;
[0042]3-收放卷系統,31-放卷輥,32-基材,33-背輥機構,34-第一傳送輥,35-第二傳送輥,36-收卷輥,37-收卷糾偏器,38-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9-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11-放卷糾偏器,312-放卷張力調節機構;
[0043]4-鈍化氣體供應系統,41-鈍化氣體瓶,42-氣壓泵,43-控制部件,44-氣體噴嘴,45-氣體比例傳感器;
[0044]5-密封工作室。
【具體實施方式】
[0045]如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包括用於供應熔融鋰的鋰熔融系統1、用於將熔融鋰從鋰熔融系統I輸送至置於收放卷系統3中的基材上的輸送系統2、用於供應基材的收放卷系統3、用於向密封工作室5提供鈍化氣體的鈍化氣體供應系統4和密封工作室5 ;
[0046]輸送系統2的一端與鋰熔融系統I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擠壓模頭26,並且擠壓模頭26置於密封工作室5內;
[0047]鈍化氣體鈍化系統4的一端設置有氣體噴嘴44,並且氣體噴嘴44置於密封工作室5內;
[0048]收放卷系統3包括背輥機構33,並且背輥機構33置於密封工作室5內。
[0049]其中,鋰熔融系統I包括熔融罐11、真空加熱器12、外層保溫系統13、抽真空系統14、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氣壓控制錶盤16和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真空加熱器12設置於熔融罐11的外壁和外層保溫系統13之間(如圖2所示)。其中,熔融罐11、真空加熱器12和外層保溫系統13統稱為熔融罐系統10,其中的熔融罐11屬於密封裝置,用於熔融金屬鋰,容積可跟據實際情況而定,且熔融罐11的材質為耐腐蝕、耐高溫且不與熔融鋰反應的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如316L或320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真空加熱器12用於加熱熔融罐11,以熔融金屬鋰,其溫度控制範圍為100-300°C,精度控制為+/_3°C ;外層保溫系統13包覆在整個真空加熱器12的外表面,用於對熔融罐11進行保溫,其材質為矽酸鹽保溫材料,以保證熔融罐系統10的外側溫度不高於60°C。
[0050]抽真空系統14、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氣壓控制錶盤16和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與熔融罐11連接。其中,抽真空系統14與熔融罐11連通,用於在熔融鋰之前,將熔融罐11內抽真空;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用於提供惰性氣體,如氦氣或者氬氣;氣壓控制錶盤16用於顯示熔融罐11內的真空值;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用於監測熔融罐11內的惰性氣體含量。
[0051 ] 其中,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和熔融罐11之間設置有惰性氣體控制閥門,用於控制惰性氣體與熔融罐11之間的連通,使熔融罐11內保持惰性氣體氛圍。
[0052]其中,輸送系統2還包括輸送管道21、輸送管道加熱器22、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過濾器24和壓力泵25。其中,輸送管道加熱器22設置於輸送管道21的外壁和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之間(如圖3所示);輸送管道21、輸送管道加熱器22、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統稱為輸送管道系統,輸送管道21與輸送系統2中所有其他部件之間的連接均需密封,用於輸送熔融鋰,其所用的材料為耐腐蝕、耐高溫且不與熔融鋰反應的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如316L或320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輸送管道加熱器22用於加熱輸送管道21,其設置於輸送管道21的外圍,其溫度控制範圍為100-300°C,精度控制為+/_3°C;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用於對輸送管道21保溫,保證輸送管道系統的外層溫度不高於60攝氏度,其材質為矽酸鹽保溫材料等保溫材料。
[0053]過濾器24設置於輸送管道21內,其為金屬過濾網或陶瓷過濾網,外層所用材料為耐腐蝕、耐高溫且不與熔融鋰反應的316L或320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該過濾器24優選為模塊化設計,方便拆卸、組裝。
[0054]壓力泵25與輸送管道21連接,並且壓力泵25與輸送管道21的連接口在過濾器24和擠壓模頭26之間。其中,壓力泵25為壓力流量泵,用於調節熔融鋰在輸送管道21中的流速,該壓力泵25所使用的材料為耐腐蝕、耐高溫且不與熔融鋰反應的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如316L,320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壓力泵25優選為模塊化設計,方便拆卸、組裝;擠壓模頭26能夠打開或關閉,寬度為200-600mm,並且還具有加熱功能,溫度控制範圍為150-230°C,精度控制為+/_rC,所用的材料為耐腐蝕、耐高溫且不與熔融鋰反應的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如316L或320鉻-鎳奧氏體不鏽鋼材料,擠壓模頭26應為模塊化設計,方便拆卸、組裝。
