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24 09:39:15 1
專利名稱: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中央空調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蓄冰裝置為納米導熱複合盤管蓄冰裝置。該蓄冰裝置在用電低谷期間,將制冷機制出的低溫冷凍液通入盤管,使盤管外的水結成冰;在用電高峰期間,冷凍液流經盤管,通過換熱,帶走盤管外冰的冷量,直接送到空調末端或通過換熱器將冷量送到空調末端。使用該裝置,可以提高空調品質,降低空調運行費用。上述的蓄冰裝置如圖I所示,只有一根進液總管和一根出液總管,一層盤管最多只有一根管子,當蓄冰裝置的長度與寬度較大時,一根管子的流程就很長、阻力也就很大。當管子長度增加一倍,蓄冰量也增加一倍,相應額定流量增加一倍,管內比摩阻約變為原來 的4倍,設備額定流動阻力約變為原來的8倍,即輸送能耗要變為原來的8倍,實際變得不可用,因此原有蓄冰裝置尺寸不能做大,否則阻力太大。其次,以往的盤管截面排列基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相鄰兩層盤管錯開排列,如圖2所示,實線表示管子的橫截面,虛線表示冰柱的結冰面積,其同一層的盤管橫向間距a與相鄰層的盤管縱向間距b之間的關係橫向間距a與縱向間距b之間的關係如圖2所示,為a=2b ;第二種是相鄰兩層盤管對齊排列,如圖3所示,實線表示管子的橫截面,虛線表示冰柱的結冰面積,其同一層的盤管橫向間距a與相鄰層的盤管縱向間距b之間的關係如圖3所示,為a=b。為保證蓄冰裝置結冰與融冰效果,盤管外的冰會結成圓柱狀,通常相鄰盤管
的製冰到相切為止,當忽略管子尺寸,上述兩種排列最大結冰率均為f因此結冰率還有待
,提聞。另外,盤管在維修時需排除盤管內的液體,通常採用壓縮空氣將液體從盤管內壓出來。由於液體的比重大於氣體,因此在容器內,氣體趨於向上、液體趨於向下,因此原有的蓄冰裝置都不能將盤管內的全部液體排除。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該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能夠使蓄冰容量增大,提高蓄冰裝置的結冰率。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包括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其特徵在於,在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之間連接有若干層上下排列的盤管,每層盤管包括平行排列的直管,每層盤管的直管與相鄰一層盤管的直管交錯排列且一個直管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橫截面等距。本蓄冰裝置每層盤管的直管與下層盤管的直管交錯排列,這樣,直管與相鄰層盤管的直管間距增大,冰結在直管上的冰柱直徑相同的情況下,上層盤管和下層盤管之間的間距可以減小,使得結構緊湊;並且一個直管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橫截面等距,三個相鄰直管就構成了一個正三角形,使得每層盤管直管之間的間距也可以減小,結構更加緊湊。同時,在三個直管制冰到相切時三個直管上冰柱之間的間隙就比較小,可以充分利用上下層盤管之間的有限空間,使得本蓄冰裝置結構緊湊,實現在相同空間的條件下做出的更大的蓄冰容量,也可以實現在相同蓄冰容量的情況下做出體積更小的蓄冰裝置。在上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中,所述每層盤管還包括若干相應的U形彎管,所述直管通過U形彎管連接下一根直管而形成呈蛇形狀通管,該蛇形狀通管一端通過直角彎管連接進液直管,蛇形狀通管另一端通過直角彎管連接出液直管,所述的進液直管與上述的進液總管連接,出液直管與上述的出液總管連接。直管平行排列,在由直管之間通過U形彎管連接,形成S形的蛇形狀。在上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中,所述的相鄰上下兩層盤管逆向排列,即相鄰上層盤管的進液直管和相鄰下層盤管的進液直管左右分布,相鄰上層盤管的出液直管和相鄰下層盤管的出液直管左右分布。兩個盤管逆向排列後,相鄰兩個根直管之間的流向均相反, 使得熱量交換效率提高,提高了結冰率。在上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中,所述的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分別布置在蓄冰裝置的換熱器支架兩端,且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分別至少有兩根,一根進液總管對應一根出液總管,上述的盤管連接在對應的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之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使得蓄冰裝置的尺寸可以做得較大,總體容量較大。在上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中,所述的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豎直方向設置且在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的下端設有檢修孔。通過檢修孔可以將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以及盤管內的全部液體排出。在上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中,所述的盤管至少設有十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具有以下優點I、本實用新型採用每層盤管的直管與下層盤管的直管交錯排列以及並且一個直管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橫截面等距,三個相鄰直管就構成了一個正三角形,使得本蓄冰裝置結構緊湊穩定,實現在相同空間的條件下做出的更大的蓄冰容量。2、本實用新型的兩個蛇形通管逆向排列,換熱效果好,槽內結冰均勻、製冰率高、
可重疊布置。3、在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的下端設有檢修孔,組裝檢修方便。
