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裝置製造方法
2024-01-23 16:01:15 1
粉碎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粉碎裝置,包括倉體,在倉體內設置錘片,在所述錘片的兩側圓周上均勻設置錘頭,在倉門朝向倉體內的一側設置篩輪,並由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分別為粉碎和篩分提供動力。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粉碎時,利用第一電機以帶動錘片和錘頭進行運動,以實現對物料的粉碎;利用第二電機帶動葉片轉動產生氣流,在氣流的作用下粉碎後的大小顆粒被分離,達到要求的小顆粒濾過篩網,從出料口排出,未達到要求的會留在倉內通過粉碎機構繼續粉碎,可有效地提高粉碎效率,準確排出需要的顆粒,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有效降低溫度,延長了裝置的單次工作時間。
【專利說明】粉碎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節能環保設備領域,更加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型粉碎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粉碎機設備繁多,其中主要適用於食品、化工、醫藥等行業的小型粉碎機器,因產能低、對原材料要求高、粉碎效果不佳、粉碎顆粒細度無法調節,早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例如中藥材行業中的粉碎機在粉碎時要求原材料必須是經過粗加工的大顆粒,並且乾濕兩種原料也只能分開處理,粉碎過程中會產生極大熱量,導致物料變質無法使用,粉碎後顆粒細度不均,還需人工或其他設別進行分離費時費力,因此迄今為止還沒有理想的辦法同時解決以上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粉碎裝置,具備高效粉碎和冷卻,可控粉碎細度,並能夠在粉碎的同時進行出料。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粉碎裝置,包括倉體,在所述倉體的一側設置有與倉體相連的進料管道,並在進料管道上設置進料口和第一進風口,以使物料進入到倉體內的加工空間;在所述倉體一側密封壁上設置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相連,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另一端深入倉體內的加工空間之中,並與設置在倉體內的錘片相連。所述錘片設置在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中央位置,大小與倉體內徑相匹配。在所述錘片的兩側圓周上均勻設置錘頭,優選在錘片兩側圓周上都均勻分布六個錘頭,位於兩個圓周上且相鄰的兩個錘頭之間間隔30度;在倉體的內壁上均勻設置牙板。
[0006]在與第一傳動軸相對的倉體一側設置有與倉體活動相連的倉門,在所述倉門朝向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一側設置有篩輪,所述篩輪包括與位於中心的第二傳動軸相連的葉片、位於葉片周圍的避風擋板,所述圓形避風擋板固定在倉門上,所述第二傳動軸穿出倉門,且被密封筒包裹密封,在所述密封筒上設置補風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第二電機相連。所述避風擋板之間設置有篩網,以形成由篩網和避風擋板組成的圓筒結構。
[0007]所述第一傳動機構選擇皮帶,所述第二傳動機構選擇皮帶。
[0008]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粉碎時,從進料管道向倉體內進料,同時關上倉門並密封,以使篩輪位於倉體內;利用第一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向第一傳動軸傳動,以帶動錘片和錘頭進行運動,以實現對物料的粉碎;在倉體上設置第二進風口,直接向倉體內吹進空氣,以降低裝置與物料的溫度;
[0009]利用第二電機和第二傳動機構向第二傳動軸傳動,以帶動葉片轉動產生氣流,在氣流的作用下粉碎後的大小顆粒被分離,達到要求的小顆粒濾過篩網,從出料口排出,未達到要求的會留在倉內通過粉碎機構繼續粉碎,並利用補風口對篩輪結構中氣流進行補充和對倉體內進行冷卻,需要在補風口設置篩網,優選與避風擋板之間設置的篩網規格一致。
[0010]本實用新型的粉碎裝置,可有效地提高粉碎效率,準確排出需要的顆粒,提高產品質量,同時採用多條冷卻線路有效降低裝置運動所產生的熱量,延長了裝置的單次工作時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粉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中A —A方向的剖視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粉碎裝置中倉門篩選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圖3中A— A方向的剖視圖。