[0055]待處理的基材32經過擠壓模頭26時,可以通過控制熔融鋰從擠壓模頭26擠出的速度和待處理基材32的走速,控制在待處理的基材32上塗覆熔融鋰的量以及在基材前進方向上塗覆熔融鋰的位置,實現間隙補鋰。
[0056]其中,收放卷系統3還包括用於纏繞待處理基材32的放卷輥31、放卷糾偏器311、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第一傳送輥34、第二傳送輥35、收卷糾偏器37、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和收卷輥36 ;其中,背輥機構33和放卷輥31中至少一個為主動輥。
[0057]放卷糾偏器311設置於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和放卷輥31之間,用於糾正待處理基材32的傳送位置。
[0058]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設置於放卷糾偏器311和背輥機構33之間,用於調節從放卷輥31上放出的、經過放卷糾偏器311糾正位置的待處理基材32的平整度。
[0059]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第一傳送輥34、第二傳送輥35和收卷糾偏器37和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依次設置在背輥機構33和收卷輥36之間。其中,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用於調節補鋰後、並且經過鈍化氣體處理的基材32的平整度;第一傳送輥34和第二傳送輥35用於傳送補鋰後、並且經過鈍化氣體處理的基材32 ;收卷糾偏器37用於糾正補鋰後、並且經過鈍化氣體處理的基材32的傳送位置;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用於調節補鋰後的、並且經過鈍化氣體處理的基材32的平整度;收卷輥36用於收卷補鋰後、並且經過鈍化氣體處理的基材32。
[0060]其中,鈍化氣體供應系統4還包括鈍化氣體瓶41、氣壓泵42、控制部件43、和氣體比例傳感器45 ;
[0061]氣壓泵42和控制部件43依次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鈍化氣體瓶41和氣體噴嘴44之間;
[0062]氣體比例傳感器45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鈍化氣體瓶41和密封工作室5之間。
[0063]其中,鈍化氣體瓶41用於供給和儲存鈍化氣體,例如二氧化碳或二氧化氮;氣壓泵42用於控制鈍化氣體向密封工作室5供給氣體時的流速和流量;當密封工作室5內的惰性氣體充滿後,控制部件43能關閉氣壓泵42 ;當密封工作室5的氣體過充或是需要停機檢修時,控制部件43通過控制氣壓泵42控制氣體通過管道回到鈍化氣體瓶41內;氣體比例傳感器45用於監測密封工作室5中的惰性氣體含量。
[0064]鈍化氣體瓶41、氣壓泵42、控制部件43、氣體噴嘴44、密封工作室5和氣體比例傳感器45形成鈍化氣體的循環迴路。
[0065]擠壓模頭26和背輥機構33相向設置並且二者之間設置有間隙,氣體噴嘴44設置於間隙上方。背輥機構33與擠壓模頭26之間的間隙可根據補鋰厚度調節,背輥機構33同時起到加熱並傳送放卷輥31上放出的待處理基材32的作用。氣體噴嘴44最好是懸於背輥機構33上補鋰後的基材的32上方,用於將鈍化氣體噴在塗覆熔融鋰後的基材32上,在鋰表面形成鈍化膜,防止金屬鋰與空氣發生反應,鈍化時間為5-180s。[0066]背輥機構33和擠壓模頭26的內部均設置有加熱機構。
[0067]過濾器4的目數為150-300目。
[0068]真空加熱器12和輸送管道加熱器22的內部均設置有紅外管或電阻絲。
[0069]本實用新型中的基材32,為鋰離子電池陽極極片或高分子塑料薄膜,陽極極片厚度為10-150 μ m,材料為石墨,矽基材料或錫中的一種,高分子塑料薄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醚、聚醯亞胺、聚芳碸或聚醚碸中的一種。
[0070]使用時,利用抽真空系統14對熔融罐11內部抽真空,當氣壓控制錶盤16顯示為-90pa時,關閉抽真空系統14,開啟惰性氣體控制閥門,使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向熔融罐11內充入惰性氣體氬氣,利用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探測熔融罐內氬氣含量,當氬氣的含量達到要求時,關閉惰性氣體控制閥門,開啟真空加熱器12將熔融罐11加熱到200°C熔融金屬鋰,此時,鋰熔融系統I中的外層保溫系統13可有效防止熔融罐11內的高溫對操作人員和外界環境造成的危害,同時也方便操作。
[0071]30分鐘後,首先打開輸送管道加熱層22使輸送管道21的溫度達到200°C,此時,輸送系統2中的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能有效防止輸送管道21中的熔融鋰對操作人員和外界環境的危害,同時也方便操作。其次熔融鋰經過輸送管道21中的100目的過濾網22,再經過壓力流量泵23最後由擠壓模頭26擠出,塗覆在經放卷輥31放出,依次穿過放卷糾偏器311、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到達背輥機構33的基材32上。背輥機構33要在熔融鋰塗覆待補鋰基材32之前加熱到300°C,以保證在塗覆熔融鋰時的均勻性。在擠壓模頭26向待補鋰基材32表面塗覆熔融鋰的同時,開啟鈍化氣體鈍化系統4,鈍化氣體二氧化碳經氣壓泵42和控制部件43到達密封工作室5中的氣體噴嘴44,噴在補鋰後的基材32上,在金屬鋰的表面生成鈍化膜,補鋰和鈍化後的基材32經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第一傳送輥34、第二傳送輥35冷卻過後,經收卷糾偏器37和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最終到達收卷輥36收卷,得到補鋰後的基材32。
