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徵文【精選】
2024-02-17 02:48:15 1
第一篇:
每天早晨七點,鮮紅的五星紅旗便同東方的那輪紅日一道冉冉升起。伴隨著它一起奏響的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首令人心潮澎湃,激昂奮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歌。
當今的中國是東方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它魏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成為世界強國。作為炎黃子孫的每個中華兒女無不以生在這一國而自豪。然而過去的中國,卻有著一段怎也抹不掉的恥辱史。
70年前的今天,貪婪殘暴的日本軍侵入中國的領土上。他們在中國的領導土上到處燒殺搶掠,他們把到之處會在頃刻之間變得荒蕪人煙,生靈塗炭,他們在中國領土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是罄竹難書。1937年12月日本軍隊在中國南京一手「釀製」了慘無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它們在那裡就連老人婦孺都不放過,也不把那裡的人們當作同類。只當作了自己的玩偶和顯露身手的槍靶。在那次大屠殺中被殺害的居民和士兵達到了30萬人以上。「30萬」這個數字是多麼的令人難以置信。這其中有許多同胞是被活活埋了的,也有的是被當作試驗品來做實驗的,也有的是被關進一間密封的房間裡,被毒氣活活毒死或悶死的……。反正,敵人的殺人手段是兇狠殘暴的,是今天人們無法想像的。但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我們的同胞有多麼的不幸。因此在今天,每個中國人一提到有關日本軍國主義的行為以及對中國人民的迫害無不感到憤怒和進行唾棄。是的,是中國人就不會忘記國恥;是中國人就不會視敵為友;是中國人更不會坐以待斃。無論是誰,都不會容忍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歷史不是空白的,他們在踐踏中國時留下的足跡依然和70年前一樣清晰,那是無法抹掉的。
中國人應永記日本人對我國人民的所作所為,並應化悲憤為力量,努力提高綜合國力。我們應永記中國的國旗是用人民的血染紅的。也應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的奮鬥、奮鬥。
第二篇:
這是一個輝煌的坐標,這是一段屈辱的終結,一紙日本的投降書,洗雪了中華民族百餘年的恥辱。
回首往昔,8年抗戰的血火淬鍊中,楊靖宇、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無數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在中華大地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壯歌;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民族之魂!
無數的中華兒女或橫刀敵陣,或毀家靖難或戰死沙場。「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粉碎了日本企圖徵服中華的野心。從廢除不平等條約、取得大國地位,到收回寶島臺灣,恢復主權,中華民族擺脫向下沉淪的衰敗軌跡,我們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時光荏苒,歷史已經翻過了新的一頁。洗雪國恥的歷史任務已由我們的先輩完成,但中華民族的復興依然是我們的光榮事業。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是艱巨的,我們要抓住機遇,加速發展,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八年抗戰不僅僅只是歷史,弘揚革命精神對我們當代中學生仍十分有意義。在紀念抗戰,緬懷英烈中,我們要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汲取經驗和教訓。警鐘不斷鳴響:「落後就要挨打!」
現在不少同學學習怕吃苦,怕失敗,寧願整天沉溺於電腦、遊戲之中也不肯學習,難道學習比抗日更艱巨嗎?有些同學之間還颳起攀比之風,講究名牌,到處去哈日哈韓,這有什麼意義?前人用血與汗為我們創造了安定的生活,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使烈士英魂失望,使時代失望?
我們可以看到,同樣為日本所侵略的韓國卻迅速發展起來。為什麼?根本原因在於韓國人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觀念。走在韓國街頭,到處可以看到抗日戰爭紀念館。對於日本首相小泉祭拜靖國神社這一可恥事件,韓國人反響最大,人們自發遊行去傾訴自己的憤怒,我們難道不能從中學到什麼嗎?
歷史的車輪還在不斷前進,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肩上的重擔,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毋忘歷史,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