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2-13 12:26:15 1
專利名稱:簡報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光標控制方法及應用該光標控制方法的簡報系統,旨在提供 一種對於一外部光標及內部光標相互對位的簡報系統。
背景技術:
在會議報告中,常常需要藉由投影機將報告者想要傳達的想法及信息轉化為 文字、圖表與圖案投影到屏幕或牆壁上。液晶投影機IXD (LiguidCrystal Display)、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投影裝置常常成為影像投射源,而這些影像就是使用者 所想要表達的圖表、文字與圖案,這些影像是由個人電腦(PC)或筆記型電腦(notebook)所 產生;電腦藉由執行產生簡報的軟體,例如microsoft PowerPoint,來產生做簡報時所需要 產生的投影影像;而電腦輸出影像的格式則有標準VGA格式、super VGA或XGA格式。IXD 配合PC來做簡報工作的方式,已逐漸取代了傳統透明投影片的方式,且逐漸成為另一種新 的趨勢。而通常進行簡報時常使用光學指示器對所投影的影像進行指示,使觀眾可以馬上 得知主講者所要講解的部份,而光學指示器所形成的外部光標與電腦的內部光標常常會讓 觀眾混淆,故市面上則出現可將外部光標與內部光標同步移動的簡報系統,如圖1所示,電 腦10分別連接投影機(projector) 11以及攝影機(camera) 12。投影機11將電腦10輸出 的影像13投影至投影平面14,如屏幕。光學指示器(optical pointer) 15將外部光標16 投影至投影平面14上。攝影機12擷取投影平面14上的影像13以及外部光標16。之後, 經由電腦10處理被擷取的影像13以及外部光標16,並且產生一適當的控制命令,以將內部 光標17移動至近乎外部光標16的位置。然而,攝影機12不在投影機11的投影光軸上時,投影機11、投影平面14或攝影機 12如被移動時,彼此之間的相對位置改變將造成拍攝影像的圖面大小變化而使內外光標位 置存在誤差,因此需要重新校正,才能準確地控制內部光標17。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對於一外部光標及內部光 標相互對位的簡報系統。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簡報系統,至少包含有一電腦;一投影裝置,該 投影裝置與該電腦連接,以接收該電腦的訊號以輸出影像,並可擷取該顯像平面上的影像 及外部光標;一顯像平面,用於顯示該影像,該影像並包含有該電腦所產生的內部光標;至 少一光學指示器,用以將一外部光標投影於該顯像平面上;一光學部件,可通過該投影裝置 所投射的影像及接收外部光標,並將該外部光標反射或折射至影像傳感器;一影像傳感器, 該影像傳感器與該電腦連接,並偵測該外部光標於該影像的第一位置。其中,該光學部件為濾光器,使該外部光標的光線經由濾光器反射至影像傳感器。該濾光器設置於該投影裝置中。[0009]該影像傳感器及濾光器設置於該投影裝置中。該影像傳感器具有與顯像平面相對應的畫素。該投影裝置設有一用以擷取該顯像平面上影像的鏡頭。該影像傳感器為互補型金氧半導體或感光耦合組件。該影像傳感器設置於該投影裝置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光標控制方法對於至少一組外部光標及內部光標相互 對位的控制方法,該外部光標投影於一顯像平面上,該內部光標由電腦所產生,該電腦並透 過投影裝置將影像投影於顯像平面上,其中該投影裝置並可同時擷取顯像平面上的影像及 外部光標,並透過濾光作用將外部光標反射至一影像傳感器,由該影像傳感器偵測該外部 光標於該影像的第一位置,以使該內部光標移動近乎至該第一位置處,令該外部光標與內 部光標同步移動,可以不必每次因投影裝置與顯像平面相對位置變動時而重新校正坐標變 化。
圖1為第一種習用簡報系統的結構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簡報系統的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簡報系統的結構示意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部光標與外部光標的偏移向量示意圖;圖5A、B為習有簡報系統投影裝置與顯像平面相對位置改變的示意圖;圖6A、B為本實用新型中投影裝置與顯像平面相對位置改變的示意圖。圖號說明電腦 10攝影機12投影平面14外部遊標16電腦 21鏡頭221內部光標24影像傳感器26影像31外部遊標4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簡報系統2至少包括有一電腦 21;一投影裝置22,該投影裝置22並設有一鏡頭221以及投影光機(圖未示),該投 影裝置22與該電腦21連接,該投影裝置22並設有一鏡頭221,以接收該電腦21的訊號以 輸出影像,並由該投影光機將影像投影至顯像平面23上,並可擷取該顯像平面23上的影像 31及外部光標42,其中,該投影裝置22的影像投影以及擷取影像均位於投影光機經由鏡頭
