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2024-02-11 07:49:15
本申請涉及電氣測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避雷器是用於保護電氣設備免受雷擊時高瞬態過電壓危害,並限制續流時間,也是限制續流幅值的一種電器。避雷器有時也稱為過電壓保護器,過電壓限制器。當電網電壓升高至避雷器的感應電壓時,避雷器啟動釋放過電壓負荷,將電網電壓升高的幅值限制在一定水平下,使電力設備的絕緣不受破壞。預防性試驗規程中要求:35kv及以上新投運後半年內測量一次,運行一年後每年雷雨季前1次,且要求測試要注意空間電磁場幹擾的影響。
現場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過程中,測得的洩漏電流包括三個分量:全電流、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上述三個分量中,全電流為待測值,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為幹擾值。為消除上述兩個幹擾值的影響,需單獨提取上述兩個幹擾值,再用測得的洩漏電流除去這兩個幹擾值,從而消除幹擾的影響。
現有技術中在現場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時,由於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的存在,使得測試裝置獲取的洩漏電流誤差較大,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現場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時,由於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的存在,使得測試裝置獲取的洩漏電流誤差較大,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的問題。
為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包括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與差分計算單元電連接,所述差分計算單元與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包括放電計數模塊、避雷器底座模塊和操作杆模塊,所述差分計算單元與所述放電計數模塊電連接,所述放電計數模塊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電連接,所述操作杆模塊設置於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下方。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與所述差分計算單元通過屏蔽導線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差分計算單元與所述放電計數模塊通過屏蔽導線電連接;所述放電計數模塊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通過避雷器接地引下線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包括可拆卸式避雷器底座,所述操作杆模塊包括伸縮式絕緣操作杆。
可選地,所述伸縮式絕緣操作杆頂部包括螺杆結構,所述螺杆結構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螺紋連接。
可選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使用鉗形電流表分別鉗住被測避雷器尾部、被測避雷器接地引下線和模擬避雷器底座單元的接地引下線上,測出電流分別為i1、i2和i3;i1、i2和i3經屏蔽導線傳輸至差分計算單元後輸出i0。
可選地,所述i1、i2、i3和i0的計算公式為:
i0=i1-i2-i3。
可選地,所述差分計算單元的輸出電流經屏蔽導線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的電流輸入端,cvt二次端子電壓信號經屏蔽導線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的電壓輸入端。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請通過將差分計算單元分別與避雷器尾部、被測避雷器接地引下線和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電連接,使得全電流、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經差分計算單元後將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除去,即除去幹擾值,使得測試裝置獲取較為準確的數據。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的符號表示為:
1-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2-差分計算單元,3-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4-放電計數模塊,5-避雷器底座模塊,6-操作杆模塊,7-屏蔽導線,8-避雷器接地引下線。
具體實施方式
此處的附圖被併入說明書中並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明的實施例,並與說明書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一
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包括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與差分計算單元2電連接,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電連接。
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可以模擬被測避雷器底座上由於電磁感應而引起的感應電流。
本發明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將所述裝置先進行連接後,與被測避雷器相連接,使用與被測避雷器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然後進行測量,輸出結果。
實施例二
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包括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與差分計算單元2電連接,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包括放電計數模塊4、避雷器底座模塊5和操作杆模塊6,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電連接,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電連接,所述操作杆模塊6設置於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下方。
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可以模擬被測避雷器底座上由於電磁感應而引起的感應電流。該避雷器底座模塊5包括各種電壓等級下的一系列底座模塊,每一個電壓等級對應一個與該電壓等級相應大小的底座模塊,在對具體的避雷器進行測量時,根據避雷器的電壓等級選擇與避雷器相應的避雷器底座模塊5,使用方便。該操作杆模塊6高度可進行調節,調節操作杆模塊6的高度來控制避雷器底座模塊5的位置,使得避雷器底座模塊5與待測避雷器底座處於同一高度。
本發明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將操作杆單元6固定於被測避雷器旁1米左右處,調節操作杆單元6高度使得避雷器底座模塊5與被測避雷器底座保持在同一高度,所述裝置先進行連接後,與被測避雷器相連接,選擇與被測避雷器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然後進行測量,輸出結果。
實施例三
參見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裝置,包括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與差分計算單元2電連接,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包括放電計數模塊4、避雷器底座模塊5和操作杆模塊6,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電連接,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電連接,所述操作杆模塊6設置於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下方。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與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通過屏蔽導線7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差分計算單元2與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通過屏蔽導線7電連接;所述放電計數模塊4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通過避雷器接地引下線8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包括可拆卸式避雷器底座,所述操作杆模塊6包括伸縮式絕緣操作杆。
可選地,所述伸縮式絕緣操作杆頂部包括螺杆結構,所述螺杆結構與所述避雷器底座模塊5螺紋連接。
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可以模擬被測避雷器底座上由於電磁感應而引起的感應電流。該避雷器底座模塊5包括各種電壓等級下的一系列底座模塊,每一個電壓等級對應一個與該電壓等級相應大小的底座模塊,在對具體的避雷器進行測量時,根據避雷器的電壓等級選擇與避雷器相應的避雷器底座模塊5,使用方便。該操作杆模塊6高度可進行調節,調節操作杆模塊6的高度來控制避雷器底座模塊5的位置,使得避雷器底座模塊5與待測避雷器底座處於同一高度。避雷器接地引下線8與避雷器底座模塊5相連接,並經放電計數模塊4接地,由於避雷器底座模塊5為可拆卸,則與操作杆模塊6活動連接。由於操作杆模塊6為伸縮式絕緣操作杆,可通過伸縮來調節避雷器底座模塊5的高度。
本發明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將操作杆單元6固定於被測避雷器旁1米左右處,由於操作杆單元6與避雷器底座模塊5螺紋連接,那麼調節操作杆單元6高度使得避雷器底座模塊5與被測避雷器底座保持在同一高度,所述裝置先進行連接後,與被測避雷器相連接,選擇與被測避雷器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然後進行測量,輸出結果。
實施例四
一種避雷器洩漏電流帶電測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使用鉗形電流表分別鉗住被測避雷器尾部、被測避雷器接地引下線和模擬避雷器底座單元的接地引下線上,測出電流分別為i1、i2和i3;i1、i2和i3經屏蔽導線傳輸至差分計算單元後輸出i0。
可選地,所述i1、i2、i3和i0的計算公式為:i0=i1-i2-i3。
可選地,所述差分計算單元的輸出電流經屏蔽導線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的電流輸入端,cvt二次端子電壓信號經屏蔽導線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的電壓輸入端。
將操作杆單元6固定於被測避雷器旁1米左右處,由於操作杆單元6與避雷器底座模塊5螺紋連接,那麼調節操作杆單元6高度使得避雷器底座模塊5與被測避雷器底座保持在同一高度,所述裝置先進行連接後,與被測避雷器相連接,選擇與被測避雷器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避雷器底座模擬單元3,將避雷器接地引下線8與避雷器底座模塊5相連,並經放電計數模塊4接地。使用三個高精度鉗形電流表分別鉗住被測避雷器尾部、被測避雷器接地引下線和模擬避雷器底座單元3裝置的接地引下線上,測出全電流、避雷器表面洩漏電流和避雷器底座感應電流,分別記為i1、i2和i3,上述三個電流經屏蔽導線7傳至差分計算單元2;差分計算單元2輸出端經屏蔽導線7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的電流輸入端;cvt二次端子電壓信號經屏蔽導線7接至避雷器洩漏電流測試單元1的電壓輸入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或實現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應當理解的是,本申請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示出的內容,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申請的範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