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豆腐乾壓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04 09:23:15 1
專利名稱:一種豆腐乾壓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豆腐乾壓機,涉及的是食品加工機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壓機。
二.
背景技術:
一般豆製品廠的豆腐乾壓機,油缸多為鑄鐵材料,油缸、機架連體鑄在一起,一旦油缸報廢連同機架一起報廢損失大,鑄鐵強度低為保證壓機的噸位加大壁厚笨重,又因油缸機架連體,加工難度較大,不經濟。再則油缸缸徑小,使壓機達到額定壓力,必須提高油壓,油壓越高其油量越高,因此油溫均在60℃以上,有時超過70℃,這對油缸密封件非常不利,影響油缸和液壓泵的壽命。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一種豆腐乾壓機的目的克服上述缺陷,設計了一種油缸機架分離、油缸直徑較大的鋼結構豆腐乾壓機,其技術是這樣實現的包括機座、立柱、壓板、導向板、機架、手動換向閥、單向節流閥、上油管、下油管、油缸、進油管、回油管、小車、接水盤結構組成。其特徵在於立柱兩端分別連接機座、機架,油缸固定於機架上端,油缸的活塞杆與壓板連接,導向板與壓板固定並與立柱相配,上油管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另一端與油缸上部連接,下油管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一端與油缸下部相連。實施該技術後明顯效果是克服了一般豆腐乾壓機的缺陷,降低了加工難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降低了油壓,節省電能,延長了油泵和壓機使用壽命。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機座,2-立柱,3-壓板,4-導向板,5-機架,6-手動換向閥,7-單向節流閥,8-上油管,9-下遊管,10-油缸,11-進油管,12-回油管,12-小車,14-接水盤五.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用豆腐乾壓制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見附圖1,立柱(2)下連機座(1)上連機架(5)油缸(10)與機架(5)固定壓板(3)與油缸(10)的活塞桿頭部連接,導向板(4)與壓板(3)固定、並與立柱(2)動配,手動換向閥(6)與機架(5)固定,上油管(8)中間連接有單向節流閥(7),上油管(8)兩端分別連接手動換向閥(6)和油缸(10)上部,下油管(9)兩端分別連接手動換向閥(6)和油缸(10)上部,下油管(9)兩端分別連接手動換向閥(6)和液壓泵站,接水盤(14)與機座固定小車(13)放於接水盤(14)道軌上。
見附圖1、將被壓豆腐乾坯放於小車(13)再把小車(13)推入壓板(3)下方扳動手動換向閥(6)高壓油從進油管(11)經手動換向閥(6)單向節流閥(7)上油管(8)進入油缸(10)上部,活塞杆下移壓板(3)下壓,將豆腐乾坯壓幹,下壓速度由單向節流閥(7)調節,油缸下部的油經下油管(9)、手動換向閥(6)、回油管(12)回入液壓泵站。壓制完畢,扳動手動換向閥(6),高壓油由進油管(11)經手動換向閥(6)、下油管(9)進入油缸(10)下部,活塞杆壓板(3)上移復位,油缸(10)上部的油經上油管(8)、單向節流閥(7)、手動換向閥(6)、回油管(12)回入液壓泵站。
權利要求1.本實用新型一種豆腐乾壓機,包括機座(1),立柱(2),壓板(3),機架(5),手動換向閥(6),單向節流閥(7),上油管(8),下油管(9),油缸(10),進油管(11),回油管(12),小車(12),接水盤(14)的結構,其特徵是立柱(2)兩端分別連接機座(1)、機架(5),油缸(10)固定於機架(5)上端,油缸(10)的活塞杆與壓板(3)連接,導向板(4)與壓板(3)固定並與立柱(2)相配,上油管(8)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6),另一端與油缸(10)上部連接,下油管(9)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6),一端與油缸(10)下部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豆腐乾壓機,包括機座、立柱、壓板、異向板、機架、手動換向閥、單向節流閥、上油管、下油管、油缸、進油管、回油管、小車、接水盤結構組成,機架上設有油缸,立柱兩端分別下連機座、上連機架,油缸固定於機架。油缸活塞杆與壓板連接,導向板與壓板固定並與立柱相配,上油管中間連接單向節流閥,上油管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另一端與油缸上部連接,下油管一端連接手動換向閥,一端與油缸下部相連,進油管和回油管的一端均與手動換向閥連接,另一端與液壓泵站相連。克服了一般豆腐乾液壓機的缺陷,降低了加工難度,降低了生產成本,降低了油壓,節省電能延長了油泵和液壓機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A23L1/20GK2852707SQ2005200427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22日
發明者謝劍峰 申請人:上海旺欣豆製品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