投影機11 影像13 光學指示器15 內部光標17 投影裝置22 顯像平面23 濾光器25 感測畫素陣列261 光學指示器41投射到顯像平面的光軸上;一顯像平面23,用於顯示該影像,該影像31並包含有該電腦21所產生的內部光標 24;至少一光學指示器41,用以將一外部光標42投影於該顯像平面23上;一光學部件,本實施例中該光學部件以濾光器25為主,可通過該投影裝置22所投 射的影像31及接收外部光標42,並將該外部光標42反射或折射至影像傳感器26 ;一影像傳感器26,該影像傳感器26可以為互補型金氧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感光耦合組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該影 像傳感器26與該電腦21連接,如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影像傳感器26及/或濾光器25可 以設置於該投影裝置22中,並偵測該外部光標42於該影像31的第一位置Al』。實際使用時,該電腦21將訊號傳送至投影裝置22並輸出影像31,該影像31經由 該鏡頭221輸出至顯像平面23上,並將外部光標42投影於該顯像平面23上,並同時擷取 該顯像平面23上的影像31及外部光標42,經由鏡頭221擷取影像並收光到濾光器25,藉 由該濾光器25的濾光作用可將該外部光標42的光線反射或折射至影像傳感器26。再者,該簡報系統於第一次使用時,可先進行顯像平面上的影像31與光學傳感器 中感測畫素陣列261的四點(PI、P2、P3、P4)對位,如圖4所示,使該光學傳感器的感測畫 素陣列261可與顯像平面的影像31相互對應。 再將外部光標42與內部光標24做校正並取得相互對應關係,其中,該影像傳感器 26具有與顯像平面23相對應的畫素,例如其相對應關為γ值,由該影像傳感器26偵測該 外部光標42於該影像31的原始位置AO,(x0', y0'),以及該外部光標41移動至第一位置 Al』(Xl』,y/ ),而電腦21亦可取得內部光標24的原始位置A0(X(1,yQ),以及該內部光標24 移動至第二位置A2(x2,y2),其中(Xl,-X0',y/ -y0 『 ) = Y X (x2-x0,y2-y0) + δ其中δ (x0-x0', y0-y0')為初始內外光標位置差量補償值,該內部光標24可根據 上述算式進行移動近乎至該第一位置Al』處,且此校正步驟(Y,δ)僅需於第一次使用時 進行,爾後外部光標42移動均會取得相同的內部光標24移動值,使該外部光標42可與內 部光標24同步移動。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相較於習有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不需額外利用攝影機,成本較低。2、直接藉由投影鏡頭擷取或投影影像。3、習有簡報系統中,該攝影機不在投影機的投影光軸上,如圖5Α所示,該投影機 位於位置Α,而攝影機位於位置B,而當投影機、投影平面或攝影機如被移動時,彼此之間的 相對位置改變將造成拍攝影像的圖面大小變化,如圖5Β所示,原來影像為C1-C4,相對位置 改變後的影像為Cl』 -C4』 ;而本實用新型中該投影裝置的影像投影以及擷取影像均位於同 一光軸上,如圖6Α所示,該投影裝置的影像投影A以及擷取影像B均位於位置C(C = A = B),故當投影裝置與顯像平面的相對位置改變時,如圖6B所示,擷取影像均對應原位置不 動不會使投影至顯像平面上的影像產生歪斜。4、可使用至少一組以上的外部光標,並可對應追蹤。
權利要求一種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至少包含有一電腦;一投影裝置,該投影裝置與該電腦連接,以接收該電腦的訊號以輸出影像,並可擷取該顯像平面上的影像及外部光標;一顯像平面,用於顯示該影像,該影像並包含有該電腦所產生的內部光標;至少一光學指示器,用以將一外部光標投影於該顯像平面上;一光學部件,可通過該投影裝置所投射的影像及接收外部光標,並將該外部光標反射或折射至影像傳感器;一影像傳感器,該影像傳感器與該電腦連接,並偵測該外部光標於該影像的第一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光學部件為濾光器,使該外部光標的 光線經由濾光器反射至影像傳感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濾光器設置於該投影裝置中。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影像傳感器及濾光器設置於該投影 裝置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投影裝置設有一用以擷取該顯像平 面上影像的鏡頭。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影像傳感器為互補型金氧半導體或 感光耦合組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簡報系統,其特徵在於,該影像傳感器設置於該投影裝置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簡報系統,至少包含有一電腦、投影裝置、顯像平面、至少一光學指示器、光學部件以及影像傳感器,該光學指示器將外部光標投影於一顯像平面上,該內部光標由電腦所產生,該電腦並透過投影裝置將影像投影於顯像平面上,其中該投影裝置並可同時擷取顯像平面上的影像及外部光標,並透過光學部件的濾光作用將外部光標反射至一影像傳感器,由該影像傳感器偵測該外部光標於該影像的第一位置,以使該內部光標移動近乎至該第一位置處,令該外部光標與內部光標同步移動。
文檔編號G03B21/14GK201638179SQ20102000422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0日
發明者吳銘興, 蔡嘉煌, 蔡章富 申請人:吳銘興;蔡章富;蔡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