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05 21:28:15
專利名稱: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充電器,尤其是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用在野外作業人員、旅行、小島需要手機充電的場合。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已普及到每各人,手機對保證人生安全,正常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但在野外作業、旅行、小島工作人員在手機沒電時有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變得很有必要。尤其是遇到自然災害、迷路等突發事件,能夠為手機隨時充電顯得更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能夠將人手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為在野外、旅行、小島、迷路等沒有市電的場合的手機充電。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可採取下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包括殼體,設置於殼體內的發電機,在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手搖臂,所述手搖臂一端鉸結在殼體上,另一端固接圓弧齒條,手搖臂的中部或中下部設有彈簧,所述圓弧齒條內側與設置於殼體內的小齒輪嚙合,所述小齒輪的一側設有大齒輪,該大齒輪同與所述發電機同軸的齒輪嚙合,齒輪內安裝有超越離合器。所述發電機與設置在殼體一側的USB接口電連接。發電機與USB接口之間設有穩壓模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手搖臂,所述手搖臂一端鉸結在殼體上,另一端固接圓弧齒條,手搖臂的中部或中下部設有彈簧,所述圓弧齒條內側與設置於殼體內的小齒輪嚙合,所述小齒輪的一側設有大齒輪,該大齒輪同與所述發電機同軸的齒輪嚙合,齒輪內安裝有超越離合器,這種結構,結構緊湊,零部件少,大齒輪與發電機同軸的齒輪嚙合,起增速作用,當手按動手搖臂時,從而帶動圓弧齒條以手搖臂為半徑轉動,帶動小齒輪轉動,從而也帶動大齒輪轉動,大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齒輪轉動,齒輪通過超越離合器帶動發電機發電,產生適合手機充電的直流電,給手機充電,手放鬆手搖臂時,手搖臂在彈簧作用下回位,超越離合器鬆開,發電機不轉,完成一個工作循環。進一步的有益效果設置USB接口,適合絕大多數手機的充電連接接口。設置穩壓模塊,可以穩定輸出電壓。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I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包括殼體I,設置於殼體I內的發電機9,在所述殼體I的一側設有手搖臂2,所述手搖臂2 —端鉸結在殼體I上,另一端固接圓弧齒條3,手搖臂2的中下部設有彈簧11,所述圓弧齒條3內側與設置於殼體I內的小齒輪4哨合,所述小齒輪4的一側設有大齒輪5,該大齒輪5同與所述發電機9同軸的齒輪7嚙合,齒輪7內安裝有超越離合器8,所述發電機9與設置在殼體I 一側的USB接口 10電連接,在發電機9與USB接口之間設有穩壓模塊。當手按動手搖臂2時,從而帶動圓弧齒條3以手搖臂2為半徑轉動,帶動小齒輪4轉動,從而也帶動大齒輪5轉動,大齒輪5帶動與之嚙合的齒輪7轉動,齒輪通過超越離合
器8帶動發電機9發電,產生適合手機充電的直流電,給手機充電,手放鬆手搖臂2時,手搖臂2在彈簧11作用下回位,超越離合器8鬆開,發電機9不轉,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包括殼體(I ),設置於殼體(I)內的發電機(9),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殼體(I)的一側設有手搖臂(2),所述手搖臂(2) 一端鉸結在殼體(I)上,另一端固接圓弧齒條(3),手搖臂(2)的中部或中下部設有彈簧(11),所述圓弧齒條(3)內側與設置於殼體(I)內的小齒輪(4)哨合,所述小齒輪(4)的一側設有大齒輪(5),該大齒輪(5)同與所述發電機(9)同軸的齒輪(7)嚙合,齒輪(7)內安裝有超越離合器(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電機(9)與設置在殼體(I) ー側的USB接ロ(10)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其特徵在於發電機(9)與USB接ロ之間設有穩壓模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包括殼體,設置於殼體內的發電機,在所述殼體的一側設有手搖臂,所述手搖臂一端鉸結在殼體上,另一端固接圓弧齒條,手搖臂的中部或中下部設有彈簧,所述圓弧齒條內側與設置於殼體內的小齒輪嚙合,所述小齒輪的一側設有大齒輪,該大齒輪同與所述發電機同軸的齒輪嚙合,齒輪內安裝有超越離合器。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攜式自發電手機充電器,能夠將人手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為在野外、旅行、小島、迷路等沒有市電的場合的手機充電。
文檔編號H02J7/32GK202651866SQ2012202978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
發明者趙美玲 申請人:紹興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