[0015]圖中,I為進料口,2為進料管道,3為進風口,4為進水口,5為倉體,6為第一傳動機構,7為第一電機,8為第一傳動軸,9為補風口,10為出料口,11為第二傳動機構,12為倉門,13為第二電機,14為第二傳動軸,15為倉體壁,16為牙板,17為錘片,18-1和18_2均為錘頭,19為篩輪,20為葉片,21為避風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如附圖1一4所示,本實用新型粉碎裝置和倉門篩選結構示意圖,具體來說:
[0018]本實用新型所述粉碎裝置包括倉體,在所述倉體的一側設置有與倉體相連的進料管道,並在進料管道上設置進料口和第一進風口,以使物料進入到倉體內的加工空間;在所述倉體一側密封壁上設置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相連,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另一端深入倉體內的加工空間之中,並與設置在倉體內的錘片相連。所述錘片設置在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中央位置,大小與倉體內徑相匹配。在所述錘片的兩側圓周上均勻設置錘頭(如附圖2中18-1和18-2),優選在錘片兩側圓周上都均勻分布六個錘頭,位於兩個圓周上且相鄰的兩個錘頭之間間隔30度(如附圖2中錘頭18-1和錘頭18-2之間間隔30度);在倉體的內壁上均勻設置牙板。
[0019]在與第一傳動軸相對的倉體一側設置有與倉體活動相連的倉門,在所述倉門朝向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一側設置有篩輪,所述篩輪包括與位於中心的第二傳動軸相連的葉片、位於葉片周圍的避風擋板,所述圓形避風擋板固定在倉門上,所述第二傳動軸穿出倉門,且被密封筒包裹密封,在所述密封筒上設置補風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第二電機相連。所述避風擋板之間設置有篩網,以形成由篩網和避風擋板組成的圓筒結構。
[0020]所述第一傳動機構選擇皮帶,所述第二傳動機構選擇皮帶。
[0021]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粉碎時,從進料管道向倉體內進料,同時關上倉門並密封,以使篩輪位於倉體內;利用第一電機和第一傳動機構向第一傳動軸傳動,以帶動錘片和錘頭進行運動,以實現對物料的粉碎;在倉體上設置第二進風口,直接向倉體內吹進空氣,以降低裝置與物料的溫度;
[0022]利用第二電機和第二傳動機構向第二傳動軸傳動,以帶動葉片轉動產生氣流,在氣流的作用下粉碎後的大小顆粒被分離,達到要求的小顆粒濾過篩網,從出料口排出,未達到要求的會留在倉內通過粉碎機構繼續粉碎,並利用補風口對篩輪結構中氣流進行補充,需要在補風口設置篩網,優選與避風擋板之間設置的篩網規格一致。
[0023]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粉碎裝置,包括倉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倉體的一側設置有與倉體相連的進料管道,並在進料管道上設置進料口和第一進風口 ;在所述倉體一側密封壁上設置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第一電機相連,所述第一傳動軸的另一端深入倉體內的加工空間之中,並與設置在倉體內的錘片相連;所述錘片設置在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中央位置;在所述錘片的兩側圓周上均勻設置錘頭;在倉體的內壁上均勻設置牙板; 在與第一傳動軸相對的倉體一側設置有與倉體活動相連的倉門,在所述倉門朝向倉體內加工空間的一側設置有篩輪,所述篩輪包括與位於中心的第二傳動軸相連的葉片、位於葉片周圍的避風擋板,所述圓形避風擋板固定在倉門上,所述第二傳動軸穿出倉門,且被密封筒包裹密封,在所述密封筒上設置補風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二傳動軸的一端通過第二傳動機構與第二電機相連;所述避風擋板之間設置有篩網;在補風口設置篩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錘片兩側圓周上都均勻分布六個錘頭,位於兩個圓周上且相鄰的兩個錘頭之間間隔30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傳動機構選擇皮帶。
4.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傳動機構選擇皮帶。
5.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粉碎裝置,其特徵在於,在補風口設置篩網與避風擋板之間設置的篩網規格一致。
【文檔編號】B02C13/30GK204093503SQ201420299886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6日
【發明者】苗崇仁 申請人:天津鑫利恆科技有限公司