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泵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2-03 07:45:15
熱泵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泵設備,包括壓縮機、前換熱器、節流裝置和後換熱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和第二四通閥,第二四通閥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前換熱器、節流裝置、後換熱器和中間換熱器,且中間換熱器的另一接口與節流裝置的另一接口連接;此款熱泵設備,通過增設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和第二四通閥,便可組合出多種系統的蒸發和冷凝比例關係,再配合調整系統中的多個換熱器所配置的風機風量(或水泵水量等)的參數變化,從而極大地滿足了對製冷量(制熱量)有不同需求的環境或工作場所,從而滿足產品適應不同的製冷或制熱需求、不同的環境所制定的各種解決方案,使產品的使用功能更加豐富,對使用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專利說明】熱泵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製冷、制熱【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熱泵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熱泵設備,包括壓縮機、前換熱器(冷凝器)、節流裝置(膨脹機)、後換熱器(蒸發器)和第一四通閥,第一四通閥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壓縮機兩端、前換熱器和後換熱器;由於前換熱器(冷凝器)和後換熱器(蒸發器)系固定設置,導致蒸發與冷凝的比例關係固定,製冷量或制熱量保持一定;熱泵設備只能通過調節換熱器內冷媒的流量或所配置的風機的風量或水泵流量來調節換熱器的換熱量(即製冷量或制熱量),但是,上述調節方式,其調節能力有限,調節範圍較小,因此,傳統的熱泵設備,其應用領域受到極大制約;如:無法適用一些溫差變化較大的場所或人群流動較大的地方。因此,現有熱泵設備,無法根據外界環境而調整自身系統的蒸發與冷凝的比例,適用於降溫或升溫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種調節能力強、調節範圍廣、適應能力強、具有多組不同的蒸發與冷凝的比例關係從而能適用於不同環境使用需要的熱泵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熱泵設備,包括壓縮機、前換熱器、節流裝置和後換熱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和第二四通閥,第二四通閥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前換熱器、節流裝置、後換熱器和中間換熱器,且中間換熱器的另一接口與節流裝置的另一接口連接;此款熱泵設備,通過增設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和第二四通閥,便可組合出多種系統的蒸發和冷凝比例關係,再配合調整系統中的多個換熱器所配置的風機風量(或水泵水量等)的參數變化,從而極大地滿足了對製冷量(制熱量)有不同需求的環境或工作場所,從而滿足產品適應不同的製冷或制熱需求、不同的環境所制定的各種解決方案,使產品的使用功能更加豐富,對使用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0006]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0007]作為更具體的方案,它還可以包括有第一四通閥,第一四通閥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壓縮機的兩端、前換熱器和後換熱器;這種實施方案,通過第一四通閥的導通變換,使前、後換熱器工況變換(蒸發器和冷凝器功能互換),中間換熱器也隨第二四通閥的導通變換,實現對應的蒸發器或冷凝器功能,以使熱泵設備的應用更廣泛。
[0008]作為更優選之方案,所述中間換熱器的數量可以為兩至三個,各中間換熱器相互串聯連接;以便用戶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或轉換相應數量的中間換熱器。
[0009]作為另一種實施方案,所述中間換熱器的數量可以為兩至三個,各中間換熱器相互並聯連接;這種方式,用戶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或轉換相應數量的中間換熱器,同樣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0010]所述節流裝置可以是熱力膨脹閥、毛細管或電子膨脹閥等,熱力膨脹閥可根據蒸發器的蒸發溫度來調節自身閥門的開啟度,從而調節進入蒸發器的冷媒流量;毛細管成本低,焊接工藝簡單,同樣也能實現節流的效果;而電子膨脹閥,其調節冷媒流量更加精準、精確;當然,節流裝置還可以是其它節流器件,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I)本實用新型的熱泵設備,通過增設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和第二四通閥,便可組合出多種系統的蒸發和冷凝比例關係,再配合調整系統中的多個換熱器所配置的風機風量(或水泵水量等)的參數變化,從而極大地滿足了對製冷量(制熱量)有不同需求的環境或工作場所,從而滿足產品適應不同的製冷或制熱需求、不同的環境所制定的各種解決方案,使產品的使用功能更加豐富,對使用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
