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的製作方法
2024-02-15 13:02:15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材料保溫模塊,尤其是一種用於以地面採暖方式鋪設暖管線時隔阻熱量向下傳導,代替保溫層,固定管路,360度散熱的多用途保溫模塊集成。
背景技術:
地面採暖是近幾年普遍採用的採暖模式,該模式具有散熱均勻的優勢,傳統的地面採暖有水泥預製模塊,塑料模塊,但以上模塊均存在以下問題模塊本身沒有保溫效果,必須藉助外部環境及其他材料來實現保溫效果。這樣的模板保溫效果很不理想,熱損失非常大,實用性比較差,原有模塊布管通道少,散熱效果差,而且地暖管線都是直接鋪設在管槽內,整條地暖管線與模塊板面接觸緊密,因此向下的熱損失非常大,達不到理想的保溫效果,在鋪設暖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另外配合卡扣或卡釘類物質來固定地暖管線,造成施工極不便利,工程耗時耗力,原有模塊盤管功能太不靈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由多個保溫模塊拼接形成,所述每個保溫模塊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副板位於主板的下方,通過所述副板與所述主板底面的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主板與副板之間形成第一保溫腔體,在所述主板上表面還設有嵌管槽。進一步的,所述副板的底面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上連接有保溫層,通過該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副板與所述保溫層之間形成第二保溫腔體。進一步的,主板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於固定地暖管的空腔柱體,所述空腔柱體的腔體與所述第一保溫腔體相連通。進一步的,空腔柱體通過基腳設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嵌管槽由多個所述基腳拼接形成。進一步的,空腔柱體上設有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基腳相配合用於固定地暖管。進一步的,空腔柱體的頂端與所述空腔柱體上的凸起之間的距離大於1mm,所述基腳的高度大於1mm。進一步的,相鄰空腔柱體的間距大於地暖管的外徑,所述相鄰凸起的間距小於地暖管的外徑。進一步的,空腔柱體的形狀為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梯形,所述基腳的形狀與其上連接的相應的所述空腔主體的形狀相匹配。進一步的,保溫模塊的邊緣設有卡扣,以及與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進一步的,嵌管槽的形狀為弧形、直線型、圓形中的一種或幾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熱效高、工序少、強度高、鋪裝靈活快捷、省時省力,可以乾式鋪裝也可以溼式鋪裝的節能環保的保溫模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主板後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嵌管槽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如圖I、圖2和圖3所示,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由多個保溫模塊拼接形成,所述每個保溫模塊包括主板I和副板2,所述副板2位於所述主板I的下方,通過所述副板2與所述主板底面的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主板I與所述副板2之間形成第一保溫腔體21,阻止熱量損失,所述主板I上表面還設有嵌管槽12。如圖8所示,所述副板2底面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上連接有保溫層,通過該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副板2與所述保溫層之間形成第二保溫腔體。副板2加強筋與下面的任意平面或隔熱材料(包括PE膜,保溫層等)直接接觸,形成拼裝式保溫模塊的第二重用於保溫的密閉隔熱層,進一步減少了熱量向下傳導,減少了熱損失。如圖I、圖2和圖3所示,主板I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於固定地暖管的空腔柱體5,所述空腔柱體5的腔體與所述第一保溫腔體相連通。空腔柱體5通過基腳7設置在所述主板I上,所述嵌管槽由多個所述基腳7拼接形成。地暖管都是架設在定位空腔柱體5的基腳7上,不與主板I直接接觸,減低了熱損失,形成本專利保溫模塊集成的第三重保溫層。因有上述三重保溫層,本實用新型保溫模塊集成的熱損失很低,正向散熱增加,所以地暖管的出水溫度可適當降低,有很好的節能效果O如圖4所示,空腔柱體5上設有凸起6,所述凸起6與所述基腳7相配合用於固定地暖管。空腔柱體5在各個方向都設有凸起6,可以直接有效的將地暖管固定在嵌管槽內,代替原來的卡扣和卡釘,節約人工,鋪裝簡單。