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在你我演講稿優秀範文
2024-01-21 12:53:15 3
人心向善,行善,應該得到推崇與弘揚。若人人行善,社會會更加和諧,世界更加美好。小編收集了善在你我演講稿,歡迎閱讀。
善在你我演講稿【一】
一生追求自我完善無非就是為了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可是大多數人卻說不清所追求的真善美到底是什麼。我想每個人對這三個字都有不同的理解,當然我也有我的獨到見解。屬於我自己的淺薄看法:
真就是真誠待人。
「真善美」中的「真」是指要真誠待人,做真實的自己,不吹噓、不浮誇。其實也就是真心和真行,大家都聽說過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和張飛、關羽到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不在,劉備只好失望的回去了,不久,劉備再一次去請諸葛亮,可是諸葛亮外出雲遊去了,過了一些日子,劉備第三次去請諸葛亮,到達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見此情景不敢驚動,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劉備待人真誠,心中有志,便答應劉備輔助他建立蜀漢皇朝。劉備的三顧茅廬,使他完成了大業,讓後人看到了他真誠待人的一面。
如果我們用真心來對待你身邊的人,我相信他們也會用真心來待你,這樣一來,人世間就不會互相猜疑,互相欺騙。
善就是善良。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說的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善良就是讓我們要有善心,做利於他人及社會的事,不計報酬、名利,我認為善良是做人不可缺少的美德。
善良是對他人無私的關愛和祝福,是來自心靈深處真誠的憐惜與同情。坐看庭前花開花落,黛玉葬花,是善心讓她憐花;所以這是她的善心所在。李叢飛用愛心感動了中國,這是他的善心所在;每一份善良都會使人為之感動。
美就是心靈美。
我認為「美」,它不是外在條件的美,不是外表的華麗美豔,而在於內心,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伊莉莎白曾經說過:「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一張潔白的紙,什麼也沒有,畫家卻能畫出美麗的少女,一個簡單的樂器,聰明的音樂家也會把它演繹成不朽的篇章。
美麗是可以創造的,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只要你有一顆真善美的心,不拘小節、無私奉獻,便可以創造美麗。
知識欲望追求真,道德欲望追求善,美的欲望追求美,真善美,即人間理想。真善美是需要我們去追求、去執行。真善美伴我行,我心中的真善美。
善在你我演講稿【二】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選擇真善美》,耶穌曾說:「擁有真、善、美的心靈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它使人生的每一天都燦爛。」心靈如海。有人說他喜歡波光粼粼;有人說他喜歡水天一色;有人說他喜歡旭日出海;有人說他喜歡飛魚躍波。心靈的選擇如此寬泛,恐怕博學的智者也難以計數。但是,每一個豐實而滿足的人,都會選擇如下種種——
選擇真,讓心靈像水晶一樣純潔。漫漫長路,艱難險阻,悲歡離合。有了真心、真情,才有了一段段的瀟灑、無畏。屢遭貶謫的遷客選擇了真,才有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灑脫;戍守邊塞的徵人選擇了真,才有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的豪放;做客天涯的遊子選擇了真,「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把千古遊子都吟得潸然淚下。當心靈像水晶一樣純潔,那麼繁亂的心緒被風拂去,把酒臨風,共觀嬋娟,心靈變成了淨土。
選擇善,讓心靈像火焰一樣溫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語的光芒經過歷史長河的洗滌,更加奪目,更加明亮。喬安山選擇了善,於是雷鋒的精神在新世紀大放異彩;李素麗選擇了善,於是小小車廂成了時時歡笑的海洋。當心靈像火焰一樣溫暖,便沒有了是非曲直的滌蕩,沒有了真心被虛偽雪藏,生活奏起高歌,心靈成為熱土。
選擇美,讓心靈像花朵一樣絢麗。春,絲絲春雨似細針催綠柳條;夏,夕陽晚照時流鶯聲聲鳴叫;秋,滿山紅葉之下,晶瑩的露珠悄然滴下;冬,飛雪飄香,一叢叢樹掛在暖陽下閃著金光。當心靈飽覽了大自然的美好,自身也會像花朵一樣的絢麗。絢麗的心靈習慣了自由與清風,溫暖與陽光,陰雲和暴雨再也無處容身,心靈,成了燦爛的世界。
選擇真,我們擁抱藍天;選擇善,我們渴望絲雨;選擇美,我們呼喚大千世界!心靈包容了真善美三色,我們就能更加快速地奔向七色的明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善在你我演講稿【三】
」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本善,向善向美,才可指引我們走善路,行善積德。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心似乎也變得急功近利,碰瓷,訛詐,冷了多少世人心,導致有人跌到不敢扶,釀造一幕幕悲劇,令人痛心不已。
人心向善,行善,應該得到推崇與弘揚。若人人行善,社會會更加和諧,世界更加美好。下面分享一則小故事。
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魯尼茲駕駛著轎車走出不遠,看到前邊有一個蹣跚的身影。於是,他把車子緩緩地停下來:「請問,需要我的幫助嗎?」這是一個60歲開外的老人,很感動地上了魯尼茲的車。
突然,一輛轎車迎面駛過來,魯尼茲下意識地踩剎車,但車像醉漢一般,固執地調轉車頭,向路邊一棵大樹撞去。
魯尼茲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裡。所幸,他只是斷了兩根肋骨。而那位老人做了開顱手術,還在昏迷中。
老人的家人來了,感謝他對老人的幫助。但按照法律,魯尼茲要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承擔老人70%的醫療費。
老人昏睡二十多天後,奇蹟般地醒過來了。老人說的第一句話竟是:「他是善意的,要感恩,不要賠償。不要傷了好人的心。」
老人的話感動了很多人,人們紛紛為老人捐款。而老人把這些善款全部捐出來,成立了「愛心救助基金」,用來幫助那些因行善而遭遇尷尬的人。
當善意被扭曲時,是老人還原了善意的本來模樣,讓人們可以毫無戒備地去愛。
看到這個故事,相信你會有所觸動。人心向善,懂得感恩,善舉不再尷尬。猶記那在公交車上他人給人讓座發紅包的夫婦的故事,他們心存善念,懂得感激,並且弘揚善德善行,讓更多人在心中培育善良之花,久而久之,社會道德也會提升,「中國夢」也會更快得以實現。
人要日行三善——善眼、善言、善行。每天醒來,用好的心態,說善言,行善行,達到心善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