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2-08 16:41:15 1
專利名稱: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特別是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通用橋式、門式起重機起升機構主要包括捲筒、減速器、制動器、制動輪聯軸器、補償軸、半齒聯軸器和電動機,捲筒和電動機平行設置,捲筒的軸與減速器的低速軸連接,電動機通過依次連接的半齒聯軸器、補償軸、制動輪聯軸器和制動器與減速器的高速軸連接,在有些情況下,減速器的承載能力足夠,僅其中心距(主動軸與被動軸之間的距離)較小,這樣就會使得位於減速器內側的制動器與捲筒發生幹涉現象,即無法將制動器安裝下。為了防止幹涉現象的發生,通常的做法是更換減速器型號,即將減速器加大,使得 其中心距加大,這樣做雖然可行,但是卻增大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防止制動器與捲筒之間發生幹涉的起重機起升布置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包括減速器、平行設置的捲筒和電動機、補償軸、半齒聯軸器A、制動器,所述捲筒的軸與減速器的低速軸連接,所述補償軸的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A與電動機連接,所述補償軸的另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B與減速器的高速軸連接,所述在減速器外側設置有與減速器高速軸連接的制動輪,所述制動器設置在制動輪上。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起吊範圍大的優點,它不用加大減速器,不但可避免捲筒與制動器之間發生幹涉,還降低了製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範圍。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包括減速器I、平行設置的捲筒2和電動機3、補償軸4、半齒聯軸器A5、制動器6,所述捲筒2的軸與減速器I的低速軸連接,所述補償軸4的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A5與電動機3連接,其特徵是所述補償軸4的另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B7與減速器I的高速軸連接,所述在減速器I外側設置有與減速器I高速軸連接的制動輪8,所述制動器6設置在制動輪8上。[0010] 在本實用新型中,電動機3通過半齒聯軸器A5、補償軸4、半齒聯軸器B7將動力傳遞給減速器1,通過減速器I將動力傳遞給捲筒2,帶動捲筒2旋轉,從而對物品進行起吊;制動器6通過制動輪8安裝在減速器I外側,不但避免了幹涉,也實現了對機構的制動。·
權利要求1.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包括減速器(I)、平行設置的捲筒(2)和電動機(3)、補償軸(4)、半齒 聯軸器A (5)、制動器(6),所述捲筒(2)的軸與減速器(I)的低速軸連接,所述補償軸(4)的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A (5)與電動機(3)連接,其特徵是所述補償軸(4)的另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B (7 )與減速器(I)的高速軸連接,所述在減速器(I)外側設置有與減速器(I)高速軸連接的制動輪(8),所述制動器(6)設置在制動輪(8)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起重機起升機構布置結構,包括減速器(1)、平行設置的捲筒(2)和電動機(3)、補償軸(4)、半齒聯軸器A(5)、制動器(6),所述捲筒(2)的軸與減速器(1)的低速軸連接,所述補償軸(4)的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A(5)與電動機(3)連接,所述補償軸(4)的另一端通過半齒聯軸器B(7)與減速器(1)的高速軸連接,所述在減速器(1)外側設置有與減速器(1)高速軸連接的制動輪(8),所述制動器(6)設置在制動輪(8)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起吊範圍大的優點,它不用加大減速器,不但可避免捲筒與制動器之間發生幹涉,還降低了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B66D1/14GK202704907SQ2012203916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崔建莉, 李君偉, 張輝 申請人:重慶起重機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