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
2024-02-21 04:19:15 2
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其特徵在於:在直接頂板為非膠結流沙體的條件下,通過脈外運輸平巷從盤區兩端向盤區中央逐條回採,回採進路斷面為1.4~1.6m×1.6~2m(寬×高)。採用直徑為0.15~0.2m的木立柱和橫梁緊貼掌子面架設木支架,同時將直徑為0.8~0.12m,長度為1.5~2m的圓木前端削成楔形後架在橫梁上,朝上成6°的角度將圓木逐根打入非膠結流沙體中連成一排預先支護採場頂板。在打入一整排的圓木後,在圓木的支護下掌子面向前回採0.8~1.2m的長度,接著重新架設木支架,進行第二次循環護頂,反覆循環直至礦體採完。是一種安全回採頂柱的方法,使礦山資源的利用率增加。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採礦【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經濟持續發展的背後,是礦山的大規模開採,隨著開採力度的加大,礦產資源正在 加速消耗,淺部的礦產資源日漸枯竭,為了滿足社會對礦石資源需求量的與日俱增,礦山除 了向深部開採外,也開始關注頂柱等資源的二次回收。許多礦山在以前的經濟背景下採用 非膠結尾砂或者河砂充填空場法開採後的採空區,隨著時間的推移,若回採頂柱,非膠結充 填體演變成流沙體掩埋工作面,然而,每個中段都留有大量連續的頂柱,隨著礦產資源價值 的提高,礦石開採的邊界品位越來越低,以前留下的高品位頂柱,在當前具有極高的開採價 值。因此,頂柱的回採對增加礦山資源的利用率和延續礦山的開採年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 用。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提出一種安全合理的回 採方法。
[0004]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1)在直接頂板為非膠結流沙體的開採技術條件下,通過脈外沿脈巷道從盤區兩端向 盤區中央逐條回採,回採進路斷面為1. 4~1. 6mX 1. 6~2. 0m (寬X高)。
[0005] (2)採用直徑為0. 15~0. 2m的木立柱和橫梁緊貼掌子面架設木支架,同時將直徑 為0. 8~0. 12m,長度為1. 5~2. Om的圓木前端製成楔形,然後將削尖的圓木架在木支架的頂 梁上,朝上成6°的角度將圓木逐根打入非膠結流沙體中連成一排預先支護採場頂板。
[0006] (3)在打入一整排的圓木後,在圓木的支護下掌子面向前回採0.8~1. 2m的長度, 接著重新架設木支架,進行第二次循環護頂,反覆循環直至礦體採完。
[0007] (4)採用人工手推車出礦,回採完後採用膠結充填體充填採空區,充填養護後回採 相鄰進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為本發明回採方法示意圖 圖2為圖1的B- B剖面圖 圖3為圖1的C一C剖面圖 圖中:1一非膠結流沙體,2-圓木,3-礦體,4一木立柱,5-橫梁,6-膠結充填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本發明提出的膠結流沙體下頂柱的回採方法的具體用例是: (1)在直接頂板為非膠結流沙體的開採技術條件下,通過脈外沿脈巷道從盤區兩端向 盤區中央逐條回採礦體3,回採進路斷面為1.6mX 1.8m (寬X高)。
[0010] (2)採用直徑為0. 15m的木立柱4和橫梁5緊貼掌子面架設木支架,同時將直徑為 〇. lm,長度為1. 6m的圓木2前端製成楔形,然後將削尖的圓木架在木支架的頂梁上,朝上成 6°的角度將圓木逐根打入非膠結流沙體1中連成一排預先支護採場頂板。
[0011] (3)在打入一整排的圓木後,在圓木的支護下掌子面向前回採1.0m的長度,接著 重新架設木支架,進行第二次循環護頂,反覆循環直至礦體採完。
[0012] (4)採用人工手推車出礦,回採完後採用膠結充填體6充填採空區,充填養護後回 米相鄰進路。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於非膠結流沙體下的頂柱回採方法,其特徵在於: 在直接頂板為非膠結流沙體的條件下,通過脈外運輸平巷從盤區兩端向盤區中央逐條 回採,回採進路斷面為1. Γ1. 6mX 1. 6?2m (寬X高);採用直徑為0. 15?0. 2m的木立柱和橫 梁緊貼掌子面架設木支架,同時將直徑為〇. 8~0. 12m,長度為1. 5~2m的圓木前端削成楔形 後架在橫梁上,朝上成6°的角度將圓木逐根打入非膠結流沙體中連成一排預先支護採場 頂板;在打入一整排的圓木後,在圓木的支護下掌子面向前回採0. 8~1. 2m的長度,接著重 新架設木支架,進行第二次循環護頂,反覆循環直至礦體採完。
【文檔編號】E21C41/22GK104100267SQ201310117934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8日
【發明者】彭康, 李夕兵, 趙國彥, 王澤偉, 林春平 申請人:彭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