[0013](2)再有,若熱泵設備保留傳統第一四通閥,通過第一四通閥的導通變換,使前、後換熱器工況變換(蒸發器和冷凝器功能互換),中間換熱器也隨第二四通閥的導通變換,實現對應的蒸發器或冷凝器功能,以使熱泵設備的應用更廣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熱泵設備的工作原理圖。
[0015]圖2為圖1熱泵設備的另一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圖1的細箭頭表示當前換熱器3、中間換熱器6均為冷凝器時冷媒的流向,粗箭頭表示當後換熱器7、中間換熱器6均為冷凝器時冷媒的流向。
[0017]圖2中的細箭頭表示當後換熱器7、中間換熱器6均為蒸發器時冷媒的流向,粗箭頭表示當前換熱器3、中間換熱器6均為或蒸發器時冷媒的流向。
[0018]見圖1和圖2所示,系一種熱泵設備,包括壓縮機1、前換熱器3、節流裝置5、後換熱器7和第一四通閥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6和第二四通閥4,第二四通閥4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前換熱器3、節流裝置5、後換熱器7和中間換熱器6,且中間換熱器6的另一接口與節流裝置5的另一接口連接;圖中所示,中間換熱器6的數量為一個,它與節流裝置5直接連接,節流裝置5是熱力膨脹閥。
[0019]作為上述更好的實施方案。
[0020]所述中間換熱器6的數量可以為兩至三個,各中間換熱器6可相互串聯或並聯連接;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啟或轉換相應數量的中間換熱器6,同樣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而且,效果更佳;當然,中間換熱器6的數量可以為多個,這裡不作數量上的限制,中間換熱器6隻要是一個或以上即可。
[0021]另,所述節流裝置5還可以是毛細管或電子膨脹閥等,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0022]工作原理。
[0023]當第一四通閥2與第二四通閥4均處於圖1中的實線狀態時,前換熱器3、中間換熱器6均為冷凝器,而後換熱器7為蒸發器。
[0024]當第一四通閥2、第二四通閥4均處於圖1中的虛線狀態時,中間換熱器6、後換熱器7均為冷凝器,而前換熱器3為蒸發器。[0025]當第一四通閥2處於圖2中的虛線狀態,第二四通閥4均處於圖2中的實線狀態時,前換熱器3、中間換熱器6均為蒸發器,而後換熱器7為冷凝器。
[0026]當第一四通閥2處於圖2中的實線狀態,第二四通閥4均處於圖2中的虛線狀態時,中間換熱器6、後換熱器7均為蒸發器,而前換熱器3為冷凝器。
[0027]本實用新型的熱泵設備,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可以在熱泵設備的管路上設置傳統的單向閥、旁通毛細管等其它配件,這裡不再詳述。
【權利要求】
1.一種熱泵設備,包括壓縮機(I)、前換熱器(3)、節流裝置(5)和後換熱器(7),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換熱器(6)和第二四通閥(4),第二四通閥(4)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前換熱器(3)、節流裝置(5)、後換熱器(7)和中間換熱器(6),且中間換熱器(6)的另一接口與節流裝置(5)的另一接口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第一四通閥(2),第一四通閥(2)的四個接口分別連接壓縮機(I)的兩端、前換熱器(3)和後換熱器(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換熱器(6)的數量為兩至三個,各中間換熱器(6)相互串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換熱器(6)的數量為兩至三個,各中間換熱器(6)相互並聯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流裝置(5)是熱力膨脹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流裝置(5)是毛細管。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熱泵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節流裝置(5)是電子膨脹閥。
【文檔編號】F25B41/04GK203758075SQ20142009230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日
【發明者】周建榮, 黃文凱 申請人:周建榮, 黃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