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02:24:15 1
專利名稱: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流量計,特別是公開一種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
背景技術:
蒸汽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載熱工質,是重要的二次能源。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蒸汽流量的測量量大面廣,確保蒸汽流量的精確測量,在對蒸汽的加強管理、公平貿易、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測量高溫的蒸汽,若像普通的平衡流量計那樣配備差壓變送器則不能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工作,因為差壓變送器所能夠承受的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130°C,而蒸汽這一種特殊介質,它自身溫度都要高於130°C,如果不加任何保護使蒸汽直接通過差壓變送器,若長時間在高溫條件下工作,肯定會損壞差壓變送器,影響正常的生產測量;在傳感器本體和差壓變送器之間加裝冷凝罐,這樣雖能解決普通平衡流量計不能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的問題,但是其安裝結構龐大,如果在狹窄的空間內,將不方便安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可測量度高、提高使用壽命、保證測量精度的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包括內設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的傳感器本體、支架、差壓變送器、引壓短管、三閥組、根部閥,所述傳感器本體上設有與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相連通的引壓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冷卻管,所述差壓變送器通過支架固定在傳感器本體上,所述冷卻管的一端通過三閥組與所述差壓變送器相連,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通過悶頭與所述根部閥一端相連,所述根部閥另一端通過引壓短管與所述引壓孔相連。所述引壓短管所在軸線與所述支架所在軸線的夾角成45°或60°。所述支架所在軸線與所述冷卻管所在軸線相互垂直。所述悶頭與根部閥之間設有引壓彎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蒸汽測量方面其可測量度要比普通平衡流量計高,大大減小了長期測量高溫蒸汽時對差壓變送器所造成的損壞,這是因為在蒸汽進入差壓變送器前配置冷卻管,相當於傳統意義上的冷凝器,冷卻管頂部有一個悶頭,安裝時,先關閉根部閥,擰開悶頭後將冷卻管灌滿水,這就起到了保護節流元件的作用,提高了儀表差壓變送器的使用壽命,同時也保證了在高溫下可以持續長時間安全測量的需求。
圖1是本發明引壓短管所在軸線與支架所在軸線成45°夾角時的結構示意2是本發明引壓短管所在軸線與支架所在軸線成60°夾角時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支架;2、差壓變送器;3、冷卻管;4、悶頭;5、三閥組;6、引壓短管;7、根部閥;8、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9、傳感器本體;10、引壓孔;11、引壓彎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圖1和圖2,本發明包括內設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8的傳感器本體9、支架1、差壓變送器2、引壓短管6、三閥組5、根部閥7、冷卻管3,所述傳感器本體9上設有與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8相連通的引壓孔10,所述差壓變送器2通過支架I固定在傳感器本體9上,所述冷卻管3的一端通過三閥組5與所述差壓變送器2相連,所述冷卻管3的另一端通過悶頭4和引壓彎管11與所述根部閥7 —端相連,所述根部閥7另一端通過引壓短管6與所述引壓孔10相連。所述引壓短管6所在軸線與所述支架I所在軸線的夾角a為45°或60°。所述支架I所在軸線與所述冷卻管3所在軸線相互垂直。
權利要求
1.一種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包括內設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的傳感器本體、支架、差壓變送器、引壓短管、三閥組、根部閥,所述傳感器本體上設有與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相連通的引壓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冷卻管,所述差壓變送器通過支架固定在傳感器本體上,所述冷卻管的一端通過三閥組與所述差壓變送器相連,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通過悶頭與所述根部閥一端相連,所述根部閥另一端通過引壓短管與所述引壓孔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其特徵在於所述引壓短管所在軸線與所述支架所在軸線的夾角成45°或60°兩種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所在軸線與所述冷卻管所在軸線相互垂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其特徵在於所述悶頭與根部閥之間設有引壓彎管。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蒸汽一體化平衡流量計,包括內設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的傳感器本體、支架、差壓變送器、引壓短管、三閥組、根部閥、冷卻管,所述傳感器本體上設有與多孔圓盤節流整流器相連通的引壓孔冷卻管,所述差壓變送器通過支架固定在傳感器本體上,所述冷卻管的一端通過三閥組與所述差壓變送器相連,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通過悶頭與所述根部閥一端相連,所述根部閥另一端通過引壓短管與所述引壓孔相連。本發明的優點是可測量度要比普通平衡流量計高,大大減小了長期測量高溫蒸汽時對差壓變送器所造成的損壞,保證了節流元件的安全使用,提高了儀表的使用壽命,保證了測量及流量低量程端的測量精確度。
文檔編號G01F1/36GK103048021SQ20121055955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1日
發明者邵思 申請人:上海華強浮羅儀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