圖I是現有蓄冰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蓄冰裝置的一種盤管截面排列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現有蓄冰裝置的另一種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蓄冰裝置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蓄冰裝置圖4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蓄冰裝置盤管截面排列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蓄冰裝置圖4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I、進液總管;2、出液總管;3、盤管;31、直管;32、U形彎管;33、直角彎管;34、進液直管;35、出液直管;4、換熱器支架;5、檢修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如圖4所示,本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包括進液總管I、出液總管2、盤管3和換熱器支架4,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分別布置在蓄冰裝置的換熱器支架4兩端。換熱器支架4由橫向支撐條、縱向支撐條和斜向支撐條構成,在換熱器支架4兩端設置盤管3支架用於支撐盤管3。在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之間連接有至少十層的上下排列的盤管3,每層盤管3包括平行排列的直管31。結合圖5,每層盤管3還包括相應的U形彎管32,直管31通過U形彎管32連接下一根直管31而形成S形呈蛇形狀通管,該蛇形狀通管一端通過直角彎管33連接進液直管34,蛇形狀通管另一端通過直角彎管33連接出液直管35,進液直管34與進液總管I連接,出液直管35與出液總管2連接。如圖6所示,每層盤管3的直管31與相鄰一層盤管3的直管31交錯排列且一個直管31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31橫截面等距。同一層的盤管3橫向間距a與相鄰層
的盤管3縱向間距b之間的關係為u =¥6為保證蓄冰裝置結冰與融冰效果,通常製冰到
3 Λ
O
ΓΖ
相切為止,當忽略管子尺寸,本實施例的結冰率為#相比於背景技術中的結冰率丞採,
6 , 4
結冰率約提高15. 5%。為了使熱量交換效率提高,提高結冰率,如圖5所示,相鄰上下兩層盤管3逆向排列,即相鄰上層盤管3的進液直管31和相鄰下層盤管3的進液直管31左右分布,相鄰上層盤管3的出液直管31和相鄰下層盤管3的出液直管31左右分布。這樣可使相鄰兩個根直管31之間的流向均相反。在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豎直方向設置且在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的下端設有檢修孔5,並用管道將其引出至便於檢修的部位設置常閉閥門。當需要檢修時,可打開此閥門,用泵將盤管3內的溶液壓出。如圖7所示,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分別有兩根,一根進液總管I對應一根出液總管2,上述的蛇形盤管3連接在對應的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之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使得蓄冰裝置的尺寸可以做得較大,總體容量大。本實用新型由於每層盤管3的直管31與下層盤管3的直管31交錯排列,這樣,直管31與相鄰層盤管3的直管31間距增大,冰結在直管31上的冰柱直徑相同的情況下,上層盤管3和下層盤管3之間的間距可以減小,使得結構緊湊;並且一個直管31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31橫截面等距,三個相鄰直管31就構成了一個正三角形,使得每層盤管3直管31之間的間距也可以減小,結構更加緊湊。同時,在三個直管31製冰到相切時三個直管31上冰柱之間的間隙就比較小,可以充分利用上下層盤管3之間的有限空間,使得本蓄冰裝置結構緊湊,實現在相同空間的條件下做出的更大的蓄冰容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0034]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進液總管I、出液總管2、盤管3、直管31、U形彎管32、直角彎管33、進液直管34、出液直管35、換熱器支架4、檢修孔5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 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ー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包括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其特徵在於,在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之間連接有若干層上下排列的盤管(3),每層盤管(3)包括平行排列的直管(31),每層盤管(3)的直管(31)與相鄰ー層盤管(3)的直管(31)交錯排列且ー個直管(31)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31)橫截面等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層盤管(3)還包括若干相應的U形彎管(32 ),所述直管(31)通過U形彎管(32 )連接下一根直管(31)而形成呈蛇形狀通管,該蛇形狀通管一端通過直角彎管(33)連接進液直管(34),蛇形狀通管另ー端通過直角彎管(33)連接出液直管(35),所述的進液直管(34)與上述的進液總管(I)連接,出液直管(35)與上述的出液總管(2)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其特徵在幹,所述的相鄰上下兩層盤管(3)逆向排列,即相鄰上層盤管(3)的進液直管(34)和相鄰下層盤管(3)的進液直管(34)左右分布,相鄰上層盤管(3)的出液直管(35)和相鄰下層盤管(3)的出液直管(35)左右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分別布置在蓄冰裝置的換熱器支架(4)兩端,且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分別至少有兩根,一根進液總管(I)對應ー根出液總管(2),上述的盤管(3)連接在對應的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豎直方向設置且在進液總管(I)和出液總管(2)的下端設有檢修孔(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盤管(3)至少設有十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屬於中央空調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原有蓄冰裝置尺寸不能做大導致蓄冰容量不高以及結冰率偏低的問題。本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包括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在進液總管和出液總管之間連接有若干層上下排列的盤管,每層盤管包括平行排列的直管,每層盤管的直管與相鄰一層盤管的直管交錯排列且一個直管橫截面與相鄰任意一個直管橫截面等距。該結構緊湊的蓄冰裝置能夠使蓄冰容量增大,提高蓄冰裝置的結冰率。
文檔編號F24F5/00GK202613635SQ20122025811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董興傑 申請人:浙江嘉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