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粘固粉充填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03 22:56:15 2
專利名稱:一種粘固粉充填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牙科器械這一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粘固粉充填器。
現在臨床使用的粘固粉充填器,其充填體是單面的,使用時,只能在一個面加壓充填後,再加壓充填另一面,操作時間長,粘固粉易凝固,使充填不嚴密,成形不佳;髓壁面的平整與軸壁面的垂直情況完全憑操作者的經驗來估計,軸髓線角往往呈銳角或不規則形,起不到正常的抗力作用或使永久充填體在行使咀嚼功能時易折斷,待充填完畢後粘固粉已凝固再調磨成圓鈍角,需時間長還時常不理想;充填用力不當易使粘固粉及乾屍劑等滑向一邊,起不到正常的治療作用。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粘固粉充填器,可將軸壁面和髓壁面同時加壓充填,短時間內即可填充完畢,達到底平壁直,且軸髓線角一次成形。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該粘固粉充填器由手柄、連接體、充填體組成,兩個連接體分別位於手柄的兩端並與手柄連接方向相反,兩個連接體的另一端各連有一雙面充填體,兩個雙面充填體形狀相同、方向相反,雙面充填體包括髓面充填體和軸面充填體,且髓面充填體與軸面充填體交角為圓鈍90°角。使用該粘固粉充填器可以在軸壁面和髓壁面同時加壓充填,避免了粘固粉及乾屍劑的滑脫,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填充完畢達到底平壁直,又因髓面充填體與軸面充填體的交角為圓鈍90°角,所以軸髓線角可一次成形,且角度準確、平整光滑。兩個雙面充填體形狀相同、方向相反,可一次充填磨牙的近遠中復面洞。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該粘固粉充填器的充填體為雙面充填體,可在軸壁面和髓壁面同時加壓充填,避免了粘固粉及乾屍劑的滑脫,短時間內即可填充完畢、達底平壁直,充填嚴密、成型好;因軸面充填體與髓面充填體的交角為圓鈍90°角,軸髓線角可一次成形,且角度準確、平整光滑;兩個雙面充填體的形狀相同、方向相反,可一次充填磨牙的近遠中復面洞。
附
圖1是該粘固粉充填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其髓面充填體的橫剖面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粘固粉充填器,由手柄(1)、連接體(4)、充填體(5)組成,兩個連接體(4)分別位於手柄(1)的兩端並與手柄(1)連接方向相反,兩個連接體(4)的另一端各連有一雙面充填體(5),兩個雙面充填體(5)形狀相同、方向相反,雙面充填體(5)包括髓面充填體(3)和軸面充填體(2),且髓面充填體(3)和軸面充填體(2)的交角為圓鈍90°角。連接體(4)與手柄(1)成角α,其中α的最佳值為45°。該粘固粉充填器可一次充填磨牙的近遠中復面洞,可在軸壁面和髓壁面同時加壓充填,避免了粘固粉及乾屍劑的滑脫,短時間即可填充完畢,達到底平壁直。粘固粉不易凝固,使充填嚴密、成型好。軸髓線角一次成形,且角度準確、平整光滑,增強了牙體的抗力性。其髓面充填體(3)為鳩尾形,可起到較強的固位作用,使填充牢固,牙體抗力性強。軸面充填體(2)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
」形,一般牙齒在成洞時總是外小內大,這是因為牙體硬組織較牙髓質不易損害,在牙洞修整時使其接近於「
」形狀,可保存更多的牙體硬組織,使充填效果更好。製造時,髓面充填體(3)厚度一般為0.5-1.0mm,又該髓面充填體(3)呈鳩尾形,其頭部直徑為1.5~2.5mm之間,狹窄部不窄於1.0mm,與軸面充填體(2)連接處寬度為2.0-2.5mm之間,軸面充填體製成「
」形時,其厚度0.5~1.0mm,上、下高度約1.0~1.5mm,最大寬度2.0~3.5mm之間,表面均光滑。雙面充填體(5)可分為大、中、小等系列,以適應大小不等的牙齒充填用。
權利要求1.一種粘固粉充填器,由手柄、連接體、充填體組成,兩個連接體分別位於手柄的兩端並與手柄連接方向相反,其特徵在於兩個連接體的另一端各連有一雙面充填體,兩個雙面充填體形狀相同、方向相反,雙面充填體包括髓面充填體和軸面充填體,且髓面充填體與軸面充填體的交角為圓鈍90°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粘固粉充填器,其特徵在於其髓面充填體呈鳩尾形。
專利摘要一種粘固粉充填器,屬於牙科器械這一技術領域,由手柄、連接體、充填體組成,兩個連接體分別位於手柄兩端並與手柄連接方向相反,兩個連接體的另一端各連有一雙面充填體,兩個雙面充填體形狀相同、方向相反,雙面充填體包括髓面充填體和軸面充填體,且髓面充填體與軸面充填體的交角為圓鈍90°角。使用該粘固粉充填器可雙面加壓充填,短時間內即可填充完畢,軸髓線角一次成型。
文檔編號A61C5/04GK2183743SQ9422553
公開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1994年1月5日 優先權日1994年1月5日
發明者丁菊開, 李學民, 莊志傳 申請人:山東省東營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