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1-30 14:33:15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內飾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的使用量逐年增多。車輛對於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而車輛製造商、車輛零組件製造商與駕駛人間,不但追求車輛本身的性能,安全性及其省油的效果,而且對於製造汽車軟內飾件的模具也越來越注重。目前的汽車內飾件的進膠方式是採用表面連接進膠,這樣的處理方法在完成進膠工藝後在內飾件表面留下痕跡導致不美觀,也會增加原材料的耗量。綜上所述,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特別需要一種能減少原材料耗量且增加內飾件美觀性的進膠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增加汽車內飾件的美觀性,節省原材料耗量。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包括儀錶板和設置在所述儀錶板上的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儀錶板設置有通槽,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分別設置在所述通槽兩側,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通過橋道連接。特別地,所述橋道為一端連接第一內飾件底部、另一端連接第二內飾件底部的空腔橋道。由於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橋道連接各內飾件底部,不會妨礙內飾件的美觀性,同時過橋式的進膠結構節省模具尺寸,減少原材料的耗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的儀錶板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的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和圖2所不,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包括儀錶板I,儀錶板I的中部開設有通槽2,在通槽2的兩側分別安裝有第一內飾件3和第二內飾件4,因為第一內飾件3和第二內飾件4的表面結構複雜,第一內飾件3底部和第二內飾件4底部通過空腔橋道5連接,避免了直接在第一內飾件3和第二內飾件4表面進膠,不會破壞內飾件表面的美觀性,節省模具尺寸,減少原材料的耗量,符合汽車內飾件的裝飾要求。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包括儀錶板和設置在所述儀錶板上的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儀錶板設置有通槽,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分別設置在所述通槽兩側,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通過橋道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橋道為一端連接第一內飾件底部、另一端連接第二內飾件底部的空腔橋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屬於汽車內飾件技術領域;一種汽車內飾件過橋式進膠結構,包括儀錶板和設置在所述儀錶板上的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儀錶板設置有通槽,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分別設置在所述通槽兩側,所述第一內飾件和第二內飾件通過橋道連接,所述橋道為一端連接第一內飾件底部、另一端連接第二內飾件底部的空腔橋道;由於採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橋道連接各內飾件底部,不會妨礙內飾件的美觀性,同時過橋式的進膠結構節省模具尺寸,減少原材料的耗量。
文檔編號B60R13/00GK202863303SQ20122056165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戴曉東, 鹹傳富, 祝燁火 申請人:寧波瑪克特汽車飾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