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的製作方法
2024-02-20 17:14: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彈簧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
背景技術:
傳統氣彈簧的下端會配備用於頂起閥針的啟動杆組件,並且閥體和啟動杆組件一起被包裹在立管內,使得用戶只能通過按壓啟動杆組件來操控閥芯。由於一些新型的、小型化的氣彈簧需要在保持同等彈力的情況下儘可能縮小彈簧體積,因此啟動杆組件將被該小型氣彈簧系統所排除,即閥體會安裝在改進後的小型氣彈簧中的末端。無論傳統結構或是新式結構,其閥針均採用相同的單側密封擋片結構直杆型針體的結構,這是因為直杆型針體能夠方便地同時穿過閥體以及閥體內的隔套。但是,由於直杆型針體的末端端面面積較小,在使用過程中會對與之匹配的零件產生非常大的壓強,容易使得工件受損,產品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其閥針末端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能夠有效降低其與其它零件接觸時所產生的壓強。
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包括閥體組件,所述閥體組件包括閥體、閥針、隔套和按鈕,所述隔套安裝於閥體的空腔內,所述閥針同時穿過閥體和隔套,所述閥針包括密封擋片和直杆型針體,所述直杆型針體一端與密封擋片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按鈕是扁平金屬構件,一側表面光滑,另一側具有盲孔,所述盲孔具有與直杆型針體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閥針與按鈕螺紋連接。
進一步,所述閥體表面靠近按鈕的一側具有至少一條徑向設置的氣槽,所述氣槽由閥針穿過閥體的通孔處一直延伸至閥體的邊緣處。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其裝配過程仍然保持了傳統的直杆型針體的安裝方式,最後只需再將按鈕與閥針末端通過螺紋連接緊固好,即可有效增大閥針末端的接觸面積,降低閥針對周邊適配的零件的壓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閥體組件的全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係,並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發明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徵,在不互相矛盾衝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如圖1所示,具有低壓強閥針結構的氣彈簧,包括閥體組件,所述閥體組件包括閥體1、閥針2、隔套3和按鈕4,所述隔套3安裝於閥體1的空腔內,所述閥針2同時穿過閥體1和隔套3,所述閥針2包括密封擋片21和直杆型針體22,所述直杆型針體22一端與密封擋片21固定連接,另一端設有外螺紋,所述按鈕4是扁平金屬構件,一側表面光滑,另一側具有盲孔,所述盲孔具有與直杆型針體22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閥針2與按鈕4螺紋連接。
作為進一步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閥體1表面靠近按鈕4的一側具有至少一條徑向設置的氣槽11,所述氣槽11由閥針2穿過閥體1的通孔處一直延伸至閥體1的邊緣處。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並不限於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