[0072]在塗覆過程中,通過調節擠壓模頭26,可以實現間隙塗覆。具體的,當基材32的表面需要塗覆時,擠壓模頭26處有熔融鋰擠出,而當基材32的表面不需要塗覆時,擠壓模頭26處停止擠出熔融鋰。
[0073]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此外,儘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並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用於供應熔融鋰的鋰熔融系統(1)、用於將熔融鋰從鋰熔融系統(I)輸送至置於收放卷系統(3)中的基材上的輸送系統(2)、用於供應基材的收放卷系統(3)、用於向密封工作室(5)提供鈍化氣體的鈍化氣體供應系統(4)和密封工作室(5); 所述輸送系統(2)的一端與所述鋰熔融系統(I)的出料口連接,另一端設置有擠壓模頭(26),並且所述擠壓模頭(26)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5)內; 所述鈍化氣體鈍化系統(4)的一端設置有氣體噴嘴(44),並且所述氣體噴嘴(44)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5)內; 所述收放卷系統(3)包括背輥機構(33),並且所述背輥機構(33)置於所述密封工作室(5)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鋰熔融系統(I)包括熔融罐(11)、真空加熱器(12)、外層保溫系統(13)、抽真空系統(14)、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氣壓控制錶盤(16)和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 所述真空加熱器(12)設置於所述熔融罐(11)的外壁和所述外層保溫系統(13)之間;所述抽真空系統(14)、所述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所述氣壓控制錶盤(16)和所述惰性氣體比例探測儀(17 )與所述熔融罐(11)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惰性氣體供應裝置(15)和所述熔融罐(11)之間設置有惰性氣體控制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輸送系統(2)還包括輸送管道(21)、輸送管道加熱器(22)、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過濾器(24)和壓力泵(25); 所述輸送管道加熱器(22)設置於所述輸送管道(21)的外壁和所述輸送管道保溫系統(23)之間; 所述過濾器(24)設置於所述輸送管道(21)內; 所述壓力泵(25)與所述輸送管道(21)連接,並且所述壓力泵(25)與所述輸送管道(21)的連接口在所述過濾器(24 )和所述擠壓模頭(26 )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收放卷系統(3)還包括用於纏繞待處理基材(32)的放卷輥(31)、放卷糾偏器(311)、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第一傳送輥(34)、第二傳送輥(35)、收卷糾偏器(37)、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和收卷輥(36); 所述放卷糾偏器(311)設置於所述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和所述放卷輥(31)之間; 所述放卷張力調節機構(312)設置於所述放卷糾偏器(311)和所述背輥機構(33)之間; 所述傳送張力調節機構(39)、所述第一傳送輥(34)、所述第二傳送輥(35)和所述收卷糾偏器(37)和收卷張力調節機構(38)依次設置在所述背輥機構(33)和所述收卷輥(36)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鈍化氣體供應系統(4)還包括鈍化氣體瓶(41)、氣壓泵(42)、控制部件(43)、和氣體比例傳感器(45); 所述氣壓泵(42 )和控制部件(43 )依次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所述鈍化氣體瓶(41)和所述氣體噴嘴(44)之間; 所述氣體比例傳感器(45)通過輸氣管道密封連接於所述鈍化氣體瓶(41)和所述密封工作室(5)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模頭(26)和所述背輥機構(33)相向設置並且二者之間設置有間隙,所述氣體噴嘴(44)設置於所述間隙上方。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背輥機構(33)和所述擠壓模頭(26)的內部均設置有加熱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向基材表面補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真空加熱器(12)和所述輸送管道加熱器(22 )的內部均設置有紅外管或電阻絲。
【文檔編號】H01M4/04GK203800119SQ201420061665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11日
【發明者】李旭東, 陶興華, 謝斌, 李白清, 張盛武 申請人: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