空腔柱體5的頂端與所述空腔柱體5上的凸起6之間的距離大於1mm,所述基腳7的高度大於1mm。本實施例中,空腔柱體5高過地暖管的外徑1MM,防止裝飾層直接對地暖管的擠壓摩擦,對地暖管形成有效的保護。[0033]相鄰空腔柱體5的間距大於地暖管的外徑,所述相鄰凸起6的間距小於地暖管的外徑。主板I上表面兩兩相鄰I空腔柱體5的間距大於地暖管外徑O. 2mm,主板I上表面兩兩相鄰空腔柱體5的凸起6間距至少小於地暖管外徑1_,能有效固定地暖管。如圖5所示,主板I上表面每一個空腔柱體5中心均為圓形空腔支撐柱11,與之相對應的主板I下表面上都是空腔結構,每一個空腔柱體5對應的空腔都由圓形空腔支撐柱11連接互相垂直交叉的加強筋10來支撐。而在一條直線上的加強筋又互相連接,與主板下表面邊緣的加強筋10連接在一起,使得整個模板的抗壓強度變得更強,改變原來模塊易塌陷易損壞的現象,使用更安全放心。 如圖6所示,空腔柱體5的形狀為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梯形,所述基腳7的形狀與其上連接的相應的所述空腔主體的形狀相匹配,使得由多個基腳7拼接形成的嵌管槽12的形狀為弧形、直線型、圓形中的一種或幾種。保溫模塊的邊緣設有卡扣8,以及與所述卡扣8相配合的卡槽9。通過相鄰保溫模塊之間的卡扣與位置相應的卡槽相配合、多個保溫模塊相拼接形成本實施例中保溫模塊總成。保溫模塊總成中同時具有多條直線型嵌管槽12、圓形嵌管槽2、弧形嵌管槽12,多條不同形狀的嵌管槽12的布設,大大方便了鋪裝,不規則區、狹區都可實現暖管的鋪設,暖管鋪設不再有盲區。如圖7所示。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幹由多個保溫模塊拼接形成,所述每個保溫模塊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副板位於主板的下方,通過所述副板與所述主板底面的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主板與副板之間形成第一保溫腔體,在所述主板上表面還設有嵌管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副板的底面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上連接有保溫層,通過該加強筋與所述保溫層的分隔,在所述副板與所述保溫層之間形成第二保溫腔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板的上表面設有多個用於固定地暖管的空腔柱體,所述空腔柱體的腔體與所述第一保溫腔體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柱體通過基腳設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嵌管槽由多個所述基腳拼接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4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柱體上設有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基腳相配合用於固定地暖管。
6.根據權利要求5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柱體的頂端與所述空腔柱體上的凸起之間的距離大於1mm,所述基腳的高度大於1mm。
7.根據權利要求6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空腔柱體的間距大於地暖管的外徑,所述相鄰凸起的間距小於地暖管的外徑。
8.根據權利要求2至7—項所述的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柱體的形狀為正方形、三角形和/或梯形,所述基腳的形狀與其上連接的相應的所述空腔主體的形狀相匹配。
9.根據權利要求8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溫模塊的邊緣設有卡扣,以及與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10.根據權利要求9述的ー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嵌管槽的形狀為弧形、直線型、圓形中的ー種或幾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地面採暖的拼裝式保溫模塊集成,由多個保溫模塊拼接形成,所述每個保溫模塊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副板位於主板的下方,通過所述副板與所述主板底面的加強筋的分隔,在所述主板與副板之間形成第一保溫腔體,在所述主板上表面還設有嵌管槽。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熱效高、工序少、強度高、鋪裝靈活快捷、省時省力、可以乾式鋪裝也可以溼式鋪裝的節能環保的保溫模塊。
文檔編號F24D3/16GK202371802SQ201120540099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李芬蓮 申請人:李芬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